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我不知道怎么跟你描绘波兰斯基这人。

大部分谈话录里,他通常显得温文尔雅的,不疾不徐,很难将他跟暴力联系。但看他的电影,又会觉得他是个混乱,黑暗,敏感又尖锐的人。

他有极为苦难的童年——见证二战和反犹主义的犹太孩子,父母丧生在毒气室和集中营——人们将黑暗视为他所有电影的底色。所以,你能理解他的悲观主义。他老是揭开人性的黑暗面,挖掘人心底的恐惧,而且毫不掩饰情欲。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波兰斯基与其兄弟姐妹


1977年,他受邀为一批少女们拍照,因此结识了13岁少女萨曼莎·盖默,也就是性侵案的当事人,那天,波兰斯基在朋友家里,为13岁少女拍私人写真。众多控告之中,他仅承认了“非法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这一条。双方各执一词。

四十多年后,凯撒将最佳导演颁给波兰斯基。他没有到场,他说“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已经向我发出威胁称他们将公开’处刑’我。”


而台下,女性主义电影《燃烧女子的画像》的女主阿黛拉·哈内尔,愤怒离座,边咒骂凯撒将奖颁给了“恋童癖”。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阿黛拉·哈内尔离场

1978年,法庭宣布最终结果前,波兰斯基搭上去往欧洲的飞机,逃离他认为不甚公正的司法制裁。当年的案件依然悬而未决。

我尝试去描绘完整的图像。一句话没解释好,都可能使我比自己认为的更武断,自大,残酷,和无情。

这不止是一单性侵案件。性侵从来不只是关乎性别,性侵案件从来都与权力的博弈有关。而舆论,也是权力的一种。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罗曼·波兰斯基无疑是个罪人,他理应、必须接受法律的惩处和制裁,没有借口。但我有点纠结,到底要怎么解释为什么有人为他辩护。

瞄一眼几十年间曾为他辩护的名单,会看见好些让你惊掉下巴的名字:蒂尔达·斯文顿,伊莎贝拉·于佩尔,梅丽尔·史翠普。


波兰斯基只要一踏入美国国境,就会被拘捕。但亦是这一片土地,给过他最高赞誉。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2003年,他凭借反战题材《钢琴师》拿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当年,美国正深陷伊拉克战争,当年的关键词是反战。

没有人比波兰斯基更适合谈论这题材。《钢琴师》说的是二战里波兰犹太钢琴师经历的苦难,而很多细节来自波兰斯基本人的经历。

小孩躲避德军的监视,钻过矮墙的窟窿把物资运回家里,波兰斯基也这么做过。被轰炸后的城市街道,全都成了废墟,就如他记忆中那样。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电影《钢琴家》


德军随机抓取犹太人,往他们脑袋射子弹。犹太人里边的警察,没有对同胞施予同情,反而相互戕害。战争中的百姓,盲目,愚昧,无知,像等待屠宰的猪只。邻居或家人突然消失,每天都在发生……七年以前,当别人邀请他拍《辛德勒的名单》,他不敢答应。

《钢琴师》得了奥斯卡,电影人为他起立鼓掌。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2003年,《钢琴家》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波兰斯基因为被通缉无法前往现场领奖。梅丽尔·斯特里普起立为他鼓掌


人们崇敬波兰斯基,因为他身上烙印的,是时代苦难的记忆。似乎他的存在,提醒他们欧美大陆的上空,始终漂浮着历史的幽灵。尤其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来了。

所以人们需要波兰斯基来修补历史的伤口。当晚人们的掌声,看似情有可原。不管承不承认,《钢琴师》是部好作品,剧本冷制克制,却有沉厚的反思,没有煽情。


波兰斯基的故事不止这些。

波兰斯基很擅长隐喻,擅长以小见大。看他的电影,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他刻画的人物,许多都暗指现实社会的命题。阶级,腐败,等等等等。

他不时出现在影片当中,充当过几次主角。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唐人街》中,波兰斯基用小刀割破了尼科尔森的鼻子


他敏感,忧愁。票房总是大卖,好莱坞爱他,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异乡人。哪怕在美国,所谓联合国国度,他从来没有真正融入。他始终是被凝视的。“个头矮小的,有浓重口音的,邪恶的波兰犹太人”。

1969年,他的妻子沙朗·泰特被极端宗教组织刺杀。美国民间甚至有人猜测,波兰斯基就是杀害妻子的杀手,不然为何电影出现邪教?波兰斯基一边面对丧妻之痛,一面辩白自己不是凶手。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波兰斯基与妻子莎朗泰特


那是当年轰动全球的娱乐圈大案,后来成了昆汀的《好莱坞往事》的素材。昆汀给他一个光明的结局。嬉皮士被两主角用武力取胜了,而邻居波兰斯基和他的妻子,从来没有遇见过可怕的事。


