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关中人的功臣——架子车》

散文《关中人的功臣——架子车》

在关中农村,传统的农业劳作中,曾经有一种非常实用的劳动工具——架子车,提起这种农具,真的有说不完的话题。

架子车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推广使用起来新兴的农业工具,充气的橡胶内胎、钢铁做的车轴、减少摩擦的滚珠让运输的效率加倍提高。

幼年时隔壁的石匠二伯,经常讲述民国时期,我们祖父辈就是靠着“狗脊梁车子”(木头独轮推车),鸡叫头遍动身,赶天明把自家的粮食推到咸阳去卖,四十里的路,上两道坡再下两道坡才能到达目的地。

散文《关中人的功臣——架子车》

——民国时期关中人普遍使用的狗脊梁车子(木制独轮车)照片

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土改后土地归公,集体化劳动,两个橡胶轮子的架子车,方便了乡亲们干活的需要,无论是平整土地;往地里送土粪;给饲养室拉土;还是后来的兴修宝鸡峡水利工程,架子车都发挥了非常大的功效。

散文《关中人的功臣——架子车》

——卖柿子的架子车

在我们小时候,架子车也是小伙伴们非常喜爱的玩具,趁着大人们吃饭的空儿,一群小伙伴偷偷的把两辆架子车拉出来,拉到生产队的碾麦场上,让两辆架子车的车辕相互交叠,由一个年龄大的小伙伴掌握作为前车的车辕,其他人在旁边和后边使劲地推,等到车子飞快的行进时,大家迅速地跃上架子车,惯性的力量使得架子车在碾麦场上行驶,这种被我们叫做“套车”的游戏,大家玩得非常的“嗨”!

一大帮小伙伴,当两辆架子车不能容纳人数多的小伙伴时,往后边的架子车厢再连一辆架子车,三两或者是四辆架子车连在一起,我们叫做“跑火车”,掌握方向的小伙伴驾驶着车辕让车子转弯,碾麦场就是我们玩“套车”“跑火车”的开心场所。

拥挤在架子车车厢里的小脚被转向时车辕夹着,痛得大呼小叫,可我们的“跑火车”没有刹车制动功能,疼痛也得干忍着,拖着哭腔的骂声甚至都出来了,一大群小伙伴的快乐哪能让一个人的哭喊扫了兴,飞驰的跑火车、大家的起哄声很快淹没了哭喊者的声音,跑火车直行了,车辕摆顺后哭喊者也就忘了刚才的疼痛,坐在靠近车轱辘的小伙伴,不时地用手转着车轮助力,但还是有人觉得速度慢了,又有人跳下车子,手抓着车梆使劲地推,车子飞快的跑着,推车者再敏捷地跃上,欢呼声也在碾麦场上空盘旋着......

生产队的车子,每天上工时都是多拉快跑的运转,社员们休息时分又被我们小伙伴们奴役,它们的小恙也造就了我们的痛苦和重伤,有一次,快速行进的跑火车戛然而止,没有任何征兆的停止,一大帮小伙伴因着惯性的力量被甩下,人挤人、人压人的场面突然出现,一个小伙伴的脸被碰破血流不止、崴了脚、肿了额头的,庆幸的是还有没有伤着的,乱作一团的场面被大人们发现后,我们每个人都分别挨了家长的一顿揍。

原来那辆做为“头车”的架子车因为“倒”行的缘故,产生了“夹档”的故障,修好车子后,尽管大人们不准我们再玩套车跑火车的游戏,但时隔不久忘记了挨揍的疼痛,大家还是冒着挨打的危险,依旧乐此不疲地玩着跑火车的游戏。

作为劳动使用工具的架子车,人使劲拉着车子非常像两个轮子追赶着拉车者,乡亲们却形象地称之为“双轮撵娃车”,上世纪常有关中乡亲们这样的口吻,教育自家的孩子“不好好念书,将来就给你买个双轮撵娃车!”,这也是关中农村人对农民的认识,大家整天在田间地头劳作,辛苦不说却没有对等的回报,粮食贡献了国家,农民们过得却每每都是穷酸的日子。

