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朝陽人的勁鬆回憶……

作為一個從小長在衚衕裡的北京人

長大後回到那些的老胡同,老街

都會覺的親切,心裡熱乎、踏實。

可能是因為太多的北京人經歷過搬離出生的地方,

住進了標準化的小區。

到今天,連這些小區都有著濃濃的回憶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咱朝陽的勁松。

在20世紀初出版的北京地圖上,

還叫“架松墳”。

因墓地上的六棵古代龍松而得名。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到了70年代,在這裡,

建了一批多層住宅,整齊劃一,

來滿足老百姓經濟轉好後對生活的更高追求。

一棟棟標準化面積的住宅拔地而起,

成為北京城的新景觀!

“勁松”這地名也因有: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之句誕生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八十年代初搬勁松住的時候,

大家一說回祟文磁器口,就說是進城,

十多年以後才慢慢改口。

而路線也是,坐41路從崇文,52路從海淀,

還有35路從天橋,28路從藍島過來。

而如今都是坐10號線和三位數的公共汽車

跨東五環東六環來的居多。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那時的勁松小區,在北京絕對算是高大上了,

一至九區,幾乎區區配套副食店、糧店。

這在當時也是高配。

今天,這裡仍是北京人口密度最大的小區之一了,

80年代末,道路周邊兒都還是小樹苗兒,禿禿的,

福順居,大鬍子,四小麻辣燙

還有留給少年時代美好樂趣的勁松中街

一南一北的肯德基和麥當勞。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或是勁松電影院的一部電影,

雖然這裡只有一個廳。

勁松電影院後面二層臺球廳。

中街北邊那時連著三四個書報攤,

多少孩子是每天必去的~。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打小就跟中街玩起來的,

中街之前比現在熱鬧多了,早點炒肝趙,

現在也不知道搬哪去了,

電影院門口小三輪賣扒糕、打糕的再也吃不到了。

還有大三輪加裝圓形羊肉串爐子的。

電影院北側的麻辣燙酸辣粉也是很有名。

勁松副食店改成了三家賣衣服的。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那時,在勁松附近說下個館子,

大聚去北容,小聚就福順居,好吃還實惠!

還有中街41路車站東邊兒,建國飯店,

烤串兒一絕可惜現在不在啦。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後來也去三環邊兒上的全鑫園烤鴨店,

住這片兒肯定都來過!

搬來這裡盡在這裡吃烤鴨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雖然這邊現在的館子越來越多。

琳琅滿目的,但是還會時不時想起

八區糧店門口超級好吃的扒糕,

還有勁職旁邊賣冰花兒的小店,

那味道永生難忘。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勁松這片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幼兒園開始勁松一幼,小學勁松一小二小三小的

當年混跡這片兒的孩子,您要是工大附的

甭說,重點!

當然這裡也北京著名的老牌職高--勁松職高,

嗯。。鬧也是出了名啦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看了馮唐寫過的“垂楊柳”,

才覺得勁松這裡也是我們的“小宇宙”,

因為過了勁松橋再向東,真是農村莊稼地哦,

不過,比起衚衕的灰牆青瓦,

雖然沒有大客廳,沒有氣派的走廊,

洗澡也只能在不到2米長的狹小廁所裡,

但能住進這邊的樓房,還有小區,

已經是倍兒高興、忒有面兒的事情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而且這裡還有同復興門一樣的彩虹橋,

傍晚的勁松橋和二環的光明橋熱鬧非凡,

敲鑼打鼓跳舞的大媽

恐怕是今天廣場舞大媽的鼻祖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至於中街的勁松“鬼樓”的傳說,

趕上的時候就已經是傳說了,

據說84年左右北京發生了件大事,

住在勁松附近的,個個都是人心惶惶的。

大家都在傳說,說相聲的李老住的那幢樓鬧鬼,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每當天擦黑,一進那個樓門兒,

傳說就能聽到悽慘的哭聲,

還能看到周圍鬼火閃爍藍色的光,

樓道里的照明燈也忽明忽暗的,足已嚇破人膽。

而到了夜深人靜進入夢香時,樓外卻是嘈雜聲,

一出門,立刻靜止,您說是不是神乎其神的,

還有一老奶奶說見過樓門口披頭散髮的女子。。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當時可是報紙都刊登了,

鬧得是滿城風雨,也不顧上家長的恐嚇,

聽說那時膽兒大的同學偷偷去過此樓。

那時還沒有聲控燈,走上幾級臺階,

樓道燈突然亮了,大白天,沒有去拉燈繩兒。

個個都是驚恐萬分,不約而同的撒丫子就跑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後來報紙上發表大量的文章闢謠,

同時也派過警力守衛過,解釋說:

鬼火是因為磷在空氣中燃燒,

鬼哭是因為樓道里的共振造成的,

反正一切的怪現象都有個合理或不合理的解譯。

不管怎麼樣吧,此後鬼樓的鬼事倒是越來越少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有人說住宅區並不是一棟棟刻板的建築,

它們是帶有感情色彩的,

是每個人每時每刻生活、產生行為和心理的地方。。。

到今天,勁松街道兩旁的樹枝遮蓋的樣子

也如同老胡同裡的樣子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但是,這裡已經成為北京外來人口聚集地之一,

樓道里的小廣告遍佈,

街道中的三鏰子到處竄,

亂的有點讓人煩,

真的希望這裡曾是北京曾經的最標準化的小區

別再變樣了!!!

那些年,朝陽人的勁松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