这单案件,也是美国嬉皮士年代的转折点——人们不再相信在嬉皮社会他们可以毫无保留地享有大同了。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电影《好莱坞往事》


1976年,妻子去世七年以后,波兰斯基自导自演《怪房客》,饰演一个外乡人,他独自来到巴黎找家公寓住下——现实里,他是独自来美的波兰犹太人。这座公寓之中,有很多苛刻,挑剔的住客。他虽小心翼翼,但仍挡不住邻居们的刁难和人格指责,最后精神失常——仿佛他妻子去世以后他在美国的处境。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电影《怪房客》


此时,案件还没发生。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人们会同情波兰斯基的原因,已经说完了。现在我想强调的是,这与他脱罪一点关系都没有。

事实上,很多年来,波兰斯基都不觉着自己做错了。在证词里,波兰斯基坚持女孩自愿与他发生性关系。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纪录片《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


波兰斯基是怎么想的呢?

我几乎快把他的作品翻遍了,企图在他的电影和经历里面寻找答案。

真的有。

1994年,波兰斯基的《不道德的审判》。女主角波利塔年轻时曾被神秘男子性侵,她被蒙着眼,不知道罪犯是谁。


新邻居米兰达前来拜访,波利塔很快就认出了他,凭着他的气味,还有他车里的磁带,认定米兰达是当年强奸犯——就算米兰达有不在场证明。

波利塔将米兰达绑在家中,对他动用私刑,发起道德审判,但她跟本无法证明米兰达就是当年的施暴者,甚至搞不清幻想和现实,到底自己有没有被施暴过?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电影《不道德的审判》


毫无疑问,这是波兰斯基对自己的辩护。

波兰斯基的电影,非常明显的男性视觉。他片里的女主角,大多是性感尤物,通常有浓厚的复仇的欲望,有血腥的本质。如果你问他为什么电影里老是有性感妖媚的女性形象,为什么男女的欲望是常有的桥段,他大概会用《穿皮裘的维纳斯》里的台词回答你:美。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电影《穿皮裘的维纳斯》


如果看过足够多性侵案件,你该会跟我想法相似:在权力不均衡的情况下,下位者,像13岁女孩,很难表达绝对的拒绝,碍于下位心理,碍于自身保护意识薄弱,所以法律规定不可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纪录片《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


波兰斯基认为只是“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当时许多媒体,对当事人的态度是受害者有罪论,“明知圈子是那样的,你妈为什么还把13岁女儿扔进去?”

这是我看见最恶臭的评论。但可见的是,当时美国娱乐圈,就是这么恶臭。试想一下,为什么杂志要设置这样的专题,让大批14岁以下的少女拍摄私人写真?这些少女,全都是被消费的色情的产物。

是这些年来,性别意识更平衡了,我们才发现历史的恶毒。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非常后来,波兰斯基才觉得自己当年做错了,他亲笔写信给萨曼莎,“对不起,这是我的错,不是你母亲的错,对你的经历我很抱歉。”这是访谈里萨曼莎透露的,但具体是在哪一年波兰斯基写这封道歉信,我们不得而知。

用2020年的目光回望,美国娱乐圈本身就是恶臭的。他们不觉得娱乐圈里的性交易有什么好掩盖的。圈中有那么多想凭借权力攀达顶峰的女人?而这种恶臭,在2019年的韩国娱乐圈大事件仍能看见。

从奥斯卡给波兰斯基颁奖,到去年奥斯卡除名波兰斯基,隔了15年。

如今波兰斯基被厌恶,被警告,同样来源于历史的伤口需要被修补。这么多年好莱坞的结构性暴力,终于被摆上历史的舞台。波兰斯基是其中一个角色。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波兰斯基的本身,证明着多年以来,在好莱坞,以及全球娱乐圈,与性别有关的结构性暴力,始终被忽视,被认为小题大做。

相对于民族记忆,战争和平,又或者种族话题,女性主义的话题是被轻视的,太留于私人叙述的场面,女性的抗争和控诉,永远显得不够高深不够伟大,成不了best picture。只限于小群体的呐喊。


但就我看来,性别话题不比国家/战争/种族的更低级。它是人类历史的大命题,是关于人的存在和权利的命题。


我控诉生产性侵犯的好莱坞

▲ 电影《唐人街》


如果艺术家的身份能左右司法,那司法独立性也不复存在。

没有人拥有特权,侵犯权利,应该听凭罪过,承受惩罚。当权者不行,波兰斯基也不例外。


来聊个五毛钱的天

在网上见到各种评论

也有人认为艺术与道德应该分开

有人觉得可以拿最佳影片,但不能是最佳导演,也决不能拿终身成就

你怎么看?

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 F小姐MissF”

[About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灵感

我是F小姐,专栏作家

在这儿,跟你分享好物、艺术和生活之美

业余观察繁华世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