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允许其他加盟国独立而为什么不允许车臣独立?

十万个为啥嘛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不是俄罗斯允许其他加盟共和国独立,而是俄罗斯本身也属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俄罗斯是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俄罗斯和其他十四个小国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当时苏联并高层并不想解体,但是手底下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却非常想独立。俄罗斯当时的最高领导人叶利钦也是一个离心力非常强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以当时叶利钦的实力和能力不可能取代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如果叶利钦想掌握最高权力,就只能脱离苏联成为独立国家。叶利钦若想成功脱离苏联,也需要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支持。当时的俄罗斯只是一个较大的加盟共和国,叶利钦并不能左右其他加盟共和国。如果其他加盟共和国真的要撇开俄罗斯独立,从法律和道义上说俄罗斯也无可奈何。在分裂苏联这件事情上面,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是盟友,是合作关系。


1991年,原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轰然倒塌,庞大的苏联一下子分裂成为十五个国家:立陶宛,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俄罗斯本身也属于联邦制国家。俄罗斯联邦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之一。苏联解体之时,不少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也蠢蠢欲动。车臣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共和国。车臣也希望自己能够独立,摆脱俄罗斯的统治。1991年,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但是遭到了俄罗斯的拒绝。车臣为了独立还曾经爆发了战争。1994年,叶利钦指挥俄军攻打车臣,车臣战争爆发,这场内战持续了20个月之久。到了1996年4月,杜达耶夫在这场战争中被打死。此后的车臣的独立倾向一直没有削减,反而以各种方式继续谋求独立。1999年普京指挥军队攻入车臣,短时间内控制了车臣全境。2000年普京签署命令,对车臣实行总统直接治理。此后虽然车臣一部分人一直寻求独立,但是车臣已经没有能力再一次寻求独立。


俄罗斯之所以不同意车臣独立,主要原因在于车臣本身就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俄罗斯已经脱离苏联,自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车臣独立的话,不是分裂苏联而是分裂俄罗斯。分裂苏联,跟俄罗斯没有关系,车臣独立就和俄罗斯有关系了。俄罗斯做为主权独立统一的国家,自然不允许国内存在分裂势力存在,自然不会允许车臣独立。

俄罗斯本身是一个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俄罗斯境内多个联邦共和国在俄罗斯的武力下被糅合在一起,这些民族和加盟共和国不少想脱离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俄罗斯对车臣的独立不管不问,或者无力镇压,任由车臣独立成为一个国家。车臣就有可能推到俄罗斯分裂的第一块多骨米诺牌。其他加盟共和国一看车臣可以独立,为什么我不可以?更多的加盟共和国有可能以各种方式要求独立。即使其他加盟共和国无法独立,俄罗斯内部也不会安定。所以俄罗斯一定要掐灭车臣独立的念头,同时威慑其他加盟共和国。


依稀说史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不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很多人对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有误解,以为两者是一回事。但其实苏联和俄联邦不完全是一回事。

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国家,俄罗斯只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中的其中之一。对于苏联的那套模式,俄罗斯人和叶利钦那帮俄联邦的高层,也有很大的意见。

1990年3月11日,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立陶宛最先宣布独立。当时苏联中央的回应是立即对立陶宛进行了经济封锁,停止石油和电力供应,逼迫立陶宛收回独立宣告。经过数月的封锁后,立陶宛果然扛不住严苛的经济封锁,被迫撤消了独立法案。

正当苏联中央洋洋得意时,结果是天算不如人算,俄罗斯这时候也反了。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以法律形式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等于在法律意义上脱离了苏联。(事实上没有)

由于俄罗斯这个大块头反了,苏联自然就顾不上立陶宛这个小角色了,苏联中央开始与俄罗斯领导人掐架。这一掐就是大半年。

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当时俄罗斯领导人不挑这个头,叶利钦不在私下里挖墙角,苏联未必会解体的那么快。



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也宣布独立。这个时候宣布脱离苏联的苏联加盟共和国有三个了:立陶宛、俄罗斯、格鲁吉亚。

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再次火上浇油,他以极高的支持率,当选为俄罗斯总统。他的正式上台,无疑是给苏联中央一击重锤,让苏联中央的一些人再也坐不住了。

