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偏癱患者難逃肩關節半脫位的困擾?


在偏癱患者中肩關節半脫位的發生概率還是較高的,那麼為什麼偏癱患者難逃肩關節半脫位的困擾,有以下3個原因。

1、 解剖結構 除了肩關節的活動度外,正常情況下,肩胛骨的關節盂是朝向偏前外側的,向上傾斜的關節盂在預防肩關節的半脫位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肱骨頭向下移位時必須先向外側移動。由於肩關節正常境況下是出於內收位,並且關節囊上部及喙肱韌帶緊張,被動的阻止了肱骨頭的向外側的移動,也就防止了其的向下脫位,其被稱為“肩關節的鎖定機制”。只要關節盂保持正常的方向及關節囊被拉緊,肩關節的鎖定機制就會起作用。 當肱骨外展時,該鎖定機制就會喪失,因為當肱骨外展或向前運動時,關節囊上部鬆弛,失去了對肩關節的支持作用,肩關節的穩定必須有肌肉收縮提供,保持肩關節的穩定幾乎完全依賴肩袖肌。可以說肩袖肌是肩關節的保護著“。其中最重要的是岡上肌、三角肌後部和岡下肌。

2、不正確的姿勢及體位

a、被動牽拉肩關節,使其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半脫位。

b、偏癱患者上肢懸垂於體側喪失了肩關節的鎖定機制,並且受重力作用引起肩關節的半脫位。

c、肩關節周圍肌肉癱瘓及張力喪失,提肩胛肌主動活動喪失,導致肩胛帶下垂,尤其是前劇肌喪失了關節盂及肩胛向前的共同作用,導致肩關節向下傾斜。

d、張力的改變,偏癱患者長時間保持肩關節的內收內旋位,使無拮抗肌的胸小肌張力增加,牽拉作用使肩胛骨下回旋,後縮,使肱骨在體側相對於肩胛骨來說處於外展位,這時的關節囊不再被拉緊,肱骨頭也就容易向下滑出關節盂。

3、神經損傷學說 近年來,臨床觀察以及其它科學資料找到了另外一些更容易引起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因素。闡述了神經系統損傷後,神經張力增高及產生的不利影響,說明了偏癱腹肌是不活動的和低張力的。頸區增高的神經張力上提了鎖骨和肩胛骨,而軟癱的軀幹肌不能從下面對抗肩腳帶的關節盂、肩峰和鎖骨被拉向上,離開肱骨頭。





神經控制的肩臼周邊運動肌,傷失了控制力,上臂骨頭就會與肩胛骨脫臼。

除根的辦法,是中風後的損傷神經給予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