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晚年的张大千在家人陪护下欣赏盆景


大师的最后一站

「无人无我,无古无今,掷笔一叹」,张大千先生晚年在画作题上这几个字。

旅居海外30多年后,大千居士来到了台北的外双溪。1977年,他定居于亲手闢建的摩耶精舍。在这里,他与他的盆景园林度过了人生最后几年。

1983年,他病逝了,政府明令褒奖,大千遗体火化后,便安葬在摩耶精舍的梅丘之下。他留下的遗嘱表示,要把摩耶精舍和他所收藏的古代书画都捐给政府。

他病逝前一年的四月,蒋经国颁给他国家至高荣誉之「中正勳章」表彰他的文化贡献。

可贵的是,大千居士在摩耶精舍的岁月裡,浸淫在他的盆景中,完成了他一生的辉煌巨作「庐山图」。他生平游遍千山,画遍千山,独独未曾见过庐山,却选择绘製庐山图,为他的艺术生涯划上句点!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随后,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在摩耶精舍成立张大千纪念馆,保留大千先生当时家居的原貌,这些大千生前的摆设,一盆盆精美的盆景,都是大师的艺术心血,参观者无不感受大千居士的巧思与巨构。从这一方园林造景来看,张大千无愧是当代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艺术大师。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摩耶精舍中自然的园林盆景生活

摩耶精舍佔地约578坪(1坪等于3.3057平方),两层四合院的居屋佔222坪。这裡一草一木、一景一石都是大千居士亲自经营的。如果说,摩耶精舍是大千居士的立体画作,应该也不为过。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大千纪念馆内一方池塘,袭来悠雅的古风。蒋经国先生题字「亮节高风」下,一石桥跨池之上。我随性步行,独自过桥,只觉心旷神怡;花木相间中,锦鲤悠游。这典雅的园林造景,令我俗虑尽消。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亮节高风的题词

我似乎感受到恬淡的生活之美。我想起,张大千和古代的骚人墨客一样,偏爱园林之美。1932年,他和兄长张善子,居住在苏州的网师园。任职于纪念馆的杜先生说,大千先生一生与自然为伍,与盆景为伍,所以大千居士的居所,庭园之陈设皆重于屋室本身。从四川的「梅都」、巴西的「八德园」、美国的「可以居」、「环毕盦」到外双溪的「摩耶精舍」,张大千用心于庭园经营,举凡盆景、雅石或造园都是在大师的亲自监督下完成。

大千居士太喜欢盆景了,在他留下的诸多照片中,有很多与盆景的合照。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大千居士是生活艺术家

进入摩耶精舍,彷彿进入了大千的生活世界。客厅的陈设简单大方,几上摆置了各式奇石,更是一般人家里不会有的陈设。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大千居士的庭园内,不仅有盆景、奇花与奇石,还有长臂猿和鹤。正因为这些生灵,摩耶精舍更显其鲜活之生气。于是,这一方台北的角落,遗世而独立,竟是艺术家最后的桃花源!

张大千先生逝世已经30多年了!

大千居士生前走遍千山万水,最后休止于台北郊外的梅丘。还记得,他旅居美国加州时,他在居所「环毕盦」建一「笔塚」,用以葬其画笔。台北的梅丘之下,却葬著这位中华文化的大师。

摩耶一词是佛教的典故,释迦牟尼的母亲就叫做摩耶夫人啊!她的腹中有三千大千世界。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大千居士最后用摩耶为居所命名,真有深意啊!

他当过百日的和尚,唸过天主教办的小学,被迫当过强盗的师爷,去日本学过染织,到过敦煌临摹,开过无数画展,住遍世界各地。

细数其一生,大千居士并未辜负「大千」一名。唯独,自从他离开中国大陆之后,终生不得回归故土。亲属、门生、故旧,从此永别矣!

近代国画巨匠张大千的盆景情结

我想,大千先生是孤独的。艺术上的孤独、心境上的孤独、人情上的孤独与时代性的孤独。我回顾了大千的历史,来到了他的故居。热闹的繁华里,我看见了顶峰者的放歌。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