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行政體制內,教育局長可以算是準副縣級幹部嗎?

應該說,不管在哪級的行政體制內,教育局(廳)長都是個比較重要的角色,只是說在縣級基層表現得更加的明顯而已。為什麼這樣說呢?在縣級基層,教育局管理的人員是所有部門中最多的,以小編所在地為例,中小學教師加起來的總數是縣級所有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之和,差不多佔據了一個縣公職人員的半壁江山,而且還都是知識分子,這些教師的調動流轉、職稱評定,都得經過教育局,可以說,教育局關係著所有教師的前途命運。

縣級行政體制內,教育局長可以算是準副縣級幹部嗎?

各地為了保持教師隊伍的穩定,對教師隊伍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往往都對教師隊伍實行區別於其他事業單位的管理措施,比如調動,很多地方規定教師調動一年只能研究一次,而其他事業單位人員調動可以隨時研究;比如考公務員,其他事業單位人員一般不作限制,而教師隊伍考公務員原則上不同意,或者進行名額限制;即使是教師調動到縣外區域,找好接收單位申請調動都是很困難,往往都受名額限制。所以,教師調動一般都不是學校說了算,基本上一個縣所有教師的調動權力,都是教育局統管的,不要說在縣域外調動,教師即使是在縣域內調動,都是非常難的,往往都得局長點頭同意才行,甚至一些縣級幹部打招呼也不好使。

縣級行政體制內,教育局長可以算是準副縣級幹部嗎?

加之事關教師工資待遇的職稱評審也是教育局統籌,這可是關乎教師切身利益的事,是廣大教師最關心的事。還有各種學生擇校,往往也需要教育局統籌,很多人為了孩子讀一個相對好點的小學、中學甚至幼兒園,往往都可能找到教育局。因此,可以不誇張的說,即使是在體制內的人員,不和其他部門打交道的多,但幾乎都得和教育局打交道,甚至都有求於教育局長。從這些層面來說,教育局長權力是非常大的,在一個縣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甚至超過一些縣級幹部。那麼,既然教育局長的權力很大,影響力也很大,在一個縣裡面算不算是準副縣級幹部呢?

縣級行政體制內,教育局長可以算是準副縣級幹部嗎?

所謂準副縣級幹部,是基層體制內對一些前途非常好的崗位、基本屬於必須提拔的崗位的稱呼。比如很多人都把縣級的政府辦主任、財政局長等看作是準副縣級幹部。說教育局長是準副縣級幹部,就是說在教育局長崗位上,基本上都能提拔到副縣級領導幹部上,當然前提是自己沒有廉政問題。從現實來看,正是因為教育局長權力大、影響大,所以各級在選拔時都非常慎重,一般都是選拔資歷老、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幹部去擔任,從基層實際看,教育局長往往都是鄉鎮書記轉任,或者由其他的科局局長轉任,甚至有的地方由政府副職也就是副縣長兼任的也不少見。

縣級行政體制內,教育局長可以算是準副縣級幹部嗎?

因此,從教育局長的任職經歷看,往往是具備繼續往上提拔的條件的,從影響力和組織重視程度看,應該已早早進入組織視野,在一個縣的縣級後備幹部中,應該是排在第一梯隊的,應該也算是準副縣級幹部,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