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052、052B/C首批都只建造了2艘,为何055万吨大驱首批就建造8艘?

3RD视角


首先,相对于052D型驱逐舰,其他052型号驱逐舰都带有实验性色彩,这主要就是我国052B/C型驱逐舰,很可能就是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的国产化版本,这就决定这两款驱逐舰不可能大批建造,主要是进行驱逐舰防空或者雷达等试验,再加上这是我国第一次研制超过6000吨以上的驱逐舰,或多或少都非常谨慎,这导致我国在研发和建造052B/C型驱逐舰,采用小批量的模式建造。但是,052B/C型驱逐舰还是为我国积累宝贵的建造大型驱逐舰的经验,这种“小步快跑”的模式最终成就052D驱逐舰的下饺子和055型驱逐舰的辉煌期。

其实,建造大型驱逐舰也是海军最重要的投入,毕竟相对于小型护卫舰和4000吨以下的驱逐舰,超过6000吨以上驱逐舰就算是大中型驱逐舰,例如我国052D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7500吨,而055型驱逐舰满载排水达到1.12万吨,造价很可能超过十亿美元。因此,这样一艘驱逐舰只怕能建造2-3艘的052B/C型驱逐舰,这对于当时我国军费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现代级驱逐舰加入我国海军是在2000年左右,而052B/C型驱逐舰建造也是2010年之前。所以,技术不成熟和军费的限制都导致两者装备缓慢。

现在,我国军费开支已经节节攀升,相对于2000年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最近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攀升期,我国军费开支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也是世界第二,有宽裕的军费作保障,再加上我国在造船实力的突飞猛进,建造大型驱逐舰也是不在话下。

随着,我国国产航母和辽宁号航母加入海军,必须建造大型驱逐舰协同保卫航母战斗群。因此,今日中国大兴海军恰逢其时。现在,我海军正在由黄水海军逐渐过渡到蓝水海军,有防御性海军转变为攻防兼备型海军,到时候我国航母战斗群将会有多型带刀护卫。因此,在结合天时地利人和之后,最终迎来我国驱逐舰的爆发期,052型驱逐舰做铺垫,经过多年的建造,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综合射频技术运用熟练,最终成就055型驱逐舰规模化建造。


沐风谈兵论道


从2017年开始,我国的055型驱逐舰已经陆续下水了4艘,其中055型驱逐舰的首舰已经确定舷号为101,舰名为南昌舰。而055型驱逐舰的2号舰、3号舰、4号舰都已经在去年下水,相信在2020年的时候,这些舰艇都能够在海军中服役。除了这4艘已经下水的055型驱逐舰之外,我国当前至少还有两艘055型驱逐舰在建。

根据一些媒体的消息,055型驱逐舰的首批服役数量大约是8艘左右,远超过以往的052型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052C型驱逐舰的首批服役数量。055型驱逐舰能够在首批的服役数量达到8艘,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的造舰水平不断提升,驱逐舰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而我国之前建造的052型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和052C型驱逐舰都没有达到世界一流驱逐舰的水平,因此我国并没有大批量生产这三类驱逐舰。



我国的052型驱逐舰服役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当时国内的军舰建造水平不高,052型驱逐舰的很多关键零件都是采购自西方国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052型驱逐舰并没有能够成为我国大批量生产的主力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和052C型驱逐舰是我国根据两种不同的思路建造出来的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是我国根据从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驱逐舰建造的一艘新型驱逐舰,052C型驱逐舰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一款驱逐舰。


052B型驱逐舰采用了和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相同的防空系统,而且采用了从乌克兰进口的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系统,因此也被很多军迷称之为“中华现代”。052C型驱逐舰的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大量采用国产装备,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纯国产驱逐舰。不过052C型驱逐舰只装备了48个垂直发射单元,吨位只有6000吨左右,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驱逐舰的水平,因此我国在最初的时候只生产建造了两艘052C型驱逐舰。

其实不管是052型驱逐舰、还是052B型驱逐舰以及052C型驱逐舰都是我国驱逐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因为建造和使用这些驱逐舰积累的经验,我国才能建造出055型万吨大驱。我国最新型的055驱逐舰吨位超过一万吨,配备112个垂直发射单元,是我国第一艘从建造便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驱逐舰。因为055型驱逐舰的性能足够先进,我国的驱逐舰建造经验丰富,所以才会在首批便建造了8艘055型驱逐舰。


