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陽中醫院醫教科長馬國奇的家國情懷疫情不退 我必在位

“你這麼多天沒有回家,當孃的不怪你,還有你哥照顧我,你是國家的人,又是黨員,要多幹些活,替國家分憂……”當原陽縣中醫院醫教科的馬國奇回想起在鄭州市農村年逾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來電話的囑託時,他內心總充滿一種愧疚感。

今年春節,已備足年貨的馬國奇本想在年除夕夜天黑以前趕到家裡吃上老孃包的餃子,和老孃嘮叨嘮叨這一年當中所見所聞的新鮮事,怎奈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亂了他的整個計劃,在家與國的平衡中,他選擇了為國分憂。

疫情就是命令。根據上級安排部署,原陽縣中醫院成立了以院長鄭社忠為組長的應急處置領導小組,馬國奇負責日常工作及相關數據的上報任務。

一是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中醫院作為後備醫院,按照上級文件精神並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立刻組建了救治專家組、防控組、後勤保障組等;設立了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隔離病區;抽調業務精湛、臨床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組成抗疫一線。截止目前,共計排查1600餘人次,排查出疑似病人4例。

二是搞好宣傳,利用醫院大型l e d和室內網絡宣傳疫情的預防知識,宣傳黨的政策,教育幹部職工不信謠、不傳謠,相信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使幹部職工從思想上吃了一個定心丸。

三是實施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對於就診排查的人員採用中西醫結合診療預防方案,療效明顯,消除了疑似患者的心理陰影。

搞好後勤服務。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馬國奇深知後勤工作的重要性。他首先讓藥械科多方籌備藥品及防護用品,每天讓科室先報計劃書,根據各個科室的情況進行集中統一調配。在每天下午五點以前準時送到各科室,使每一位醫護人員沒有後顧之憂。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經手分配的物資達到 100多萬元,沒有出現一筆差錯,確保了醫院在疫情期間後勤正常供應,同時,確保單位設立疫情監測點後勤保障供應。除防護用品外,還需保障工作人員的生活,讓一線二十四小時值班的同志都能吃上熱飯。

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家屬。在接到上級支援武漢的通知後,該院黨員幹部職工紛紛遞交請戰書支援武漢,根據工作需要,最後挑選了3名醫療水平高、臨床經驗豐富的高利巧、徐玲、胡曼曼3位同志馳援武漢,帶著全縣人民的重託趕赴抗疫一線。為使3名同志免去家庭的後顧之憂,馬國奇多次代表醫院對家屬進行慰問,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黨的溫暖,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抗疫的阻擊戰中,在方艙醫院工作一個多月,這三名同志工作認真負責,3月3日,經組織部門批准,高利巧、徐玲兩位同志火線入黨,成為光榮的共產黨員。疫情發生至今已經五十多天,馬國奇從早到晚忙於工作,一刻不停,他的高效工作贏得了全院幹部職工的高度讚揚。

“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這個時候多想給八十多歲的老孃打電話報一聲平安,此時又怕引起老孃的牽掛。每當想起這件事情,馬國奇就禁不住熱淚盈眶,心中有一種內疚。“自家是小家,國家是大家。國家好了,小家才會好!”懷揣著這樣的家國情懷,馬國奇又投入了新的戰鬥。(卞瑞峰 馬嘯 劉彥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