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戀與製作人》不期而遇,相守一段時光,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說起現象級的爆紅手遊,有這樣四個"野男人"勢必要在萬千遊戲少女心中佔據一席之地。那就是《戀與製作人》(下文簡稱為《戀與》),由蕪湖疊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上線的,一款面向年輕女性用戶的,以戀愛為主題的角色扮演遊戲。

與《戀與製作人》不期而遇,相守一段時光,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簡單的抽卡養成玩法、俊美的人物形象、甜蜜與懸疑相結合的多條劇情線,再加上強大的cv陣容,使這款手遊一上線便得到追捧。至2018年1月7日,上線不足一個月,安裝量就已經了突破了700萬,日活躍用戶也達到了200萬,平臺討論量、話題度更是高居不下。

與《戀與製作人》不期而遇,相守一段時光,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然而這股熱度並沒有持續太久,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之後,遊戲的眾多劣勢開始浮現。

1. 重視效美工而輕遊戲體驗。誠然,《戀與》在視覺效果與美術製作上誠意十足,然而一款遊戲,最重要的還應是它的可玩性與遊戲體驗。作為一款基於抽卡養成玩法的劇情向手遊,玩法本身就較為單薄:走劇情、完成每日任務、抽卡打競技場,一整套流程走完可能只需要十來分鐘。除此之外,最主線的劇情也慘遭眾多玩家吐槽,情節幼稚,女主時常智商下線,久而久之,《戀與》在一眾或是熱血沸騰或是腦洞飛起的手遊中就顯得過於無聊了一點。當人們給一款遊戲貼上無聊的標籤時,無異於是大火燒到了眉毛根。

與《戀與製作人》不期而遇,相守一段時光,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2. 重新玩家的吸引而輕老用戶的留存。《戀與》的營銷眾所周知非常成功,這也是這款手遊能夠"出道即顛峰"的一大重要原因。無論是初期對遊戲產品的包裝還是宣傳策劃,抑或是後期的各種借勢營銷,在宣傳這塊子《戀與》向來是不留餘力,也成功吸引到眾多新玩家的注意力。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已經有了遊戲經歷的老用戶們。在水池裡一邊注水一邊放水的數學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都一定悄悄腹誹過。《戀與》手遊就像一個永遠填不滿的水池,因為沒人在意水的流失。這其實也是基於可玩性問題而衍生出的結果。當玩家看膩了帥哥,集齊了心儀的卡片,還有什麼值得她們留下呢?此外,遊戲的運營也是讓眾多玩家摸不著頭腦:高密度又同質化任務接踵而來,密密麻麻長篇大論的活動說明竟然看不明白;永遠不更新的遊戲副本,永遠修復緩慢的bug,還有永遠打不通的客服電話...不甚美好的體驗往大家粉紅的戀愛頭腦上澆下一盆盆冷水,每個懷抱著少女心而來的玩家,最終也是捧著一顆疲憊的心離去。

與《戀與製作人》不期而遇,相守一段時光,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3. 重氪金引導而輕玩家需求。氪金在遊戲中並不是陌生的話題,多數玩家也願意為了更好的遊戲體驗而付出一些代價。但是氪金之後,《戀與》是否提供給了玩家們理想的回報呢?很遺憾,答案是NO。作為一款戀愛手遊,《戀與》的主要用戶群體定位在年輕的女性群體上,販賣陪伴感,滿足戀愛幻想,同時提供娛樂休閒與消磨時間的功能。從遊戲的初衷上看與用戶需求不謀而合,然而愈發沉重的氪金任務慢慢打破了美好的沉浸感。都說沒有物質的愛情就像一盤散沙,風吹即散。可只用金錢堆積起來的幸福泡泡,終究也不是快樂本身。《戀與》由於其簡單的遊戲操作,吸引到的用戶不僅僅是手遊發燒友,也有一部分單純因感興趣而來的朋友們。當氪金的付出逐漸超過她們所獲得的愉悅感,自然就會去尋找下一個替代《戀與》的快樂氣泡。

與《戀與製作人》不期而遇,相守一段時光,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作為一個曾經養過野男人的老玩家,《戀與》這款手遊給我的最大體驗就是:雷聲大,雨點小。與遊戲裡一往而深的男主們不同,《戀與》更像是戀愛中的渣男,用鮮花禮物對著你狂轟亂炸,卻在牽手成功之後留給你一地雞毛。其實《戀與》的爆紅也層面應證了此類遊戲具有相當的受眾群體和發展空間,至於做好做壞,就看開發商運營商們心中這一杆天秤倒向哪一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