军武小咖


从052型驱逐舰再到051B型,从052B型再到051C型,从051C型再到052D型,这一建造顺序可以发现,海军建造驱逐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今055型驱逐舰的批量建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海军造舰实力的体现,是几十年的发展奠定了今天的基础。

回想起当年建造驱逐舰的过程,其实是十分心酸的。众所周知,由于技术实力薄弱,造船水平和硬件设施也比较落后,在过去很长时期内,海军都没有能力建造现代化的大吨位驱逐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获得了一些国外装备,希望借此能够提高造舰水平,建造出先进的驱逐舰,于是兴建了052型驱逐舰。但是第二艘还没有建造完毕,就遇到了技术瓶颈,无法继续获得燃气轮机等进口装备,因此勉强完工了2艘。

有了建造052型驱逐舰的经验和教训,海军决定自力更生建造国产驱逐舰。于是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摸索,又陆续建造了一艘051B型驱逐舰、两艘052B型驱逐舰和两艘051C型驱逐舰。可以发现这几种驱逐舰的建造数量都很少,每一级都只有一两艘,原因是技术不成熟,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是边摸索边建造,边改进边完善。探索的过程虽然很艰辛,但这些都是独立自主完成的,技术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可以说是为以后的快速发展练好了基本功。

此时国产驱逐舰还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吨位都偏小,没有6000吨级以上的大型驱逐舰。而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建造更大吨位的驱逐舰,如果连大型驱逐舰的使用经验都没有,一切都靠自己的摸索,那么发展速度势必很慢。于是在新世纪前后,陆续从俄罗斯引进了4艘“现代”级驱逐舰。虽然该级驱逐舰的总体技术不是很先进,但是其满载排水量高达8000吨,超过了以往所有的国产驱逐舰,对于了解大型驱逐舰的构造很有帮助。而且“现代”级驱逐舰的武器系统和雷达装置等,都有可借鉴之处。

有了数十年的国产驱逐舰的建造和摸索,再加上对“现代”级驱逐舰的研究,我们很快建造了052C型驱逐舰。该级驱逐舰有两大创新之处,一是安装了相控阵雷达,二是安装了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所以,该级驱逐舰也被称为“中华神盾”舰。在052C型驱逐舰服役后不久,更先进的052D型驱逐舰也开始批量建造了。如果说前几种国产驱逐舰是一个摸索的过程的话,那么到了052C型特别是052D型驱逐舰时,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不管是主机,还是武器,还有雷达,都达到了世界主流水平。

052D型驱逐舰的建造数量很多,建造速度也很快,积累了丰富的建造经验。通过052D型驱逐舰的批量服役,在使用过程中,该级驱逐舰的技术和装备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于是在此基础上,第一种国产万吨级驱逐舰——055型驱逐舰也开始批量建造了。055型驱逐舰从一开始就能批量建造,主要原因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已经拥有了丰富的造舰经验和雄厚的技术积累,无论是技术还是硬件都很成熟。从建造几千吨的驱逐舰都面临重重困难,到万吨级驱逐舰的批量开工,这一路走来确实太不容易了。


老豆说军武


从吨位、火力、技术水平来讲,055万吨大驱至少要比我国第一型“盾舰”052C高出2个档次,055之所以能够首批次就建造8艘,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水面舰艇设计、建造技术大幅提升,而且海军不缺经费,相对于建造052C驱逐舰时的情况,现在的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052C、052D、055三型驱逐舰对比,见证了我国水面主战舰艇的发展

盛大的055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

052C驱逐舰满载排水量约6800吨,装备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和8座6联装垂直发射系统,是我国海军第一型“盾舰”。首舰170“兰州号”于2003年4月29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2号舰171“海口号”则于同年10月29日下水,自此两舰下水后,052C驱逐舰长时间都未再下水新舰,直到2010年10月28日3号舰150“长春号”才下水,中间隔了整整7年。052C驱逐舰之所以首批只建造了2艘,主要原因是包括动力系统、相控阵雷达、舰载武器以及其他配套技术都还不成熟。052C首舰170“兰州舰”

052C驱逐舰2号舰171“海口舰”