紧接着,发生了8·19事件。这次事件,叶利钦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当时的叶利钦认为,如果仅有俄罗斯、格鲁吉亚、立陶宛在下边闹,苏联还是不会那么容易解体。于是他煽风点火,鼓动各个加盟共和国也一起闹。他这一煽动,立马就有八个加盟共和国加入了进来。

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独立;

1991年8月22日——拉脱维亚独立;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

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独立;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独立;

1991年8月30日——阿塞拜疆独立;

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独立;

1991年8月31日——吉尔吉斯斯坦独立;



当这些国家先后宣布独立后,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当时仅存的四个还没有宣布的独立加盟国只有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

这些加盟共和国迟迟不宣布独立,主要还是考虑到独立之后,他们薄弱的经济未必能适应国际市场环境。所以这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很是纠结。(苏联搞分配制,各加盟国的经济比较单一,中亚的加盟共和国害怕失去了苏联中央的援助,无法自立生存)

叶利钦害怕出幺蛾子,就很“大度”,跟那些不愿意独立的加盟国说,你们能拿多少拿多少,我不在乎。在他看来,只要尽快能拆散苏联,他可以大出血。(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态度,所以才给车臣人一种自己也能独立的错觉)

于是,在叶利钦的表态下,又有三个加盟国宣布了独立。

1991年9月9日——塔吉克斯坦独立;

1991年9月23日——亚美尼亚独立;

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独立;

截止到这里,就只剩下一个哈萨克斯坦还在犹豫要不要独立了。不过由于只剩下哈萨克斯坦一个国家了,所以叶利钦也没有拿它当回事。

万事俱备,只欠最后一铲子,按照叶利钦当时的思路,苏联被他搞解体后,他再搞一个新的联盟,由他当联盟老大。这个新联盟相当于就是“苏联2.0版本”。

不过,由于当时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的坚决反对(美国承诺援助乌克兰),他不同意搞联邦制,于是叶利钦的计划告吹。

1991年12月8日,叶利钦修改思路后,和他的两个好基友,乌克兰领导人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在白罗斯首都明斯克开会,三国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此宣言相当于苏联正式解体,取代苏联的“独联体”正式成立。(独联体是一种很松散的邦联制组织)

↓《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签署现场



不过由于这次会议只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私下会晤的产物,所以这一宣言发布后,立马遭到了不少加盟共和国的坚决抵制。其中反应最强烈的,就是中亚的五个斯坦国。

当年当月,土库曼斯坦的总统尼亚佐夫牵头五国,联合抵制俄罗斯和乌克兰,不承认叶利钦的宣言。于是在苏联解体的前三天,在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拉木图,十一个苏联加盟国又开了个会。(波罗的海三国没参加这次会议)

在会上,中亚五国强烈要求搞联邦制,要求有一个联邦中央。但乌克兰总体克拉夫丘克认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好,而且又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的承诺,所以他强烈反对。于是在会上一通争吵后,叶利钦表示只要先把苏联搞死,一切好说,俄罗斯会在日后给中亚国家提供资金扶持。最后,中亚国家领导人妥协,独联体的形式最终确立。

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那天,苏联正式宣告解体。


就在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那帮领导人在关于苏联是否解体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时,车臣悄然生息的宣布了独立。

1991年11月,即苏联解体前,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没有得到俄罗斯的承认)

当时杜达耶夫认为自己能独立的理由是:既然外高加索三国都独立了,那么车臣这种身为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也应该像邻近的亚美尼亚或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国家的地位。再加上过去在前苏联年代里,车臣人一直受到压迫,造成车臣人要求独立和反俄罗斯人的旺盛心态。于是,杜达耶夫便顺应民意,宣布了车臣独立。

面对车臣的独立,俄罗斯选择了妥协。

1992年5月25日,杜达耶夫政权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分配财产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俄罗斯联邦一切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等于是变相默认了车臣的独立地位。

备注:据一些资料显示,叶利钦上台后,他曾经派人会见过杜达耶夫,当时杜达耶夫假意表示车臣只是想自治,没打算从俄罗斯独立,也没有和俄国翻脸的打算。叶利钦信以为真,便对车臣的独立置之不理。(叶利钦当时忙于争权,也无暇管车臣)

但是由于杜达耶夫的野心不止于让车臣脱离俄罗斯,他对隔壁的印古什也有企图。于是俄罗斯方面认为不能再纵然,决定收回车臣的实质独立地位。

后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车臣领导人和俄联邦领导人反复撕比,最终叶利钦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出于车臣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考虑,俄联邦出兵车臣,维护俄联邦的领土完整。



