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大家好,歡迎來到零之筆記的遊戲領地,今天咱們來聊聊金庸的處女作《書劍恩仇錄》。這部小說的藝術水準在他作品中算是排名倒數的,雖然幾經修改,多次潤色,但由於它的基調已經定型,所以無論怎麼改都不可能達到《天龍八部》、《鹿鼎記》這樣的高度。這部書像是個“低配”水滸傳,雖然寫了一堆好漢,但大多都像是一張張薄紙片,湊在一起的“群戲”尚算精彩,但把每個角色單拎出來都不夠豐滿,缺乏人文深度。

但金庸不愧是金庸,哪怕是不那麼出彩的作品,也依然有頗多值得玩味之處,比如,這個看似英雄實則狗熊的陳家洛。

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書劍”的主角陳家洛,黑幫帶頭大哥,手下馬仔數萬,且是當朝天子御弟,英俊瀟灑,文武全才,簡直該讓他哥“十全老人”給他親題一幅“十全青年”。如果只看表皮,這是金庸小說中最完美的男主角沒有之一。

然而就是這個完美之人,卻也是最不招人待見的男主角,或許也沒有之一。女讀者討厭他,是因為他負心薄倖,見一個愛一個,盡顯大豬蹄子本性。而男讀者討厭他,嘿嘿,那是因為他的性格缺陷恰好戳到了我們每個人的痛處了呀!

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我們知道,陳家洛一開始看上的人是“翠羽黃衫”霍青桐,但由於一些小誤會,沒能正式確立戀愛關係。後來他又遇到了霍青桐的妹妹——天真可愛的香香公主喀絲麗(順帶吐個槽,喀絲麗這個角色塑造得實在有點假),一見傾心。他捫心自問,是因為香香公主比霍青桐漂亮所以移情別戀麼?顯然不是。他將兩人做了一番對比:霍青桐聰明絕頂,用兵如神,處處在己之上,如能得她相助,對於反清大有益處。而香香公主不會武功,為人處事近乎低能,處處依賴他,信任他,把他當成Superman。忽然之間他意識到了:“陳家洛啊陳家洛,你是不喜歡她(指霍青桐)太能幹麼?”

這真是絕妙的一筆!陳家洛一生自負,手下也個個都是好漢,豈能讓一個女人站在自己頭上?就算日後大功告成,也難保不會有人在背後議論“多虧總舵主娶了個好老婆”。他不接受霍青桐的愛情,就是怕她將自己比了下去。而他之所以愛上了喀絲麗,也正是因為喀絲麗對他無比崇拜,滿足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的虛榮心。

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其實陳家洛心裡很清楚,如果娶了霍青桐,不但愛情有了著落,事業也可大有收穫。但為了自己的面子,他選擇退避,棄反清大業於不顧。當然在“好面子”這一點上,陳家洛你不孤獨,有個叫王重陽的也沒比你強到哪去。如果拋開情情愛愛不談,往遠一點說,現今社會不知有多少看似強大的人表面自負,內心自卑;多少領導看不得員工比自己強,一旦發現,要麼打壓,要麼逼走,儘管這個員工可能會為企業做出巨大貢獻。

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如果陳家洛僅僅是自卑,那麼也就是自己活受罪,或許還有人“母性大發”對他表示一點心疼。但他還有一條罪名,那就是親手將心愛之人推入火坑。

為了誘使乾隆恢復漢人王朝,陳家洛將香香公主送給了哥哥乾隆,說什麼“國事為重,私情為輕”。他擔心香香公主不願意,還搬出古書記載的女英雄瑪米兒來給喀絲麗洗腦。眼看著喀絲麗“心頭大震,不禁暈了過去”,他也心硬如鐵,絕不回心轉意。

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從古至今,美女要麼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要麼就是男人爭權奪利的犧牲品,西施、玉環、昭君、貂蟬莫不如是。以前搞要起義、搞造反,先把大小老婆殺個乾淨以表忠心,然後一幫人豎起拇指叫一聲“好漢子”!我呸!這簡直禽獸不如!請問女人若想要表明自己的節烈,是不是也可以把老公殺瞭然後守一輩子寡?

假如喀絲麗“識大局,懂大體”,心甘情願為天下蒼生做出犧牲,那也罷了。然而喀絲麗根本什麼都不懂,她只知道“你要我做什麼,我總是依你。”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情,而不是為了“大義”。直到最後,她為了自己心愛的人拋棄了生命。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感情。與這感情相比,一切所謂的“大義”都不值一哂,因為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要求別人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如果強逼著去做,那這個“大義”就只能由虛偽與造作來裝飾。

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陳家洛的“大義”就充滿了虛偽與造作,看起來紅花會的反清運動搞得轟轟烈烈,實際上全都是小打小鬧。他們只想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比如綁架福康安、要挾或色誘乾隆等等。我很奇怪,陳家洛為什麼相信乾隆願意跟著他們造反。你要一個人做一件掉腦袋的事,肯定要給他比現在多得多的利益。乾隆是皇帝,造反成功後也無非仍是皇帝,這對他有什麼好處?甚至,若造反成功,陳家洛的地位絕不會在他之下,即便不做皇帝,也必然是功高震主的大臣,這讓乾隆如何安心?

相較起來,霍青桐與喀絲麗的父親木卓侖,高呼“抗暴應戰,神必佑我”,帶領族人與清軍血戰到最後一刻,全部犧牲。與木卓侖相比,紅花會難道就不臉紅?在乾隆背信棄義,香香公主無奈自殺的情況下,紅花會群雄竟然選擇豹隱回疆,且從之後的《飛狐外傳》等作品可以看出,他們再也沒有搞出什麼大動靜。以陳家洛為首的這幫好漢們,單打獨鬥天下無雙,江湖上那些雞鳴狗盜、殺人越貨之事玩得溜溜轉,但當需要展現“大義”之時,卻是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在香香公主的墓前灑幾滴淚,念幾句“是耶非耶?化為蝴蝶”罷了。

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最後,我要對新修版的改動吐幾句槽。這一版的最後添加了一個章節“魂歸何處”,描寫陳家洛想要自殺,卻在朦朧中看到香香公主化為神仙現身天際,對他講了大段的經文,開導他莫要想不開。我不知老爺子為何要加上這一段文字,或許是想對書中所提到一些教義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但很可惜,剖析的不夠透徹,而且還使全書的思想性產生了偏差。在書裡不止一次提到,教義是不允許教徒自殺的,否則安拉會將他送入火窟受折磨。對此深信不疑的香香公主為了給陳家洛報信,毅然決然選擇自盡,這是何等的感情與胸懷,讓人無限心痛無限悵惘。而在新增的一段中,香香公主化為天神,免受痛苦。如果說香香公主確實得到了安拉的寬恕,那麼她自殺的意義就大打折扣;如果是出於陳家洛的想象,那麼就是他的自我麻醉,逃避責任,這使他本就不怎麼樣的人格進一步降低。

不招待見的陳家洛,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該照照的一面鏡子

好了,關於《書劍恩仇錄》與陳家洛我們暫且聊到這裡,喜歡本文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零之筆記的遊戲領地”原創文章,謝絕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