动力系统方面国产QC-280燃气轮机性能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在052C首批舰服役中也确实发生了一些问题;052C上的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技术起点高,但由于元器件工艺问题,性能及系统设计还不成熟;所搭载的HHQ-9远程舰空导弹也是首次上舰的新装备,部分性能参数还存在需要改进的空间;此外,我国海军还未曾装备过类似052C这样的“盾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经验,而16年前的海军经费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宽裕”,也不可能花巨量经费去大批量生产体型采用大量先进但未经验证技术的主力舰艇。

052C驱逐舰系统组成

055驱逐舰满载排水量约12500吨,采用一体化桅杆、装备S+X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112具大尺寸通用垂直发射系统,整体性能和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首舰于2017年6月28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并举行了盛大的下水仪式,其风头超过了在同年4月份下水的国产首艘航母。2号舰于2018年4月28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而3、4号舰则于2018年7月3日同时在大连造船厂下水,据外媒报道5、6号舰也已经下水,7、8号舰正在船台建造阶段。055驱逐舰之所以首批就建造至少8艘,主要原因是相关核心技术已经在已服役的6艘052C和11艘052D驱逐舰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而且近些年军方加大了对海军建设的投入,海军手中的经费十分充足。有技术又有钱,心中有底自然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055大驱3、4号舰同时在大连造船厂下水052C到055之间经历了大量技术验证
055驱逐舰武器配置

055万吨大驱之所以短时间内大批建造,除了技术和经费充足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国际形势愈加严峻,尤其是海上力量的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我国在应对周边威胁的手脚,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海外利益也需要有强大是海军提供保障!055驱逐舰作为我国海军未来20-30年内的远洋作战主力水面舰艇,必须要尽快形成规模,时不我待!海试中的055大驱首舰

055驱逐舰服役效果图


威呐解析


主要有两个原因导致052/052B/052C的首批次只有两艘。一是受制于发动机所限;二是052系列早期批次还带有验证性质。而等建造055型驱逐舰时,燃气轮机已经不再是掣肘了,所以055型驱逐舰才得以大批量建造。


052和052B以及前两艘052C型驱逐舰的主动力“燃气轮机”是来自美国的LM2500和乌克兰的DA80,副动力“柴油机”则是来自德国的MTU20V956TB90,自052B开始,MTU20V956TB90型柴油机已经顺利的国产化了。由于LM2500型燃气轮机仅引进了5台就被禁售了,所以说,只能用4台LM2500型燃气轮机作为052型驱逐舰112号“青岛舰”和113号“石家庄舰”的主动力。而052B型驱逐舰的主动力系统则是来自乌克兰的DA80型燃气轮机,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从乌克兰进口了10台DA80型燃气轮机,并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这也就促成了052B和前两艘052C的建造。

国内对DA80型燃气轮机的仿制时间从引进之后就开始,直到2012年左右,QC280型燃气轮机才成为我国海军水面战舰的主要动力之源。在这几年时间里,QC280型燃气轮机已经安装到052B型驱逐舰上实验过了。不负众望的是,QC280型燃气轮机经受住了长时间运转的考验,有了进入我国海军服役的通行证。

事实上,052C型驱逐舰也带有实验舰的性质,毕竟是我国海军第一批装备“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的区域型防空舰。肯定是要对雷达系统,船电系统,武备系统进行长久测试的。以便于从海军的使用中,发现问题以及做出改正,为后续舰的建造扫平障碍。其实也正好利用DA80型燃气轮机国产化的这段时间,进行耐久性测试。随着两艘052C型驱逐舰参加亚丁湾护航,参加军事演习。这一切都证明了该舰所搭载的船电系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也是346系列相控阵雷达可以进入我国海军服役的原因所在。



