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几多山水几多歌,几多壮士几腔血;几多山魂铸青史,几多大浪荡清波。曾是古州营外营,千古绝唱映山河?

【释魂】山者,土石隆起于地面也;魂者,离开肉体而存在之崇高精神也。山,或高万仞,或不足百尺,或巍峨挺拔绵延千里,或跌宕起伏不足千米,或婀娜多姿出神入化,或苍翠馥郁幽深无比……然,岂有魂哉?

人杰方有地灵,山之魂皆人所赐矣!珠穆朗玛之雄魂乃我登山队员所赐,大别山之英魂乃新四军所赋,井冈山之国魂乃我工农红军所铸矣!

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土山——余之故乡,中华一名镇也。隶属建制始于公元前2157年。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邳,奚仲之后,汤左相仲虺所封国,在鲁之薛县,后迁于邳,”史称下邳国,置都下邳。《下邳志》载:商,彭伯克邳,邳国亡;西周,邳属宋;春秋,邳归齐;战国,邳虽所属几番变更,治所一直在下邳。清咸丰辛亥年(1851年)徐炳卓撰《邳州志》云:“邳,古侯国也,领十七城,土山归良城……”秦一统设郡,下邳设县,属泗水郡。土山、唐宋山,葛峄、半戈、黄山、羊山为下邳自然城廓矣!“汉承秦制,下邳建县,建有内外城……”,关云长三千兵马被操兵困于土山,关垒石为营,故循史而称土山为营外营。“明,下邳,城有四关,野有四乡,西北为偃武,东为受贤,东南为招贤,西南为修文。”乡下有社,“土山社在齐庄东南,属偃武乡,此乡起本城西北二面尽州境……”据清史记载:“清代土人为社,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即国家。明清以后,乡以下又设社,土山等十四社清代仍属偃武乡”,依此可见,自奚仲之后迁都立国下邳至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知州黄日涣、孙居湜改建新城于艾山之阳,其四千年间,邳之地或称国、称郡、称州、称县,土山终为首府下邳之腹地,城北之咽喉,营外营也。二十世纪后,土山多番改制:民国初建,土山为市,后为十二区,再为邳睢县县政府所在地,1957年建镇,1958年改立人民公社,1983年建乡,1987年复建镇,延制今日矣。

  土山镇位于州府之南十五公里,是邳(邳州市)睢(睢宁县)走廊之中关要隘,邳州之南大门。它东与八路镇毗邻,西与八集镇接壤,西南与占城镇唇齿相依,北与议堂镇隔河相望。总面积70.1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近百座自然村庄。

  土山,土不称膏腴,山不称独秀,地亦不称广,然却有着大别山荡气回肠气冲斗牛之英魂,有长白山英勇不屈永不退缩之豪气,有宝塔山敢叫日月换新天之胸襟……

【追魂】“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余虽无唐代李频报国之壮志,却有筚路褴褛微微报乡之念。为一念终归故乡。脚下,昔日“摇篮(土山小学)”已从梦中消失,突兀面前的是整饬古庙重塑“武圣”雕像的情景。乡友娓娓告之,“旅游开发是也。”余惊叹曰:“既今日,何当初?”

  朦胧中遥见孩童时首观土山关帝庙之情景。那是历史上极其相似的一幕:一样匆忙的人群,一样欢声笑语的场面……只不过那时人们是用绳索把一尊尊塑像推倒,并拉进圩河,据说那是在破除迷信。儿时的我除了莫名的惊恐和惋惜,其余一片空白。

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美国哈弗大学教授大卫·查普曼说:“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一个民族特征,却让他们屹立至今。”接着他引用中国的寓言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特征,“我们(基督教国家)的神里,火是上帝赐予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石坚忍不拔摩擦出来的(《钻木取火》)……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而中国人战胜了洪水(《大禹治水》);我们的神话是一切听从神道安排,只有中国的神话里挑战太阳,太阳太热,就去追(《夸父追日》),结果他累死了,而另一个故事里的人物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羿射九日》)。中国文化的核心里只有两个字——斗争。”可悲的是连外国人都能读懂的中国文化内核,而我们不少中国人却浮光掠影不知所终。

