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为何不叫江东省?

浪亦不失文雅


准确的说,江东之所以没有成为当今的一个省,是因为它所指代的地域跨越了当今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四省。至于浙江为何不叫江东省,下面霄林天为您细细解说一番。

其一,江东即江左。

魏僖在《日录·杂说》中称“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子江北论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

古人习惯以左右来论东西,面南背北,左手边即是东边,右手边即是西边。明代著名的五军都督府就是如此,坐定中都、面南背北,区分出前后左右中五军。

因此所谓江左江右,亦或是江东江西,随便哪个江河都可以有,最重要的在于分开左右的那个点,也就是面南背北来分左右的地方。

知道了这个点,江东在哪就很清楚了,那这个点在哪里呢?中国最大的江就是长江,这个点就在长江中游的九江。

翻开中国地图,会发现长江自九江起,很明显向东北方向拐了个弯,蜿蜒直上到了南京,再改为平行纬线东入大海。

以九江为中心,面南背北,鄱阳湖以东的赣东北、长江南岸的皖南,一直到南京,就称为江左。

而鄱阳湖以西,江西大部、湘东北、鄂东南、皖西南、闽西北,被称为江右。

这与宋代江南东路、江南西路的行政区域大体相同。

明末清初的著名史学家谈迁,自称为“江左遗民”,他的家乡是浙江海宁,可能会让人就此误会江左就是浙江。其实谈迁所指的“江左遗民”,是以明代龙兴之地——留都南京来论的,表达了自己对明朝的缅怀。

其二,浙江怎么来的。

那浙江到底在不在江左的范围呢,可以说是部分被包含

从宋代江南东路的行政划分很明显看出,当今的浙江省,实际上是由两浙路和江南东路的一部分组成。

“浙,江水东会稽为浙江。”——《说文》

“浙”是钱塘江的古称“浙江”,而所谓两浙就是以钱塘江划分的浙东和浙西。南宋把两浙路拆分为“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就是基于此。


霄林天


江西是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而江东现在指的应该是浙江、江苏、上海和这些邻省的一部分 只是一个地区。这地区太广了,所以浙江不能叫江东省。

浙江

简称浙,古称“折江”,因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弯曲如“之”字而得名。

浙江,古称“折江”

浙江,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小和尚释广德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浙江跟江东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是什么位置。

江东,自江西九江至南京,长江向东北方向斜流,因此,此段以东地区称为江东。因长江在今安徽南部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所指区域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在秦汉、三国时期,以安徽长江两岸划分,江北又称江西。(三国时部分江北地区属于江东六郡之地区)。唐宋时期今浙赣闽湘及苏皖鄂之长江以南地区为江南道,治所在苏州。后以天目山、黄山、怀玉山、武夷山为界,分江南道为东西两道。宋代的江东(江南东路)专指皖南、赣东及江宁府等地区,宋代的两浙路指苏南、浙江、上海。在清朝江东又叫江左,江西又叫江右。即今皖南、今苏南、今浙江、今江西东北部、今上海这片地区称作江东。

再看看三国时江东六郡。分别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

而浙江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两浙道,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元代时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明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l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

“浙江”是钱塘江的古称,意为曲折的江水。唐代时,分江南东道设立两浙道,是为“浙”字第一次成为地方政府的名称,“浙江”之名由钱塘江流域,延伸至北起长江,南至平阳,西倚茅山、天目山,东滨大海,囊括太湖、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几大流域的共同的政治和文化地理名称。明朝初年,设置“浙江布政使司”(初期不含太湖地区的湖州府、嘉兴府),治杭州,而一些靠近福建的地区以苍南金乡为界,划入福建行省。自此大致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浙江省辖区域。

由此可见,江东的范围远比浙江要大,甚至某些朝代,江东包括了大部分的浙江地区。




92丽哥


今天我们说得浙江省包含了说吴语和闽语的地级市。而在江苏省的苏南地区,比如苏锡常都是讲吴语的地方。也都是环太湖城市,包括浙北的湖州和杭州。在三国时期,江东其实就是东吴的地盘。在这个地方的人都是讲吴语的。而浙江自己成为江东省,缺少了苏锡常三个讲吴语的城市也是不行的。


别动我的薯条DT


江东乃是泛指,最初指长江铜陵以东地区,后面泛称孙权统治区。

由于古人称东为左,故江东又称江左。

所以,大范围的江东指苏南、浙江、皖南、江西东部地区,并不仅指浙江。

而且,浙江是独立水系,与江东所称的长江并无关系,以江东称呼浙江于理无据。


四川達州


地理上的“江南”就是指长江以南,“江北”就是指长江以北。 长江在安徽芜湖到江苏南京这一段基本上呈南北走向,隋唐以来,习惯称此段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叫江左。《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古人于地理以东为左,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今江西省则称江右。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也是指该地区。 “江西”之江也是指长江,古江西地区(江西大部、湖北东南部)。

“江东“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所以浙江叫江东省不合适。


信息第一峰


长江中游是从南向北流(偏东)的,长江的东边现在的江西、浙江、皖南、苏南在唐朝以前都泛称:江东(也叫江左),唐朝初年这块地方在一个行政区下:改称江南道!唐初江南道御史可是经常上史书记载的!

首先说明一点,江西省不在长江西部、而是长江东南部!他是从江南道拆分出来的、当时全称是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沿革形成的!后期割走了广东、皖南……留下江西省!

浙江省也是从江南道拆分出来的……当时全称是江南东道!本来这趋势有可能变成"江东省",问题是江南东道太富、又不听话马上就再次拆分成:浙江东道、浙江西道,后又分分合合成两浙路、江浙行省……从此江东这个名字就消失了!最后把苏南割走……留下浙江省!

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查一下:广东、广西怎么来的?!从广信拆分出来的……


新晴辛静


当年项羽带从苏州带领江东8000子弟过江北上加入反秦大军。此江东就是指现在苏南和浙北地区


苏B有耳


元浙江设行中书省,为最初省级区域,1284年正式命名浙江省,钱塘江古代秤浙江,所以浙江是有江名再有省名,诗仙李白: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莲花喷雪来。用这诗歌讼浙江大潮。由此可见浙江之名由来已久。


C风起云涌S


江东、自江西九江至,长江向东北方向斜流,因此,此段以东地区称为江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