等到QC280型燃气轮机顺利实现了国产化,346雷达性能的完善以及346A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研发,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的出现,052D型驱逐舰才得以大批量的建造。随着QC280型燃气轮机质量的稳定,以及电子设备在052D型驱逐舰的使用。这一切都为055型驱逐舰的建造打下了基础。其实,在建造055型驱逐舰之前,就已经对其电子设备进行实验,在武汉建造的055驱逐舰模型,也就是为了测试055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可以说,正是由于052系列驱逐舰的探路,才有055型驱逐舰的大量生产。(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謝邀请。二十多年前,我国没有建造大型驱逐舰的的经验,只有建造大吨位民用船舶的成熟经验。军用舰船有别于民用船舶,高速航行中的军用舰船对钢材要求高,需抗风浪,抗水压,抗曲扭,抗海蚀及动力的强劲持续性。自引进了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我国军工相关部门对引进的舰船作了彻底的勘查,测绘,采集的数据经大型计算机整合,综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武器系统,雷达系统,又引进了乌克兰的蒸汽轮机,先后建造了052各型号驱逐舰,受限于当时经济GDP总量和军费的枯揭和有些关键核心系统在国内尚处于短板,加之当时我国第一艘航母拖到大连,有限的海军军费全力用于航母改建,因此放缓了建造052驱逐舰的速度甚至停建。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飚升,由九流经济体(当时亚州的四小龙GDP人均远高于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第二大经济体,面对敌对国家虎势耽耽,窥觑我国岛礁领海领土,日益迫切的世界格局,战略上的考量,亚太局势的走向十分明朗,东有日本狼子野心占我岛礁,南有印度妄图蚕食我国领土,周边小国侵占九段线内岛礁。为此,国家加大了海陆空火四大军种的投入,军方军工技术的日臻成熟,十年磨一剑,通过消化吸收俄罗斯和乌克兰舰船的技术,加之军工部门的技术攻关,突破建造万吨大驱的技术瓶颈,某些技术领域优势遥遥领先于欧美俄,借签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建造经验,闯出了我国独到的建船之路,加之第一艘航毌下水服役加入海军序列,由浅绿海军向深蓝海军发展,需组成强大的航母编队,一个重大的课题摆在高层面前,大吨位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必不可少,带刀侍卫不能没有,航母少了绝对不行。当务之急,给壮士配上利剑,给航母配上带刀待卫,首艘国产航母和首艘055万吨大驱顺利下水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的强大和综合国力的丰盈坚实,与万吨大驱相配匹的相关系统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封锁。无论是航母特种钢,舰船用钢,以及大型曲轴及大型罗旋桨的合金配比都已经能掌握制造。

有幸在大连,能看见双航母及双万吨大驱的建造过程,随着第一艘国产航母和双万吨大驱的顺利下水海试,不久,将加入海军序列。腾出的船坞将继续建造国产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将继续建造升级版的055B,055C万吨大驱。

试目以待。

时不我待。



砚田剑影


从052首舰服役到052C首舰服役的十年间,我国的052/052B型各建造了两艘,052C型首批也只是建造了2艘,而最新的055万吨大驱一下子就上8艘。这是为何?

采自欧美

船用发动机是舰船的心脏,而052、052B以及首批2艘052C采用的是“柴-燃”交替动力方式。052首舰采用的是美国通用2台LM-2500型燃气轮机和德国两台MTU-12V1163TB83型柴油机。 052很多设备都是来自欧美,法国的DUBV43拖曳式声呐、8单元汤姆逊CSF“海响尾蛇”对空导弹。

西方禁运

后来美国的禁运使得LM-2500型燃气轮机无法进口。052B转用乌克兰的UGT-2500型燃气轮机,包括052C首批2艘也都是使用该型燃气轮机。武器、动力设备都受制于美国为首的禁运,使用别人的东西很难达到现代化的标准,种种原因混杂很难做到大批量建造。

技术完备

到了052C第二批,我国基本掌握了燃气轮机的相关技术,4艘小批量建造开始采用国产QC-280燃气轮机,如今已经服役11艘的052D也采用该型国产燃气轮机,由于052C/D的吨位还不算大,依旧采用“柴-燃”交替作为动力。而满载排水量12000吨的055采用的是4台QC-280全燃动力,单台功率达到25兆瓦,也就是说055的总功率达到100MW,功率爆表也让外界猜测055能够跑出36节的航速来。

战略转型

吨位大、动力足等这些因素,各型成熟的武器装备自然系数上舰。海军也在向近海防御、远洋护卫转型,052系列驱逐舰和054系列护卫舰担负着我国未来航母的带刀护卫;055这样的战舰必然是未来远洋的主力,8艘性能优秀的055已经算少了。

借此机会,我向我国所有军工科技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的付出。

军见


总结来说就两点:技术成熟和经济提升。整个052系列驱逐舰可以看做是中国海军现代化的各个重要节点,所有的成果最终在052D和055上得到了体现,没有前面这些舰的发展就不会有055这么迅速的发展,055一次建造8艘就是基于技术的完全成熟。