总的来说,车臣是俄联邦的自治共和国,不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后者和俄罗斯在苏联内部是平级的地位,独立与否不需要征求俄罗斯的意见。而车臣并不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虽然解体没有了,可俄罗斯联邦政府还在。所以车臣要独立,需要征求俄罗斯的同意。而车臣由于地理位置重要,俄罗斯当然不能让它独立了。(承认独立了,等于又给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树立了一个死敌)

顺带一说,其实车臣在俄罗斯内部的地位一直很微妙。虽然俄联邦政府军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当中打败了车臣军队,可是车臣依然是半独立地位。车臣名义上归属于俄联邦,但其实就是个独立国家。


Mer86


车臣这个名字来自蒙古语,说来也巧,蒙古国有个“车臣汗部”。这个车臣汗部一直存在到蒙古独立,成为蒙古一个盟。

也许是继承了蒙古人的名字,车臣这个弹丸小国,因为其强悍的性格深刻的影响了二十世纪末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

13世纪的时候,车臣是蒙古人的属地。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车臣历史上一直战乱不断,是欧洲强国争夺的地方。从15世纪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曾长期统治车臣,因此车臣人多数是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这和以东正教为主的俄罗斯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打败了奥斯曼帝国。把车臣并入了自己的版图 。这场战争被称为“19世纪最激烈的地区战争”,当年的沙皇为了拿下车臣,可是下了血本的。

苏联十月革命后,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是俄罗斯的一个自治州。1934年,车臣和俄罗斯另外一个自治州印古什合并在一起,叫做“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斯大林提升了车臣和印古什的地位,单独把他们变成“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但车臣人仍然不满足,他们觉得自己在苏联这个大家庭里地位太低,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所以二战中德国占领苏联的时候,车臣人就跟德国站在一起,反对斯大林。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愤怒于车臣的首鼠两端,一怒之下取消了车臣-印古什的自治共和国的地位。并把车臣人几十万人全部迁走,没有迁走的也被镇压。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才允许车臣人回到故乡。

斯大林当年的行为,在车臣几代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们一直伺机想独立出去。

所以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车臣人杜达耶夫率领车臣人宣布独立,脱离俄罗斯联邦,成立自己的国家。

俄罗斯政府坚决反对车臣独立,从叶利钦到普京,从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俄罗斯政府两次大规模出兵镇压车臣分裂武装,史称“两次车臣战争”。

车臣独立时正值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元气大伤之际。可是俄罗斯政府依然克服各种困难,以极大的决心对车臣进行强行镇压。战争进行的非常惨烈,其中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发生的“格罗兹尼保卫战”被称为“二战后最惨烈的巷战”。虽然车臣人英勇善战,但俄罗斯毕竟国大兵强,最后凭着实力终于把车臣压制了下去。


有一些朋友会比较好奇: 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前苏联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等十几个加盟共和国独立的时候,俄罗斯都没有表示反对,为什么却偏偏不允许车臣独立呢?

首先,车臣和其他苏联加盟国地位不同。

在苏联体系下,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间是平等的兄弟关系,都处于前苏联这个家长领导之下。家长寿终正寝了,弟兄们要分家,俄罗斯想管也管不着。

像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等等这些国家,虽然他们听命于莫斯科的领导,可他们听从的是莫斯科里苏共中央的领导,并不是俄罗斯的领导。这就像是广东省听从的是中央政府的领导,不是北京市政府的领导一样。


而车臣就不同了,车臣跟那些加盟共和国不一个辈分,他是俄罗斯的加盟国,不是苏联的加盟国。车臣是俄罗斯的儿子,放在苏联,他只能算是苏联的孙子辈了。

换成官话表述就是:俄罗斯是苏联可以分割的一部分,但车臣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车臣独立法理上说不通。

其次,车臣是个聚宝盆,又有石油、又有天然气。

车臣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里海到黑海的石油管道必经之路;还是连接俄罗斯和外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交通枢纽。失去了车臣,俄罗斯将间接的失去对三个外高加索共和国的控制,俄罗斯又怎么会允许它独立出去呢?