  中华民族与天斗,百害望而却步,与地斗,膏腴以飨我众,与敌斗,让我中华五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何谓我土山之魂?我土山文化真谛何在?仅此关公之忠义?关公者,汉将之关云长,一名关羽也,因将三千兵马被曹(操)兵困于土山,受降时“约三事”而称“忠义”。“约三事”即关羽向曹操受降时提出之三件事,“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此件指鹿为马自相矛盾,关本汉将,被曹所困,何来降汉之说?又何言不降曹操?此乃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掩盖其投降尴尬而已;“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赡养,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此件是谓“保皇嫂”。是时皇嫂已在操营,尚不说关公约此件为“马后炮”,其时,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岂会加害“皇嫂”?“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只有此件尚称得上“忠义”之豪言。

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纵览关羽一生,为履“桃园结义”之承诺,身经百战戎马一生:斩颜良去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乃至战死麦城,一件件、一桩桩,哪一件不比“土山三约”更为辉煌,哪一桩不比“土山三约”更称得上忠义之举?复建关帝庙,让后人赏关帝庙初建之规制,并借此展现关羽这一被国人神话了的历史人物的一生倒不失妥贴,若因其“三约”给土山冠上忠义之城实为牵强附会。

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民以食为天”,两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土山人用自己的双手不辍劳作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奉献于国家,这难道是关羽忠义精神的延续?尤观土山近百年史,诸多土山优秀儿女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为国人的彻底解放,或把青春倾洒在长征路上,或赴汤蹈火战死疆场,或高唱“国际歌”走向(敌人)刑场……他们的大义岂可与关羽的忠义同日而语?在和平年代里,无数共产党人为建设土山竭忠尽智肝脑涂地,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灵魂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寿;更有默默无闻战斗在平凡岗位上广大民众,他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一桩桩感天动地的壮举,一幕幕荡气回肠的话剧,一部部鲜活的英雄演义,一群群打造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魂,一批批诚实守信的商魂、一队队孜孜不倦育人的师魂……这是我们祖先“战天斗地”基因的遗传!是中华民族文化核心的延展。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号角联营的今天,谁也不当忘记我们悲壮的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伟哉!两千年来一直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古镇——土山,壮哉!义薄云天英雄辈出的名镇——土山。我们要为你歌唱,为你祝福,为你竭忠尽智……

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铸魂】做点“家乡文化”的“狂想”生自孩童时代的一篇作文,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二的晚自习课,班主任兼教语文课的邵凯英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作文题(提前布置作文题是邵老师的一贯做法),那题目是《家》。同学雀跃了——因为《家》或《家乡》这样的命题作文早已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对在读的五年级学生自然是轻车熟路。可我却欢喜不起来——因为我知道邵老师对作文内容和章法的要求从来都有独到之处,学生们不煞费苦心下一番功夫是写不好他的命题作文的。许是我在班上个头小常坐在教桌前吧,老师每每提问总是命我首先开河,“你打算怎样写这篇作文?”邵老俯下身来问我。我回答:“老师,我想把文题‘家’改成‘爱在家乡深处’,因为我已经不止一次‘家’了,可对家乡我虽情有独钟却从未“尝试”过。土山,绿水环抱,层林阴翳,小桥流水,仙居处处,它虽名不贯耳,却有着别处难寻的关庙遗迹、古朴典雅的明清小街,满满的名人故事……”听了我的回答,邵老师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让我站起把自己的泼墨意向给同学们讲述一遍,然后他煞有介事地向学生强调三点:一是写作范围圈定在与“家”有关的方方面面:可以是自己的家,也可以是你熟悉而羡慕的他家;可以是自己出生的家乡,也可以是更大范围的大家的家乡。但不管是家,还是家乡,都要找准“爱点”,有爱方能生情,有情方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二是可以根据自己选材的侧重将文题改动或加以限制,如:我爱我的家、我家的掌舵人、可爱的家乡、家乡小景等等。三是不吃自己嚼过的馍,也不吃别人嚼过的馍。