052系列驱逐舰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水面作战舰艇,他的发展从80年代就开始,一步步走向突破和成熟。包括052、052B、052C前两艘都是为后来铺路,可以说都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不仅技术上是在摸索而且还受到当时国外的技术限制和国内经济的限制,所以每批建造数量都不多,直到技术完全成熟后才开始“下饺子”。不过看起来052系列的发展更像是一盘几十年的大棋,现在已经彻底将军了。下图为052C、052D和055

052驱逐舰项目始于80年代,借着当时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蜜月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驱逐舰。与老的051相比,052将老式的蒸汽轮机更换为现代化的美制LM2500型燃气轮机,112舰“东拼西凑”的将西方的现代化装备凑在了一起,具备反潜、防空和反舰的能力。舰上还专门设计了战情中心(CIC),将现代化的统一指挥理念代入中国海军。但是052毕竟只是我们现代化的初步尝试,吨位只有4800吨,防空仅限于点防空,而且技术装备也依赖进口,虽然113“青岛”舰的国产化率已经比112“哈尔滨”舰提升了很多,但是LM2500燃气轮机技术因为中美的关系恶化而中断。112“哈尔滨”舰于1994年入列,113“青岛”舰于1996年入列,两舰都在2010年接受现代化改造,但是因为底子太薄,升级后作战能力也还是非常有限。

由于052的尝试基本成功,之后开始进一步的提升,也就诞生了052B型驱逐舰。052B继续沿用燃气轮机为主动力(乌克兰DA-80),舰上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052B摈弃了体型较小的052舰体,不仅融入了部分隐身化设计,而且将吨位提升至将近6000吨,防空系统也是由近程的“海响尾蛇”更换为俄制“施基利”防空系统,采用9M-317防空导弹将中国海军的防空网由10公里提升至将近40公里,是中国海军自行建造的第一型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水面作战舰艇。这样052B就成发展成燃气轮机+区域防空,比052有了进一步提升。168“广州”舰于2004年7月服役,169“武汉”舰于2004年12月服役。

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052C了,它是中国国产“盾”舰的初步尝试,继续使用燃气轮机为动力,只是将DA-80实现国产化。052C首次搭载了346四面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6000吨的大舰体和隐身化设计,使用HHQ-9中远程防空导弹和国产近防系统,进一步完善防空能力,使得国产舰艇开始达到世界级的水平,是一型划时代的作战舰艇。052C建造数量为6艘,然而首批只有170和171两舰在2005年正式服役,其余4艘拖了8年。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还是指向052C技术跨越非常大,国产后的DA-80燃气轮机中间发展“磕磕绊绊”,国产化率还不高,之后花费了一些时间解决零部件材料和加工的问题。再就是346型有源相控雷达和HQ-9防空导弹需要进行技术摸索和改进,官兵也需要进行磨合。当然了,这里面也有造船厂的原因,因为上海江南造船厂为了世博会进行过整体搬迁,直到2008年才完成搬迁,所以中间拖了一段时间。当2013年1月052C的三号舰150“长春”舰服役时上述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无论是燃气轮机还是有源相控阵雷达都已经彻底搞定,这才有了下面的052D。

052D建造时最开始就直接进入“下饺子”阶段,目前订单数已经达到23艘,与052C相比更换了更先进的346A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也由“左轮手枪”垂直发射装置更换为通用型的850毫米大口径“巧克力”垂直发射单元,可以兼顾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地攻击导弹的发射。055与052D一样都是直接“下饺子”,单批订单数量达到8艘,这就已经说明国产“盾”舰技术已经100%成熟,换句话说有大批量建造的底气和资本,不像当年052、052B和052C要进行技术摸索。这个就得益于这20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和试验,可以说没有052C的前2艘的摸索根本就不可能直接建造8艘055,恰恰说明了海军发展的“快中求稳”而不是一味地求快。而且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这就给大规模的海军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所以我们说055的批量建造是技术成熟和经济提升的共同作用,从052开始到052D/055我们一步步经历了太多,从燃气轮机+现代化指挥作战→燃气轮机+区域防空+现代化指挥作战→燃气轮机+有源相控阵雷达+中远程防空+更现代化指挥作战,这一步步就是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脚步。


雏菊西瓜Peterpan


这个问题要从人民海军发展的时间轴和技术积累两个角度综合去看待。

在人民海军发展历程中,从时间轴上来看总计有三多次造舰狂潮。第一次是大批量建造了17艘第一代051型导弹驱逐舰;第二次是建造国产第二代053型护卫舰;第三次就是从2010年开始至今的国产第三代舰艇建造。