阿塞拜疆的巴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之一。而从巴库通往欧洲的石油管道就是从车臣首都格罗兹尼通过的。如果失去了车臣,俄罗斯就失去了对这条重要石油通道的控制权,俄罗斯岂能容忍?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俄罗斯不能允许车臣来独立之首

车臣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俄罗斯担心车臣独立之后,会和周边地区的穆斯林国家联合起来跟俄罗斯做对,从而危险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还有,俄罗斯有好几个共和国都不安分,梦想着从俄罗斯独立出去,车臣一旦独立会让俄罗斯所属的其它共和国竞相效仿;一旦那样,局面就会变得不可收拾,俄罗斯就会像走前苏联解体的老路。


所以,俄罗斯只要有能力,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国家统一,决不允许车臣从俄罗斯独立出去。

不过,车臣的局面现在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过两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基本镇压了车臣内部比较明显的反抗势力,可是也留下了隐患——为了联合车臣内部不继续造反,俄罗斯将统治权交给了当地的豪门卡德罗夫家族。

车臣现总统是卡德罗夫家族的二代,小卡德罗夫。他在任何公开场合都对普京表现得极为忠诚,言必谈普京,向普京效忠。可是车臣直到今天也依然处于一个半独立的状态,除了没有外交权之外,俨然就是一个独立国家。财政、内政、军事完全自己做主。所以人们怀疑,虽然小卡德罗夫表面上对普京如何忠诚,可是在普京下台之后,车臣是否依然会终于俄罗斯,还是一个未知数。


小约翰




车臣虽然属于俄罗斯领土,但是车臣闹独立,因为俄罗斯对它的民族融合是失败的。尤其车臣信仰伊斯兰教,与周边国家的伊斯兰联合,增强了反抗俄罗斯的力量。再加上苏联解体,车臣也趁机独立。正是因为境外伊斯兰极端组织向车臣渗透的结果,让车臣境内形成了强大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更加加剧了民族和宗教矛盾。西方国家提供的双重标准,也为伊斯兰极端主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一直谋求车臣独立。



俄罗斯不让车臣独立的重要原因就是车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车臣跟俄联邦三个外高加索连接,有里海沿岸到黑海地区的石油管道,更是一个交通枢纽。车臣境内石油资源丰富,制造业也非常发达。除了以上原因之外,俄罗斯为了自身的领土完整,也不会允许车臣脱离俄罗斯。


国际时评


我是小编陈杰铭,希望我的答案能够让你们满意,如果有什么不当之处,请提出宝贵的建议!

纠正错误

  1. 俄罗斯允许其他的加盟国独立?苏联的简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实质上苏联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联盟。在这个联盟当中,有着15个加盟共和国,它们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俄罗斯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加盟国,请问一下,15个都是加盟国,地位和权利都是平等的,谁又有权利说赐予对方独立呢!苏联宪法曾规定,加盟共和国拥有随意退出联盟的权利,所以说,其他的14个加盟共和国独立本来就是他们的权利体现,俄罗斯只不过是15个加盟共和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而已!


  2. 车臣属于一个自治共和国,这跟我们国家的概念有一些不太一样,说起共和国可能会有人认为是一个国家,实际上自治共和国的含义等同于民族自治区,可以自治,但是不可以独立,这在苏联的宪法当中具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说,俄罗斯不允许车臣独立是执行宪法的规定,并不是俄罗斯任意而为之

  3. 车臣原本就属于俄罗斯,允许车臣独立是一种自己分裂自己领土的愚蠢行为,在国际上的地位会大大下降和获得不好的名声。在19世纪时期,俄国就已经兼并了车臣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所以说,车臣本来就是属于俄罗斯的,你让俄罗斯人自己同意分裂领土,让普京大帝同意这种事情,你觉得可能吗?

车臣具有丰富的资源

  1. 俄罗斯本来主要依靠的就是重工业,所以俄罗斯对于自然资源是十分看重的,即使如今俄罗斯正在慢慢地往其他产业扩张,但是重工业仍然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

  2. 车臣首先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原本就是属于一个严寒地区,大部分的区域都是不能开垦种植的,所以,车臣在供应粮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 车臣的其他矿产资源,例如:天然气,石油,锌等等,都是十分丰富的,如果车臣分离了出去,对于俄罗斯的工业和军事实力来说,短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长期来说,自然资源储备不足,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忌讳的

掌控了车臣意味着什么?

