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開打 產油國“傷筋動骨”方為底

查閱更多資訊+分析文章,歡迎關注“卓創資訊訂閱號”微信(ID:sci-99),或登陸“

”網站

【導語】3月6日歐佩克與俄羅斯擴大減產談判失敗, 3月7日沙特即大幅下調官價並表示將大幅增產,雙方以實際行動正式打響了原油市場的新一輪價格戰。

3月6日歐佩克與俄羅斯擴大減產談判失敗,談判失敗的癥結在於俄羅斯擴大減產不能救油價,反而在減產聯盟以外的邊際增量預期不容忽視的情況下,會進一步失去市場份額。減產聯盟的決裂,竟意外達成了另外一項共識,“既然油價保不成,那就搶市場”,為此隔日的3月7日沙特迅速大幅下調官價並表示將大幅增長,雙方以實際行動正式打響了原油市場的新一輪價格戰。

價格戰開打 產油國“傷筋動骨”方為底

油市投資者明確知道在全球經濟低迷與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當局,失控了的原油供應端將引發什麼,為此投資者週一開盤後紛紛兌現拋 售止損,一舉將油價拉出30%的跌幅,刷新海灣戰爭以來的最大跌幅。

目前市場的恐 慌情緒仍在影響油價,後期油價何處尋底成為市場的焦點,機構方面紛紛下調二季度油價預測,高盛下調2、3季度布油價格至30美元/桶,(前期二季度預測為47美元/桶,三季度為53美元/桶),且不排除最低跌至每桶20美元。卓創對此價格區間的認知基本一致,認為當前的失控局面仍將繼續施壓油價,30美元上方油價不具備築底支撐,短期內油價繼續向下跌落至25-30美元的可能更大,中長期的油價或在激進情緒降溫後,由企穩的需求拯救油價,將油價穩定在30-37美元/桶的低油價區間。

沙特主導的價格戰,在歷史上並非首次,2014-2016年的低價競爭市場份額之戰,同樣導致了2016年原油暴 跌至30美元/桶以下。卓創分析認為,當原油因事件衝擊出熊市時,打破原本的的驅動邏輯後,只有市場自己救市場,一方面是恐慌型情緒釋放後跌出技術支撐,一方面則是跌出原油基本面的成本支撐以及需求企穩,從而有希望重塑原油的驅動邏輯。

從盤面來看,油價跌幅跌勢還未見轉折,按照2014年增產保份額引發的油價下跌,以及2018年下半年事件挾制下的增產跌幅推算,本輪油價的跌幅或看在40-50%的回落空間。按照上週五的結算價為準,油價或看到25美元/桶的點位方看築底可能。

另外,既然是棄價保份額之爭,油價拼底的關鍵因素還在於成本,據卓創調研,沙特的開採成本相對很低,大約8-10美元/桶的水平,而俄羅斯的開採成本在20-30美元/桶的水平,頁岩油的平均成本雖然在50美元/桶,但是其完工井轉產出的成本卻在30美元/桶左右,也就是當油價低於30美元以下後,從成本的角度上看,早於沙特承壓的是美國頁岩油商及俄羅斯。一方面不排除令俄羅斯重回談判桌,一方面或令受困於資金桎梏的部分頁岩油商階段出局。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俄羅斯前期表明其有5600億美元的儲備,本財年設定的布倫特原油均價在42.4美元,而沙特揹負的財政赤字及經濟下行壓力要更大,且今年的財政預算水平在83.6美元的水平。因此沙特雖然先一步打響這一輪價格戰,但是在油價超跌於俄羅斯不容忽視的水平後,沙特也同樣喲企穩油價的訴求。

綜合分析來看,日間油價閃跌至30美元附近只是警示,不管是從受情緒影響的拋盤止損等技術性考慮,還是從成本支撐甚至是各國心理承受底價考慮,都尚不具備企穩並轉折的支撐,油價短線向下破30美元/桶的概率更大,尋底區間或看在25-30美元/桶。(卓創資訊分析師 張淄越)

歡迎點擊“瞭解更多”,查閱更多資訊+分析文章。

(免責聲明:卓創資訊所提供的數據和信息僅供參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任何依據卓創資訊數據和信息而進行的投資、買賣、運營等行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及法律後果均應當自行承擔,與卓創資訊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