但从人民海军历史发展阶段来看,052型导弹驱逐舰、052B/C型导弹驱逐舰和051C型导弹驱逐舰建造首批都只建造了2艘,且建造时间点大致集中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之间。我们都知道,这段时间正是人民海军发展最薄弱的期限。

052型导弹驱逐舰是中西方蜜月交流后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我国和西方国家有过短暂的蜜月期,在这段时间内,我国首次真正接触到了西方国家的舰艇发展,对于舰艇发展的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随后购进西方雷达电子设备和美制发动机,052型导弹驱逐舰由此诞生。

但随着蜜月期的结束,052型在动力系统上出现了尴尬的一幕,首舰哈尔滨舰使用的原装进口的美制LM-2500燃气轮机,但到二号舰青岛舰发动机没了供应,最终只能选用乌克兰UGT-25000燃气轮机来代替,就出现了一个型号仅建两艘使用两种发动机的尴尬一幕。

撇开当时我国的经济条件不说,仅仅是一个发动机就已经终结了052型导弹驱逐舰的后续发展之路,这也在情理之中的。

至于052B/C两型导弹驱逐舰原因就更简单了,说白了这两型舰艇更像是试验型号。由于人民海军在过去的30年中发展较为缓慢,在舰载雷达电子设备、武器系统以及动力系统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而这两型舰艇发展之初就确立了一个很高的技术水准。

因此,我国属于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在技术方面积累不足,尤其是动力系统首次使用国产燃气轮机,所有的系统都需要实际验证方可进行批量投产,因而我国在建造052B/C两型驱逐舰时,确立了小步快跑的理念。

先建造两艘进行技术验证,后期视情况进行批量投产。这一点从两型舰艇入役后,频繁参加国内各类演训,同时还走向远海,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接受各种挑战和磨砺,可以清晰的佐证这一点。在首批建造将近十年之后,052C第二批次四艘军舰相继入役。

经过052B/C型驱逐舰以及后边改进型052D大批量投入建造,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国产相控阵雷达、导弹垂发装置以及国产燃气轮机动力系统也逐步成熟,在技术上也正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055的发展正可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得益于前期的技术积累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055型一经亮相便是万众瞩目,根据媒体披露的消息首批建造将达到8艘,首舰101南昌舰参加海军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另有多艘下水海试中。


鹰鸽分析


052发展时期,我国的舰船设计和建造水平还比较落后,燃气轮机动力、很多舰载子系统无法自己解决,主要依靠进口,并进行初步消化,所以052就像是万国牌的组合,也是我国发展新型技术复杂型驱逐舰的尝试,带有明显的试验性质。而在当时还出现了西方与中国关系恶化的情况,动力来源中断,再加上中国海军驱逐舰开始朝着大型化发展,所以在建造2艘之后就停止了。052B带有明显的现代级驱逐舰风格,是中国消化吸收现代级技术的试验型大型驱逐舰。052B的很多重要子系统,如顶板三坐标雷达、音乐台雷达、施基利舰空导弹系统、卡-28舰载直升机等都是现代级上的同类系统,但是动力系统采用了进口的燃气轮机,而其他一些子系统,如鹰击83反舰导弹、324毫米轻型鱼雷等则是国产的。通过发展和建造052B驱逐舰,中国基本摸清了现代大型驱逐舰的设计,消化了现代级驱逐舰上重要子系统的技术。该型舰也是带有试验性质,而且同时期我们开始发展更先进的052C驱逐舰,所以052B造了2艘也就停了。

052C是采用大量国产新技术建造的中华神盾舰,由于新技术太多,首批建造2艘,通过实际使用来验证可靠性、兼容性等。与052、052B都只造2艘不同的是,052C在实际使用多年,解决了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后,后续又建造了4艘。
而到052D的时候,我国的舰船设计和技术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所以052D不再采用首批造2艘,然后观察效果再决定是否建造后续舰的做法,一上来就是批量建造很多艘。055的情况类似052D,虽然其是万吨级,而且还有双波段雷达、全燃动力和全面的隐身性,整体性能非常好,但是其更多的是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变化,舰上的诸多子系统却是成熟的,不存在052C时期那样的技术风险,因此也就不再采用首批造2艘观察效果的情况,立即投入批量建造。(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