人有這四顆心,福氣不請自來

人有這四顆心,福氣不請自來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修行,那麼“修心”則是必修課

為人不可欺心,處世應有良心

一個真正有福氣的人是離不開這“四顆心”的

1、惻隱心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當我們見到不幸之事、悲慘之人的時候,內心總是會有所觸動。

就像孟子講的那樣:當人們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掉入井裡時,都會感到恐懼,心生不忍。

有一次,齊宣王看到有人牽著一頭牛經過。

齊宣王便問道:“你要把牛牽到哪去啊?”

那人答道:“我要殺了這牛來祭祀啊。”

齊宣王看到牛瑟瑟發抖的樣子,心有不忍,於是出言制止道:

“放掉它吧,我不忍心看著它發抖,這就好像沒有罪的人馬上要進刑場一樣。”

那人問道:“那是不是就不祭祀了呢?”

齊宣王說:“這樣的大事怎麼能取消呢,你去找只羊來代替它吧。”

這件事很快就在齊國傳開了,很多人都因此嘲笑齊宣王是個吝嗇鬼,連一隻牛都捨不得。

但孟子為齊宣王豎起了大拇指。

孟子來到王宮,對齊宣王說:“您這是仁愛之道啊。您將牛換成羊,是因為您見到了牛而沒有見到羊。君子對於動物,看到他們活著,便不忍看到他們死去,您這正是君子所為啊。”

在孟子看來,惻隱心便是仁愛之道的開端。而齊宣王正是憑藉著這番仁愛,成為一代霸主。

因為有惻隱心,我們會主動去幫助別人;因為有惻隱心,我們不忍做出傷害別人的事。

惻隱心,能夠引導一個人走上“以善助人”的道路。

助人者,人必助之;善人者,人必善之。

心懷惻隱,則福報自來。

2、羞恥心

第二顆心叫“羞恥心”。

孟子一向注重“羞恥”二字,他認為一個人若能知羞恥,就可以成就聖賢之道;如果不知羞恥,那便與禽獸無異。

他在《盡心上》中也說:“知恥而為人,知恥而後勇。”

這句話的用意是要人知道:知恥並勇於改過是一種值得推崇,值得誇耀的品質。

對於一個人來說,只有先知恥,才能勇於改錯,只有勇於改錯,才能不斷完善自己。

如果不知羞恥,那終將陷入不自知的虛幻,最後害人害己。

只有知恥之人,才敢於承認並改正自己的錯誤。

知恥並非是恥辱,無恥才是真正的恥辱。

懂得以“恥”勉勵自己的人,才是內心真正強大的人。

3、辭讓心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所謂辭讓心,便是懂禮守禮,便是守規矩,知進退。

在辭與讓之間,做人智慧盡顯,君子之道自明。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做“瘦羊博士”的人,這個稱呼的背後有一個著名的故事。

東漢設立太學,廣納有學識的人入太學做博士,負責授課講學。

當時,光武帝劉秀十分重視文治,因此對太學的博士十分看重。

每逢臘月三十,就特別下旨,賜給每位博士一隻羊。

但人這麼多,羊各有肥瘦大小,這羊怎麼分呢?

這個問題難倒了這一群滿腹經綸的博士。

他們七嘴八舌地出著主意:把羊都殺了再分羊肉,還有人說抓閹來分羊。

其中有一個叫做甄宇的博士,聽到大家的議論,他一言不發地走到羊群中,挑走了最小最瘦的一隻羊。

其他博士看到他的做法後,立刻面紅耳赤、無地自容,於是他們不再爭論,在彼此謙讓中把羊順利地分完了。

這件事情傳開之後,大家都對甄宇的謙讓有禮讚嘆有加,他也因此獲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譽。

辭讓,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

你後退了,可能會喪失本能到手的三分利益;但得到的,卻是無法計量的真情厚誼。

能謙和辭讓的人,擁有海納百川的肚量;能謙和辭讓的人,懂得吃虧是福。

4、是非心

孟子曾言:“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辨是非,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智慧。

是非不像黑白般分明,因此在是非對錯面前,應明目警神,理性分辨。

有一次,孟子和齊宣王談論如何識別人才的方法。

齊宣王問孟子:“該如何識別一個人有沒有才能呢?”

孟子說道:“這就需要您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了啊。”

齊宣王接著問道:“那麼怎樣才能正確辨別是非呢?”

孟子回答道:“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您的左右近臣說這個人賢能,這個人不一定賢能;百官大臣說這個人賢能,這個人也不一定賢能,但全國百姓都說這個人賢能,那您就要多多留意了。”

孟子辨別是非、識別人才之道,在於明標準,懂方法。

百姓都說好,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觀察核實之後,方才信之任之。

其實,是非曲直,皆有標杆,找對標杆,便能辨明對錯。

明辨是非之道,不可偏聽,要廣納意見;不可只聽,須以行審視。

要想明辨是非,便需多聽,多看,切不可妄下定論。

如果說人生如水上行舟,那“是非心”便是指引方向的燈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