  邵老师的“可以” “也可以”解开了文题的绳索,“爱点”二字深入我的骨髓,为了写好这篇作文,我利用自己的人气资源从童玩和童玩的家长那里扑捉到了许多让我震撼的材料,顺利地完成了我的“佳作”。由于老师的偏爱,我的《爱在家乡深处》照例被展贴在钟廊里的墙壁上。对于我,围观者之唏嘘声早如清风贯耳习以为常,然而这次却有让我吸入骨髓的雷霆,一位在“一二九演讲会”上夺冠的六年级同学从观看的人堆中挤出来,高声地朗诵我那文章的结尾:“我爱家乡的山,山有山的气节;我爱家乡的水,水有水的深邃,我爱乡里乡亲,他们那样勤劳、淳朴、善良,我更爱高挂在廊房里的那座钟,他会给我留下无数美好的念想。我要……”

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看啊!我们的‘作家’将来要为家乡绘制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了,大家可要拭目以待呵!”

  那位同学说完扬长而去,而且一去七十余载杳无音信。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不知道他的话是蜜还是箭,反正他的话一直是悬在我头上一根欲落的鞭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几家报刊歪打误碰地用了我的几篇文章,就是这让我依稀再见头上的鞭子。我无话可说,用了两年的“闲暇”,兑现了儿时的承诺——我的《家乡撷英》文稿有待付梓。可悲的是它被莫名地查抄了,不过吾也有收获——凡事不可张扬,妒忌的力量不可小觑!

  但我不敢泯灭,因为家乡的爱在呼唤我。

  四十年后我终于归根家乡,吾将深入骨髓的“狂想”云于当年的学生。众生说:“你当为土山写一部志书。”说实在的,这话让我吓了一跳:或是弟子们依如从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先知先觉”,老师永远是那么“高大”、“完美”。我对他们说:“史志者,历史之轨迹也,非通政要、晓经济、谙军事、精文墨之人所能为也。史者,历过之精要纪实也。史,有记(已有的文字记载)循记,有迹(历史遗迹、古迹)循迹,无记无迹可循者,不可道听途说,不可主观臆造,道听途说主观臆造的历史贻害无穷。史料亦不可预言,对未来的推测是幻想科学不是史学,史学是过去式的科学,只可以在不断的发现中验证,不可以在推测中发现。写志需要一支高素质、有奉献精神、懂用笔、会用笔、具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且做事务实求真的精干队伍。他们首先要搜集整理一个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的资料,待后方能指定一人主笔,或分人分类主笔,初稿成,功只就五分,尚需令专人字斟句酌三审后方可大成也!老师既不是把手一举千呼百应的英雄,也不是一个操笔应心的材料,岂可言志?”

  三鼓催梦,方定今纲,不才效古人言志,亦不敢学司马言史,只习常人传记为之。

入《山魂》人物众多,须分编撰写。基于入选者从业概念的交叉很难界定人物入编之线。如献身于卫国事业的英雄当为国魂,亦可为族魂,是党员的又可视为党魂;又如凭独创手艺从业的可谓之艺魂,亦可谓之商魂;同理,不管哪路为民牺牲的英雄皆可视之为民魂……为解其忧患,余将山中志士仁人按其从业类别、献身时代分列史魂、族魂、党魂、政魂、民魂、商魂、师魂和艺魂八篇录之。每篇入选仁人皆以姓氏笔画为序,避论资排辈厚此薄彼之嫌。

山魂———《名镇土山精英谱》序

  《山魂》所辑录之英魂多为土山不同历史时期辖地子民,亦有少许现身土山之外籍斗士;所录生平事迹或循史而立,或三顾选录人亲友佐后慎立。凡无迹无记可寻却又烙印于大众心中之人或事(非遗文字)余则将其录入附篇。

  鉴于作者孤陋寡闻,辑录定有遗漏之处,敬请谅之。——《邳州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