  1. 掌控了车臣,代表了俄罗斯掌握了欧洲通往南亚和北亚的走廊


  2. 车臣所在地属于北高加索地区,俄罗斯掌控了车臣,就证明了在北高加索地区俄罗斯拥有权利来分一杯羹。特别是黑海和里海,里海是世界上仅次于中东的第二个石油产地,在如今中东陷入混乱,石油不能正常出口的情况之下,里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于黑海,这可是一个可以终年航行的地方,也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要道,掌控着车臣可以让未来的俄罗斯对外发展具有很深层次的意义

  3. 车臣的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是车臣人,车臣人天生是十分能征善战的,所以说车臣军队的战斗力是十分强悍的,在不久前的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对峙当中,车臣的特种部队就发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车臣军队也是俄罗斯当前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是万万不能失去这一组成部分的

车臣的宗教影响

大部分的车臣人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而且车臣周围的几个自治共和国也同样是信奉伊斯兰教,试想一下,如果车臣宣布独立,那么其他的几个自治共和国是否会跟随车臣的脚步一起独立,对抗俄罗斯,毕竟车臣共和国的实力是是十分强大的,再加上宗教的因素,难保当车臣独立之时,周围的几个共和国不会跟随,这会给俄罗斯造成多大的麻烦,如果处理不当,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将会不复存在,所以,俄罗斯要牢牢地控制住车臣



我是陈杰铭,欢迎大家的评论吐槽,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可以给大家带来很多精彩内容!

太阳知识局




车臣曾经是俄罗斯的“心痛”,一天到晚喊着独立,在普京上任后,车臣被普京强势镇压,于是,不得已继续在俄罗斯联邦呆着。

但,问题是,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国纷纷独立,为什么就不让车臣独立,俄罗斯是不是有点欺负人?

车臣是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而俄罗斯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车臣和前苏联加盟国完全不一样,它在早期是属于俄罗斯的,所以,它想独立得过了俄罗斯这一关。

为了把事情说清楚,我们换一种通俗的方式。

如果苏联是一个大家长,是一个父亲,那些加盟共和国,比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等国家就是苏联的儿子们,自然,俄罗斯就是长子。而车臣却是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国,相当于俄罗斯的儿子。



苏联这个大家庭维持不下去了,于是,“兄弟们”四分五裂,各自独立,毕竟老爹苏联病入膏肓,活不下去了。但,此时,苏联的“孙子辈国家”车臣也喊着要独立,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车臣国家的老爹俄罗斯身体还不错,车臣如果要分家(独立),必须得到老爹俄罗斯同意。

俄罗斯明显不同意车臣独立,但车臣这个儿子很逆反,非得要独立,那就别怪老子俄罗斯的板子了,于是俄罗斯几次收拾车臣,最后有普京将车臣完全制服。

车臣地理位置太重要,因此俄罗斯坚决不同意车臣独立



车臣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它在俄罗斯西南部高加索山脉的北侧,南面与格鲁吉亚为邻,它连接着南高加索三个国家的石油管线和铁路干线,被称为“连接外高加索的生命线”。

车臣还有一个神奇的油田,那就是格罗兹尼油田,这里生产大量的优质原油,而且有一个超级石化中心,放弃这里,俄罗斯人脑子还没坏。

车臣有5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桀骜不逊、自由豪放,而且同周边的那些俄联邦自治共和国关系不错,如果允许车臣独立,那么达吉斯坦共和国怎么办?印古什共和国怎么办?北奥赛梯共和国怎么办?

如果允许车臣和周边几个共和国独立,俄罗斯就丢失了里海的出海口,更丢失了黑海的出海口,那黑海舰队该去哪里?控制不了黑海,俄罗斯对欧洲的影响力将小的可怜,地缘风险也会成倍上升。



车臣是俄罗斯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不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样的地方,俄罗斯是绝对不会允许其独立的,哪怕开战都在所不惜。

