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人够资格被称为"国士无双"?

我觉得题目所说的国士无双,这中间的国士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能力超强,并世无双。要求再高点儿的话,一人系国之安危,身死而国随之灭。

第二层: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一定要有义的成分在里面,有股子英气,所谓:君子一诺,生死以之!

提名第一个人物——信陵君

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向魏国求救,魏国的国君安釐王派大将晋鄙率兵10万前去救赵,但是又害怕秦国,就把军队驻扎在外,骑墙观望,赵国危急。信陵君就找人把安釐王的兵符偷出来。然后又让侠客朱亥击毙了晋鄙,夺了兵权以后打败了秦国,解了赵国之围。这段历史大家比较熟悉,历史课本里也有,就是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历史上有哪些人够资格被称为

信陵君在赵国呆了10年,直到10年后秦国带兵伐魏。魏国国君没办法,只好又把信陵君请回来。信陵君挂帅的同时,派人向其他国家求救,其他国家一看是信陵君带兵,都跑过来帮忙,结果大败秦军。把秦军打的缩在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当时不可一世的秦国,两次败在信陵君之手,信陵君可以说是秦国克星了,威震天下。

秦王一看这不行啊,再次使用反间计。说信陵君企图篡位,引起了魏国安釐王的怀疑和猜忌,然后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权,这次五国合纵攻秦又失败了。

信陵君心灰意冷,“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回国以后不再上朝。史书上记载“与宾客为长夜之乐,引醇酒,多近妇女”。四年之后,信陵君郁郁而终。十八年后魏国被灭。可以说,信陵君不仅是魏国,也几乎是六国最后的希望,一人死而六国灭。

历史上有哪些人够资格被称为

当时太史公写《史记》的时候,对其他三个公子评价都不是太高,但对信陵君却大加赞赏,并且借平原君之口给了信陵君四个字的评价"天下无双"。用明代大学问家茅坤的话来说:传中两千五百余字中直称“公子”一百四十七处,太史公仰慕之意溢于言表,无限唱叹,无限低回,慕公子之行系乎天下安危,叹公子终被废弃不用。

后来汉高祖刘邦拿到天下后,每次路过大梁,都要去祭奠信陵君(四公子里高祖只祭信陵君一人),他甚至专门安置了5户人家去看守信陵君的陵墓,让他们世世代代祭祀公子。

信陵君为什么当得起“国士无双”这四个字呢?就说一件事,当时赵国派人向魏主安釐王求救的时候,信陵君也找了很多人去帮忙游说,可魏主一直在骑墙观望。信陵君就做了一个决定,决计不能自己偷生而眼看自己的朋友平原君死,于是就请来宾客,凑齐100多辆战车,打算带着宾客赶到战场上与赵国共赴死难。后来在路上遇到侯嬴,经过一番谈话以后才想出来窃符救赵的计策。刚开始他是去干嘛的?说白了就是去送死的呀,真正的为朋友两肋插刀啊,不是插刀教哈。

历史上有哪些人够资格被称为

别说信陵君当时是真正的养尊处优的王爷,就算是一般人,谁能做得到?所以后来梁启超有评价说:信陵君去千乘之位,而入虎穴,以急朋友之难,吁,何可及也。

后来李白也有诗赞美信陵君,说“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这样的人物还当不起“国士无双”这四个字吗?

全部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