小时候,也有异想天开做生意的小伙伴,用架子车去柳村(泾阳县太平镇的俗称)拉杏回来卖,两个人在路上轮换着拉车,另一个坐在车梆上积攒体力,无论生意结果如何而小伙伴的合作精神实在是值得赞扬。

生产队时期平整土地,大人们用架子车拉土,我们小伙伴跟在车子后边,帮自己的父母推车,到目的地再帮大人们打开插厢板,被生产队长“人小力量大”的夸赞声总是少不了。寒冬时节,冷风肆虐的刮,返回的路上,年岁大的小伙伴替父母拉着空架子车,年岁小的就被父母拉在空架子车上,这就是生产队平整土地的场景之一。

土地包产到户,架子车更加适合小户运输的使用,但不几年拖拉机的进入农家,机器带动的拖拉机让农村的土道轧得车辙老深、坑坑洼洼它们也丝毫不避让,而拉着架子车的农户就只能是叫苦不迭,尤其是秋雨天,脸上的雨滴和汗水直辣眼睛,而拉着一车玉米棒被陷泥坑的尴尬,非得好几个壮劳力帮着才可以拖出来的难场,只有经历过的人们才能体会。

当礼泉的果园给乡亲们带来高效益回报的时候,聪明的果农们又在架子车上绑一个梯子,梯子的每处空格刚好放一个,盛满果子的担笼,加长版的架子车运输果子真是稳当、方便。村道的中间被拖拉机三轮车轧坏得坑坑洼洼,只需平整好道边很窄的平坦处,就可以小心翼翼的让架子车通行。

架子车让我们农民非常方便、省力的运输物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架子车都被热心使用,数年前参与非洲的通信建设时期,就亲眼看到非洲人宁愿让架子车呆在一边,也不愿意使用的情形,与路桥项目部的同胞交谈此事时,同胞们无不生气地斥责小黑笨死了,不会发明架子车、中国人给你们带来现成的,他们却使坏让架子车瘫痪,而继续用头顶着运输。

明明有可以节省体力的架子车,小黑们为什么要抛弃不用呢?在非洲呆的时间久了,懂得他们的语言才明白小黑们不愿意使用架子车的缘委,黑人与我们黄种人有本质的差别,黄种人的肩膀可以使劲,而黑人肩膀不能过多出力气;但他们头部的顶力,我们黄种人却不行,我们黄种人的脖子没有那样的坚韧;在非洲大街上,不时地可以看见头顶重物的黑人,非常轻松的模样,像极了我们国家耍杂技的艺人们,这就是身体结构的原因吧。

工作之余,小黑们玩闹的时候,我怂恿他们往对方胳肢窝捅,对方一笑就没有劲了,可是在小黑们身上这一招不管用,这就更加证明我的推断没有错。

架子车红红火火的使用,几十年就那样过去了,现在农村各种动力的机械化运输设备,谁还要架子车呢。

散文《关中人的功臣——架子车》

——在彬州市拍到的曾经农民们的功臣架子车的照片

农民们对当年的功臣们架子车的待遇也挺好的,没有烧掉它们,而是在僻静的地方,让它们静静地休息着。

前段时间回家,在咸阳市北平街谷家巷口北边,有幸见到一辆架子车,上边有极为新鲜的绿菜,看到架子车后边放着的黄大衣,和架子车的尾部磨得很短的模样,这肯定不是平原的架子车,下坡时抬高车辕用尾部刹车,磨得特别短的尾部,黄大衣的主人,估计是位退伍军人吧,他的架子车能拉进咸阳市区来卖菜,不容易!

等了好久,也没有等到架子车主人,想买下他的菜让他早点回家的想法也就没有兑现,我的时间不能允许我那样做,在机械化这样普及的时代,还在使用这个怀旧感十足架子车的主人,一定是位值得尊敬的好人,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凭借自己的力气挣钱是最可贵的!

散文《关中人的功臣——架子车》

——咸阳市北平街谷家巷口北一辆架子车


架子车,现在如同珍惜物种一般,非常稀少地存在着,这种为我们农村人出过大力气的农具,让它的印迹长久地保留在网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