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皇帝做出一首詩,流傳至今朗朗上口,第一句更為出名

“流氓”皇帝做出一首詩,流傳至今朗朗上口,第一句更為出名

很多人看到題目,都能想到這位被稱為“流氓”的皇帝就是劉邦,成為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而大漢王朝的建立,在中國歷史上卻有著深遠的影響,秦始皇一統天下,但秦二世而亡,只能算是一個過渡,真正讓國家一統並建立起完成的秩序,便是漢朝。

而作為開國皇帝的劉邦,算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以平民身份建立起偌大的王朝,另一個也不用多說吧?那就是擁有眾多明粉的朱元璋。相比起朱元璋來說,劉邦的硬件基礎卻比朱元璋差遠了,可謂是真正的從無到有,慢慢發展起來的。

“流氓”皇帝做出一首詩,流傳至今朗朗上口,第一句更為出名

不過很多人卻對劉邦持以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為他在當皇帝之前,雖然是當了一個泗水亭亭長,但做事卻如同流氓一般,整天吊兒郎當,經常將自己的家人氣得半死。還有一點便是,在當上皇帝之後,卻對那些有功之臣展開了一系列的清洗,尤其是呂后殺韓信時,讓他成為了一個爭議點。

其實對於劉邦來說,雖然行事如流氓,但對自己的兄弟卻是真心實意,再加上他有足夠聰明的頭腦,才能將那些人才一個個聚集在自己身邊。而對於劉邦殺害有功之臣,就從他這首千古絕唱的詩歌中,就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無奈與豪情:

《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流氓”皇帝做出一首詩,流傳至今朗朗上口,第一句更為出名

而這首詩歌創作的背景就是在劉邦擊潰英布謀反之後,途徑沛縣有感而發,一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對於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另一方面卻又體現了他對國事憂慮的複雜心情。原本一同征戰天下的好兄弟卻進行造反,這讓劉邦心裡很是難過,卻又充滿著對其他功臣深深的忌憚。

《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如果說項羽的《垓下歌》,是一個失敗者的悲哀,那麼劉邦的《大風歌》便是一個勝利者的悲哀。而劉邦在作出這首詩之後,沒多久便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導致最後病逝了,也可以看出當時劉邦對於生命的渴望,並對大漢王朝之後的走向充滿了擔憂。

“流氓”皇帝做出一首詩,流傳至今朗朗上口,第一句更為出名

不過話又說回來,《楚漢傳奇》中的劉邦扮演者陳道明老師,確實將劉邦演神了,將那痞裡痞氣且又不乏英雄氣概,演的活靈活現。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