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寫出了杜甫晚年的無奈,還有漂泊一生的艱辛

杜甫的晚年生活陷入了困境,比他青年時代更加無助,畢竟青年時期,他還有一位好朋友嚴武,兩個人有著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當杜甫走投無路時,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去四川成都投奔嚴武,正是在他的幫助下,杜甫在成都總算是站穩了腳安了家,建了一座簡陋的草堂。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他的作品有了色彩,寫下了“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等等這些風格輕快的詩句。但是到了晚年,憂國憂民的杜甫又開始思念故鄉,再上嚴武逝世,於是又決定離開四川成都,一路沿江而下,打算是回到老家洛陽。

《登岳陽樓》:寫出了杜甫晚年的無奈,還有漂泊一生的艱辛

一路上杜甫感慨萬千,走得很急,也很匆忙,但是到達了夔州後,由於沒有經濟來源,此時的杜甫已經入不敷出,幸好他有才華,受到了當地都督柏茂林的照顧,得以在夔州暫時居住。這一段時間,他始終是想著國家,想著黎民百姓,同樣寫出了很多經典之作。其實人們之所以會喜愛杜甫,也正是由於他始終是心繫天下,關懷普通的民眾,把僅有的一點愛給予了更需要關懷的底層平民,所以後世還給以了他“詩聖”的稱號。

公元768年(大曆四年),杜甫由於思鄉心切,不願意再夔州生活下去,只想要儘快回到故鄉,於是他又是乘舟北上,依舊還是由於戰爭不斷,他只好又掉轉方向去郴州投靠舅父崔湋。到達江陵,又是轉到公安,到達了年底之後,杜甫到底了湖南嶽陽。在這裡他登上了岳陽樓,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登岳陽樓》,這首詩在《全唐詩》裡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杜甫作品裡很有代表性的一首詩。

《登岳陽樓》:寫出了杜甫晚年的無奈,還有漂泊一生的艱辛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寫這首詩時距離詩人逝世的時間,只不過兩年的時間,此時他已經是57歲,對於現代人來說,57歲算不得什麼,如果保養得好,身體還是很健康,可是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骨子裡充滿了憂愁,早已是白髮蒼蒼,當他站在岳陽樓上,感受更多的還是人生的無奈,身邊沒有一個親人,生活又是陷入了困境,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讓人過早地白了頭。不過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奈,還有生活所帶給他的痛苦,才能夠寫出如此感人肺腑的詩作,有的時候生活就是詩,然而詩也可以是生活。

《登岳陽樓》:寫出了杜甫晚年的無奈,還有漂泊一生的艱辛

杜甫早年間就聽聞了岳陽樓,也一早想要登樓瀏覽到地的風景,當他登上岳陽樓時,他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周圍的風景,在首聯他一開篇就表達了自己登樓時的心情,還有對於這種樓的敬佩;我早就聽聞洞庭湖波瀾壯闊,今天終於是登上了這岳陽樓。其實這兩句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杜甫也只不過是信手拈來,但是卻又寫得極為生動,讓環境與心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在頷聯他依舊還是在寫景,這個地方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分隔開來,遠處的天地好像是在湖中日夜浮動。這個時候的杜甫完全是沉醉在了美景中,寫得也是更具有詩意。

《登岳陽樓》:寫出了杜甫晚年的無奈,還有漂泊一生的艱辛

岳陽樓迷人的風景,讓人沉醉,但是杜甫不一樣,他在欣賞了美景之後內心並沒有安靜下來,他則是更加的憂愁,此時又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還有當時的處境,為此,在頷聯和頸聯又是重點描寫了悲痛之苦,還有骨子裡的家國情懷,尤其是頷聯更是整首詩的詩眼: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相信任何一個人讀到這樣的詩句那都會感動;一個漂泊了一生的老人,當他面對生活時才突然發現,自己像是一個被人拋棄的嬰兒,身邊沒有一個朋友,所有的朋友音信全無,現在自己又是老了,再加上身體有病,只有那麼一條船孤零零地陪伴著自己。頷聯又是筆鋒一轉,把骨子裡的家國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現在關山以北依舊戰事不斷,烽火依然沒有熄滅,我依靠在欄杆上默默流淚。

《登岳陽樓》:寫出了杜甫晚年的無奈,還有漂泊一生的艱辛

讀杜甫的詩一定是要了解歷史背景,還有他寫作時的心境,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作為當時著名的詩人,杜甫無論是才華,還是人品,那都是一流。我們從他的作品中,處處能夠感受到他的家國情懷,還有他對於人生的深刻的解讀,以及對於普通民眾深沉的愛。一位知識分子就應該要有這樣的擔當,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人們銘記於心,家國天下,始終是站在弱者一邊,給予人們關懷和溫暖。

每次讀杜甫的詩我都淚流滿面,這也正是杜甫所帶給我的感動,在這首《登岳陽樓》一詩中,他把周圍的美景,還有對於人生的解讀融為一體,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讓這首詩處處充滿了詩意,也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生活中的無奈,漂泊在外的生活,還有北方沒完沒了的戰爭,這些都成為了杜甫心中永遠的痛。晚年的杜甫思念故鄉,希望天下太平,可以回到故鄉過安穩的生活,可是有的時候生活又不得自己,即使是像杜甫這種偉大的詩人也是一樣,他在生活中吃盡了苦頭,遭受了無數人的白眼。

《登岳陽樓》:寫出了杜甫晚年的無奈,還有漂泊一生的艱辛

杜甫在寫下了這首詩之後,又是一路漂泊,大曆五年冬(公元770年)到達了湖南耒陽,由於下了一場幾天幾夜的暴雨,他被困在小舟中,當地的縣令聽聞杜甫被困江中,帶來了美酒和牛肉,當時杜甫懷著對於人世的留戀,永遠地離開了,終年59歲,一代偉大的詩人就此煙消雲散。儘管現在學術界對於杜甫的逝世有多個版本,但是經過很多專家和學者的研究,人們更偏向於他是病死在耒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