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低配,低分高配?一年的努力不能败在择校上

很多同学想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一下自己,也有的同学为了求稳,选择一个一般的学校。结果每年考试成绩出来,有很多高分低配(分数高学校层次低),低分高配(学校高分数低)的情况!


所以,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些,今天考研君就给大家说一说在择校择专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哪些点


首先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


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


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学校名气和实践机会。


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


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


(1)盲目追热门

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


(2)混淆兴趣和志趣

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

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

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

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


(3)拘泥于本科专业

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


不知道如何选择学校


院校特别多,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首先你肯定会对地区有所考虑,A、B区、34所自划线学校等,这样就缩小了范围。然后看专业,可以去查一下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排名,尽量选好一点的学校。


选学校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内部指标,一个外部指标。


内部指标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 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考同一学校的学生,目前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


关于跨专业的问题


首先要看本科的主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主课程。


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跨专业考试如果过了初试,复试的时候老师肯定也会多问几句,不是因为老师的歧视,而是因为你作为一个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可能不够好,老师选择学生是不太喜欢考研专业户的(为了应付考试突击学习而没有专业经验和专业敏感度的学生),所以建议大家选专业尽量和本专业相关,至少是有一些主干课程是学过的。


高分低配,低分高配?一年的努力不能败在择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