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有一万座一万一千米的行星发动机,那么地球上有这么多钢铁可以造这些吗?

食品级浓缩铀


可以造的,有的,就算没有,也可以人工合成。

如果到了像流浪地球那个时候,科技是很发达的。外面不好生活,温度低,所以建立了地下城市。

这些地下层的金属,包括行星发动机,不一定都是钢铁,还会有其它金属合成,就像他们的发动机燃料一样,是一个人工合成的能量石。

这样的一个缺点就是,没有一颗植物,他们出地下层都要带氧气罩,而地下层氧气,也是科技供养的。


秋殇书坊


天天拿科幻片说事,有意思吗,那你说说西游记孙悟空金箍棒一万多斤合理不,超人能飞合理不,蜘蛛侠能吐丝合理不,懂不懂什么是科幻,中国好不容易有一部像样点的科幻片看看中国这些专家教授,这个酸,处处找毛病,你咋不找那些抗日神剧的毛病呢,天天拍古代,或者爱情就没毛病了吗,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咋想的,用吴京的话说,爱看不看,不看滚犊子。


云与世无争


按照现在铁轨每米75公斤算,一根一万米的铁轨大概750吨,18年全球产钢量为18亿吨,用这个产量去做一万米长的铁轨能做240万根,那么分到一万座行星发动机上就是每个地方能得240根。。每根铁轨算它0.2米宽,加起来就是48米长1万米高,发动机的主体直径30公里,还不算基座,光是造0.2米厚30公里长的单墙就差625倍,这还是一个地方的,一万座就差了625万倍,要围起来一个圈想想头皮都发麻。

在没有重核聚变发明之前,以现在的科技加上全球人日夜不停的产钢大概需要把每年产量提高25万倍并且要在100年后才能造一万个0.2米厚直径30公里高度1万米的圆柱形建筑物,要完整建好基本上可以说是不现实的,当然这都是从现实角度去分析的,电影里的科技明显自动化,机械化高出很多,加上重核聚变的出现,把石头丢进去就成铁,造钢的成本和时间大大减少,本来需要一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全球钢厂一天就可以多出140倍,然后加上全人类参与多出20倍的钢厂就是2800倍加上1年24小时不间断制造就是100万倍这样算下来还是能够做到的。

科幻题材的电影,或多或少都有点偏离实际,最硬核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也不列外,里面的虫洞五维空间也都是猜测,根本就没有数据支撑的,按现实来讲未来人制作虫洞这种可能性比行星发动机更加不靠谱,发动机好歹我们都见过,作用也都体验过,懂的人多了所以质疑的声音多,虫洞只是一个概念,没人见过,没见过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质疑,所以怀疑的人少而已。

科幻就是科学幻想,想法才是最重要,一切的科学不都是想法起头的,我们想走得更远才有了汽车飞机,我们遐想星空才有了今天的航天探测,难道1000年前的不切实际就可以否决这些想法吗?行星发动机也好虫洞也好,能从中知道这种概念受到启发就可以了,质疑就输了。


贤1149


在地球上设置那么多“煤气炉”,一方面大气层内的煤气炉根本没有推动力,就像你在帆船上用电风扇对着风帆吹一样,根本没有推动力,另一方面,这么多煤气炉,会把大气层破坏掉的,根本不需要木星把大气抽走,煤气炉就把大气烤掉了。


破晓修罗


说的很清楚啊,重核聚变。那也就意味着丢进去铁之前的元素都可以反应,而最终生成物也可以是铁以及铁之前的所有元素。


夏诗越866


因为重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原则上铁的来源就相当充足了,比如电影中的被大量挖掘的石头,就可以作为制造铁的原料。不过重核聚变技术对于现在的人类而言还太过先进,短期来看是无法实现的。


AIONCYX


没那么多的钢铁,全球铁矿都不够。即使够,以目前人类技术能力,造出一座都难,相信俺


粪海癫蛆


流浪地球保守估计是2070年后的时代。那个时代科技不好说,地球不够还有月亮。或是分解小行星。


cc75788


那个年代,钢架是打印的,很快


侶途新视界


中国拍一部科幻片会有一大群人出来找漏洞,我就问一句,复联里美国队长的盾牌,翻遍银河系能凑够那一个盾牌的振金吗?记着,看电影的时候要有娱乐精神,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科技专家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