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犧牲時只有23歲的鋼鐵戰士,仙桃烈士紀念碑上有他的名字

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

他們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中

永遠銘記在人民的記憶裡

追隨仙桃先鋒們的腳步

今天的主角是一位沔城人

他是黨的鋼鐵戰士——劉金山

這個犧牲時只有23歲的鋼鐵戰士,仙桃烈士紀念碑上有他的名字

在仙桃大地上,長眠著一位革命英雄——劉金山。91年前的1928年,他被敵人槍殺於沔陽縣謝里仁口(今沔城)。

  91年後的今天,記者多方尋找,在沔陽名人館和沔城回族鎮沔陽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上,找到了凝重的“劉金山”三個字。他的名字跟胡幼松、婁敏修等革命烈士的名字排在一起,定格在了歷史上,也將永遠鐫刻在後人心中。

這個犧牲時只有23歲的鋼鐵戰士,仙桃烈士紀念碑上有他的名字

  翻閱《沔陽黨史人物》《沔城志》等文史資料,劉金山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了然在目。

  劉金山號鏡珊,譜名訓鑑,乳名丫頭。1905年出生於沔陽州城一個小商家庭,生母因產後血崩去世,由嬸孃、繼母撫養成人。劉金山瘦小結實,天資聰穎,讀私塾7年後,考入湖北省立一中,因名列前茅獲免費住讀。


1922年夏

柴河洪水將傅家剅衝破一道大口子,洪水滾滾,眼看就要翻剅。千鈞一髮時, 17歲的劉金山大喊一聲:“鄉親們,會游水的跟我來!”說著“撲通”一聲跳下水,其他青壯年受到感染,也紛紛跳下水去。他們在水中站成人牆,藉助岸上人扔下的土包,成功排除了險情。

1923年底

劉金山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初,他協助婁敏修在沔陽成立第一個共產黨小組,是創建黨小組的成員之一。1925年從省立一中畢業回到沔陽後,劉金山立即同婁敏修、許炎生等一道,組織“外交後援會”,發動愛國師生一起“抵制洋貨,一致對外”。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在古城掀起了反帝怒潮,影響深遠。

1926年

9月

國民黨沔陽縣黨部成立。劉金山以跨黨黨員身份出任縣黨部組織部長,次年2月任農民部長。在此期間,他在沔城主持召開了沔陽縣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積極倡導舉辦“沔陽縣農民運動訓練周”,並付諸實施,培養農運幹部300多名。隨後發動和領導全縣農民舉行了“反倉”鬥爭,使全縣農協會員發展到19.4萬人,居全省第三。

1927年

8月

劉金山被任命為中共沔陽縣委書記。根據省委指示,他與鄧赤中、劉紹南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沔南戴家場暴動,打響了鄂中地區武裝暴動的第一槍。

1927年

9月

縣委婁敏修、盧敬符等同志被敵人逮捕。劉金山奉命營救。經周密部署,12月3日凌晨,劉金山同300多名戰友一起衝進城門,發起“虎口拔牙”行動。當劉金山帶人衝進改組委員、縣教育局長劉楚玉家時,這個殺害了我黨無數同志的惡魔正在洗臉。劉金山手起刀落,處決了劉楚玉。營救隊伍用極短時間砸開監牢,救出了婁敏修等我黨同志和一批無辜群眾。

1928年

10月

劉金山等人在謝里仁口槽坊秘密碰頭,研究反清鄉對策,不幸被張光烈小部發現。指揮同志們安全撤離後,劉金山最後一個出門,被敵人堵在了木橋上。

敵人對他毒刑拷打,軟硬兼逼,他不為所動。最後敵人逼他寫一份“退出共產黨”的保證書,承諾只要寫了立即釋放。劉金山冷笑著接過紙筆,寫了14個大字:“吾輩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敵人氣急敗壞,當天下午就槍殺了他。劉金山犧牲時,年僅23歲。

  英雄雖逝,精神永存。劉金山的故事被沔城百姓廣泛傳誦。上世紀80年代,沔城黨史辦老同志武身龍多次到省檔案館、到當地尋訪,整理完成了劉金山的人生事蹟,為沔陽革命史添上了鮮活一筆。

這個犧牲時只有23歲的鋼鐵戰士,仙桃烈士紀念碑上有他的名字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熟知劉金山故事的老人們已相繼離世。如今我們只能面對紀念碑上他的名字、黨史資料記載的他的故事,深深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