也正是因为普京曾经强势平定车臣之乱,所以现在的车臣才变得老老实实。未来,以后,俄罗斯都很难允许车臣独立。


蓝风破晓


俄罗斯是由85个联邦主体组成的联邦制国家,这85个联邦主体分别是3个联邦直辖市、4个自治区、22个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和1个自治州,这些联邦主体分别隶属于中央联邦管区、西北联邦管区、南部联邦管区、伏尔加联邦管区、乌拉尔联邦管区、西伯利亚联邦管区、远东联邦管区、北高加索联邦管区。这其中的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共和国。这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今天往往混淆的一个概念就是俄罗斯至之于苏联其实是有两重身份的——苏联解体后苏联在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种国际组织中的地位的确是由俄罗斯继承的,就此而言说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者并没错;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俄罗斯的另一重身份就是在苏联时代俄罗斯实际上只是苏联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平等的主体。在苏联的宪法框架下各加盟共和国均为平等主体,因此当苏联解体时各加盟共和国要独立其实是俄罗斯所管不了的,况且当时的俄罗斯本身也不想管——1991年12月8日身为俄罗斯领导人的叶利钦还和乌克兰、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签署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正是这一协议使苏联解体进入倒计时时期。车臣的性质则与此完全不同:车臣并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是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下辖的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也就是说在苏联时代车臣本身就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打个不太严格的比喻:俄罗斯和乌克兰、白俄罗斯就像是同属苏联大家庭的兄弟姐妹,而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各自分家单过;而车臣本身就是俄罗斯的一部分,犹如人体的手足四肢,车臣独立对俄罗斯而言:不是分家而是自残。现在我们可以指出题目本身就是存在瑕疵的:俄罗斯只是和同属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分家而已,请问俄罗斯自己管辖之下的22个联邦共和国有哪个独立了?

车臣尽管在苏联时代是俄罗斯的一部分,然而车臣人却和作为俄罗斯主体民族的俄罗斯族存在尖锐的矛盾:有关车臣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在历史上车臣人曾建立过自己的独立国家,从16世纪中叶起沙皇俄国就开始向车臣地区渗透扩张,车臣人曾进行过长达200余年的反击沙俄侵略的斗争。1785年俄国赶走了高加索地区的土耳其人,成立了负责高加索边境地区事务管理的高加索总督区。然而车臣人依然我行我素,不服从俄罗斯高加索总督区的管理。由于车臣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这使他们在当时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冲突中更倾向于后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利用这点持续唆使车臣的伊玛目和毛拉们起兵对抗俄罗斯。1859年车臣被强行并入了俄国版图,然而这仅仅只是车臣和俄罗斯两个民族对立情绪的开始:1877年沙皇俄国几乎是以种族屠杀的形式镇压了车臣-达吉斯坦起义。1944年苏联政府撤销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并将38.7万多车臣人驱逐到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才允许车臣人回归并恢复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1991年9月6日在阿富汗战争中曾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退役将军杜达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当地倾向于独立的民主主义势力开始抬头。从法理上而言:车臣只是作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下辖的自治共和国,自然无法享受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苏联加盟共和国一样的待遇。尽管如此车臣还是试图利用苏联解体造成的混乱局面实现自己的独立意图,然而俄罗斯显然不能同意自己的一个自治共和国迈向独立——要知道俄罗斯是由194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境内存在22个自治共和国,如果任由车臣独立而不闻不问,万一其他自治共和国都有样学样,那么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国家的俄罗斯恐怕就会面临国土严重缩水的危机了。远的不说,至少车臣周边的达吉斯坦、印古什等穆斯林自治共和国如果见到车臣独立的话,那么势必紧随其后宣布独立。这样一来俄罗斯就会失去对整个北高加索地区的掌控,对里海地区的影响力也会下降,而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势力很有可能趁虚而入控制这一地区,从而构建针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圈。所以打击车臣其实也是提醒其他自治共和国不要试图脱离俄罗斯联邦。

即使我们抛开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以及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不谈,单纯就车臣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而言:俄罗斯也断然不会轻易放弃此地。车臣尽管只有1.7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100多万人口,但这里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却是极其重大的——车臣不但能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地连接起来,而且还是俄罗斯向西方输送能源的必经之所。车臣地处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掌控这里的俄罗斯可以将自己的战略影响力辐射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耳其等地,俄罗斯甚至可以利用车臣地区作为南下中东波斯湾、西出地中海的保障基地,而俄罗斯一旦失去这里就会陷入到被别国封锁围堵的状态。这是从政治战略层面而言,从经济战略层面而言:车臣的地位同样至关重要——早在苏联时代车臣共和国就是联结外高加索的生命线,这是因为里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车臣所在的高加索地区则成为了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俄罗斯运往中亚和欧洲的油气管道网和交通要道都要经过车臣。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油气资源出口大国,甚至可以说俄罗斯经济命脉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对外油气出口,而一旦失去车臣将大大增加俄罗斯油气资源对外出口的难度,从而使俄罗斯经济遭遇严重危机。车臣除了是重要的油气资源出口通道之外,事实上车臣本身的油气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是苏联时代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工业生产基地,其石油产量占到全俄石油总产量的10%。在车臣的法律地位、俄罗斯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以及车臣的战略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俄罗斯是不会放弃车臣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当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其实形式还真的挺复杂。最开始叶利钦是想通过解体现有的苏联重新搞一套,来撵走戈尔巴乔夫自己干。只是当时乌克兰的总统克拉夫丘克高度不配合,最后没办法,只能解体了。

