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古田教案”老照片:主犯被拴铁链跪在地上,图十是刽子手


从近代开始大量的西方传教士开始涌进中国,随着近代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民的反洋教运动也开始逐步兴起。1895年,刘祥兴等以抗税为号召,酝酿发动起义,但被古田英美传教士获知,英美驻福州领事根据传教士的情报,向闽浙总督边宝泉告警。刘被迫提前展开行动,并把斗争矛头指向告密的外国传教士。8月1日,三百多名斋会会众向古田英美传教士聚居区花山进攻,杀死英国传教士史荦伯夫妇等11人,伤5人。照片中就是传教士人员。

斋教会的暴乱爆发于1895年8月1日。根据参与这次暴乱的人员的供述,在他们举事前制定了三个方案:方案一:攻打古田县城;方案二:攻打安樟村富户;方案三:攻打华山的外国传教士。但从攻打华山的情况来看,出发时浩浩荡荡二三百人,真正行进到华山时,仅剩百余人,在发起进攻时,实际袭击的却只有十来人,在外接应或附合助势的也只有三十多人,其余人因为害怕就躲入山林中等候。照片中是被放火烧毁的传教士居住的地方。

在古田教案只有5人幸存了下来,其中有两个是史荦伯的孩子:其中一个摔断了一边膝盖,另一个被戳瞎了一只眼睛,同时他们还焚烧了两栋房子。教案发生后,在华洋人没有一个不忿恨与指责,多地在华洋人还集会商讨对策,希望在舆论上可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并促成英、美两国外务部门对清政府展开交涉。照片中就是在华洋人到古田教案现场查看。


这次教案伤亡的人大多都是英国人,其中只有1名美籍女教士受了轻伤。因此,教案使中英关系面临着严峻的局面,中英交涉为世人所瞩目。事件发生后,各国公使联衔提出抗议,英国军舰开赴福建示威,并组织调查团前往古田。在英美等国的威慑与施压下,清朝官府抓捕了教案制造者。照片中参与会审的官员正在乘轿前往审判现场。

当时英国首相沙力士玻璃(Salisobury)表明了英国政府的立场,要求清政府要将古田县杀害洋人凶手严惩,不能有漏网之人。还请清政府要极力保护外国教士,并决定派驻福州领事前往闹事地方进行查办,同时还要清政府派兵护送。在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中有提到这个事件。照片中就是这场古田教案的参与人员。

当时中国在中日战争中失败,国人仇外情绪格外强烈,各地教案纷起。古田教案的主谋斋教首领刘泳供述起因说:“国家落后衰败,人口多吃不上饭,每当遇到被人欺负侮辱或是没钱用,就邀众进行报复、讹诈。因为常常教民讥讽嘲笑,……和郑九九商谋,要想报复泄忿。小的起意把史教士一家毁灭,烧他洋房,抢劫得赃充作粮草。”照片中就是被抓的古田教案的主犯杜朱衣、郑淮、刘祥兴、张赤四四人。


这次教案发生时正处于中日甲午战败之际,清廷损失惨重。当此消息传到北京时,光绪帝大为惊恐,他害怕英美等国会借这个事件向朝廷提出侵略的要求。于是光绪帝当即下旨抓捕所有教会众人,这次案件中前后逮捕了300多人。照片中是被锁拿的主犯张赤四。

清廷在办理这件事情的时候,英领事却不予合作,关于这次案件犯案人数达200多人,要求惩办。尽管如此,清廷在交涉过程中还在步步迁就英、美领事一些非分要求。由于英、美领事的无理挟制,被杀人数多达25人,另外还有20人遭到严惩。然而英、美领事并未就此了结,还在议赔问题上又横生节枝,得寸进尺,怂恿暂理英使及新任英使大肆挑剔,甚至对一些曾参与教案的民众都不放过,就因为国家羸弱才遭到如此对待。照片中是案件嫌犯。

最终英美驻榕领事联手组织调查团前往古田并参加会审,古田斋教会的头目全部被斩首,其他几十名从犯被判处无期徒刑以及终身充军,而古田知县王汝霖等地方官员也被革职。照片中是英、美两国和清政府共同组成的审判现场。


但经过审讯,在涉案的100多人中仅能确定13人有罪。清朝官员据理力争,主张慎杀,“若不分轻重,概予骈诛,恐众怒益深,难免后患”,英国领事态度蛮横,欲大开杀戒。照片中是“古田教案”中执行死刑的两名刽子手。

最后判决如下:"刘祥兴,郑淮(郑九九)、杜朱衣、柳久速……共二十五名,或为主谋,或放火杀人,或抢掠情凶,与未到华山之匪首张涛一名,均属罪无可恕,业饬一并就地正法。1895年9月17日上午,在英美调查团成员的围观下,7名主犯郑淮、杜朱衣、林先、叶明目、戴奴堂、柳久速、陈钦速被先行斩首。照片中是古田教案犯人被斩首现场。

照片中在华洋人正在埋葬“古田教案”中遇难外国人。最后,刘祥兴等26人被斩首,66人被处无期徒刑和终生充军,英美两国领事对这一案件的解决结果表示满意,没有要求经济赔偿以及割地。通过这次案件,深深的向我们揭露了西方列强恃强凌弱的侵略本质,阐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