当然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的普遍心态都是觉得其他的加盟共和国简直都是包袱,俄罗斯要是甩掉他们日子能过的更好。

就是这两种心态交织之下,其他加盟共和国闹独立也就闹了,反正俄罗斯人真的是都不关心了。

还有一条非常关键,想当年苏联的宪法专门认真的界定了一下子,什么样式自治共和国什么样算加盟共和国,并且明确的规定了加盟共和国是有权利脱离苏联的!!当然了,自制共和国满足一定的条件情况下,也能升格成加盟共和国,不过在苏联和俄罗斯的法律体系里,可没有说自治共和国就能脱离。

因此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还算是有法理基础,到了车臣的头上事情就变得彻底不同了,完全是打算靠着闹来搞独立。

杜达耶夫在车臣闹独立,引起了许多其他的自治共和国大有纷纷响应之势,如果容得这种于法无据,只是靠闹就能得到独立,俄罗斯真心受不了。

因为俄罗斯的正式称呼是叫俄罗斯联邦。有88个联邦主体,其中里面有22个是自治共和国,面积占了俄罗斯1/4到1/3左右,其他的一些什么自治州之类的,实际上也跟自治共和国差不多。如果让他们也随便爱独立就独立去,那还有俄罗斯吗?


千里岩


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有15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是其中之一(此时不是主权国家),15个加盟共和国属于第一级行政单位,车臣自治共和国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属于第二级行政单位。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加盟共和国分离趋势越来越强,波罗的海三国最先宣布独立☞成为主权国家。随后各国相继宣告独立,苏联解体,俄罗斯也成为主权国家。

俄罗斯地域广阔,拥有85个联邦主体: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这些行政区具有同等的联邦主体地位。车臣仅仅是其中一个自治共和国。

就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23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一样,是一级行政单位(类似于俄联邦主体)。☞中国行政单位:国(中央政府: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县,乡。



车臣问题事关俄罗斯高加索诸多共和国稳定,一独立,美国在俄罗斯“本土”插入了一颗钉子,事关国家主权,这是俄罗斯内政,所以俄政府不可能让它独立。

☞(喜欢我的回答,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聚焦国际时事,点评热点事件,用客观、公正的心看待问题)


past颖甜


车臣的地理位置太重要,当年沙皇拿下车臣可是付出惨重代价,现在的俄联邦更不可能允许它独立。

目前,车臣共和国是俄联邦85个一级行政区之一,地处北高加索山区,就像大高加索山脉伸向东欧平原的突起部分。这种突起部分,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据此地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车臣还是交通枢纽,有里海沿岸到黑海地区的石油管道经过、有俄联邦3个外高加索共和国(印古什、达吉斯坦、北奥塞梯-阿兰)的铁路干线经过。

另外,车臣地下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矿产资源优势。

从法理上讲,车臣的身份一直是自治共和国,而不是拥有独立权利的加盟共和国,不具有单方面独立的可能。

俄联邦能否控制车臣,是一个非常大的现实问题,它事关俄联邦的石油出口安全以及稳定外高加索地区。

因此,俄联邦宁可跟车臣叛乱分子打2场战争(1994年、1999年),也不肯放弃这块“弹丸之地”(车臣面积1.73万平方公里)。

但是,民风剽悍的车臣人独立倾向一直比较强烈,当地的伊斯兰文化同俄罗斯的东正教文化差异巨大。

1859年,车臣才正式纳入俄罗斯版图,这场征服被称为“19世纪最激烈的地区战争”。在此之后的100多年来,车臣多次爆发独立运动,又屡屡遭到镇压。

目前,俄联邦硬汉总统普京的“两手抓”政策暂时稳定车臣局势,他一方面给车臣地方巨额的财政补贴稳定车臣民心,另一方面在车臣附近部署最精锐的58集团军、150步兵师进行威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