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各級組織部門持續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十大行動”

全省組織部門持續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十大行動”

黨建引領添活力 脫貧攻堅有動力

■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通訊員 黃惠清 吳幹兵 羅慧

南國早春,脫貧攻堅捷報頻傳。

2月29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五指山市、臨高縣、白沙黎族自治縣3市縣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省國定貧困市縣全部脫貧摘帽。

去年以來,全省各級組織部門把黨建引領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持續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十大行動”,著重從選優配強、人才支持、扶志扶智、作風整治等十個方面入手,推動形成了以黨建引領和促進脫貧攻堅的良好局面。

選優配強

黨員衝鋒在脫貧攻堅一線

“這30萬元的訂單,實在是太振奮人心了!”

3月4日,在定安縣定城鎮深田村的三角梅花卉產業基地裡,該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劉先覺高興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該村接到的首筆大單。

“走上致富路,多虧上級派來了好乾部。”正在基地裡給花除草的村民王玉花說,她一家能夠如期脫貧,得益於劉先覺等扶貧幹部到任後,帶領廣大村民大力發展三角梅花卉種植產業。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幹部是關鍵因素。去年以來,全省各級組織部門通過配強各級扶貧幹部力量,做到脫貧攻堅盡銳出戰。為加強市縣、鄉鎮、村三級脫貧攻堅戰鬥隊力量,我省安排市縣黨委常委或副市縣長擔任鄉鎮脫貧攻堅大隊長,選派優秀年輕幹部開展貧困市縣鄉與省(市縣)直機關雙向掛職鍛鍊,協調選出1000多名教師、衛生人員、科技人才等到基層開展智力幫扶。

去年2月,省委選派8583名幹部、組成2758支鄉村振興工作隊,下到全省所有鄉鎮和行政村開展鄉村振興“十抓十好”工作,海南成為全國唯一實現鄉村振興工作隊覆蓋所有鄉鎮、村的省份。

為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省委組織部還研究出臺《關於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一線考察識別選拔重用優秀幹部的實施意見》。2019年優先提拔重用368名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幹部,極大地激發了扶貧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

組織部門選派的這些優秀幹部,將自己的優勢特長與幫包村的實際結合起來,啃下農村貧困地區“軟、散、亂、窮”等一塊塊“硬骨頭”。

築牢堡壘

扶智扶志增添內生動力

“感謝扶貧幹部們一年來的付出,幫助我們鑄牢了組織基礎,真是給錢給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去年10月29日上午,臨高縣波蓮鎮多賢村火龍果基地迎來首次分紅。當31名村民接過裝有現金的信封時,該村黨支部書記陳亞青特別向兩位駐村幹部表示感謝。

陳亞青所感謝的這兩位駐村幹部,分別是省委深改辦(自貿辦)派駐多賢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秦禧、武警海南省總隊派駐該村的扶貧幹部張斌。駐村以來,他們在多賢村並肩作戰,將工作重點放在教育扶貧和黨建上,讓多賢村的村民認識到,要致富,僅靠外力幫扶不夠,關鍵還得自力更生。目前,該村通過發展熱帶高效農業,走上了一條產業發展致富路。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戰鬥堡壘。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去年以來,全省各級組織部門大力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增強內生動力,夯實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省重拳整頓全省553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重點對90個貧困村和26個涉黑涉惡重點難點村掛牌督辦、整頓銷號。去年以來,全省組織部門整體優化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對問題嚴重的村,本村確實無合適人選的,直接從市縣、鄉鎮機關選派幹部擔任村黨組織書記。

為解決村幹部年齡老化,發展能力不足問題,全省組織部門建立健全了村級後備幹部選拔、培養、儲備和使用機制,全面推行黨員擔任村民小組長、每個行政村每兩年至少發展1名黨員、每個村的後備幹部不少於6人等制度。

為提升農村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我省開辦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大力實施農村黨員群眾“雙學歷雙輪訓”工程、四個“鄉土工程”等,整體提升貧困村黨員、村民整體文化素質。

觀看電視夜校,澄邁縣欽帝村的脫貧村民王德勝學到了地瓜種植技術,把地瓜種植面積從2畝擴大到9畝,每畝收入從過去的1300元增加到近7000元。如今,王德勝一家已經歡歡喜喜地住進了新房。

狠抓作風

提升貧困群眾滿意度

去年9月,東方市3家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及6名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因駐村工作履職不力、工作不在狀態等突出問題,被東方市委組織部集中約談。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作風扎不紮實,群眾滿意度始終是衡量的重要標尺。去年以來,全省各級組織部門繃緊作風這根弦,開展作風整治大行動,壓緊壓實責任,全力以赴推動脫貧攻堅“創優保優”目標實現。

堅持以黨建引領,進一步壓實“五級書記”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責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全省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走進貧困村,深入調研走訪抓扶貧、促脫貧。省級黨員領導幹部分別指導一到兩個黨建基礎薄弱鄉鎮,具體聯繫一到兩個深度貧困村,每年不少於2次深入聯繫點調研指導工作。市縣黨委書記每年至少1次遍訪貧困村,鄉鎮黨委書記在脫貧攻堅期間遍訪貧困戶,村黨組織書記經常遍訪貧困戶。

深入開展脫貧攻堅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專項行動,結合市縣脫貧攻堅大比武結果,通過約談、掛警示黃牌、通報批評、免職等方式進行嚴肅問責,及時約談脫貧攻堅不力的市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及分管領導。

嚴格執行扶貧幹部日常管理制度,全省各市縣5680多名脫貧攻堅正副大隊長、中隊長和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全部納入“釘釘”系統進行管理,並持續保持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的高壓態勢,全省扶貧領域作風進一步好轉,貧困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

為提升扶貧幹部的工作能力,去年以來,省委組織部聯合有關部門先後舉辦4期扶貧幹部“思想再教育、作風再轉變”培訓示範班、1期脫貧攻堅大比武素質能力提升示範班。把一些在脫貧攻堅中犯了錯誤、受到組織處理的幹部集中到省委黨校培訓,使他們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重返脫貧攻堅戰場。

不負春光

統籌抓好防疫生產防返貧

“海口市靈山鎮美莊村有不少熟練工,受疫情影響一直沒出去工作。”近日,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美莊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陳蘇一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他在和海口多個項目工地對接過程中獲悉,不少工地面臨“用工荒”,他和工作隊隊員主動當好“中介”,通過靈山鎮政府向轄區內重點項目工地推薦了本村14名建築行業農民工,助他們就近就業。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將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統籌起來,是擺在扶貧幹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全省各級組織部門組織動員全省鄉村振興工作隊,對全省在外務工返鄉人員進行全面調查,一邊摸清農民工“存量賬”和企業用工“需求賬”,一邊當好“送工服務員”,解決農民工就業難題。受疫情影響,不少村莊的農產品出現滯銷。基層黨組織和廣大扶貧幹部化身“產品銷售員”,多舉措打通農產品銷路。

五指山市毛道鄉各支鄉村振興工作隊積極聯繫收購商,發動幫扶責任人銷售農戶種植的黃秋葵3500餘斤、青瓜4600餘斤、豆角4000餘斤。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目前,脫貧攻堅已到了向貧困發起總攻的階段,在全省各級組織部門的推動下,廣大黨員幹部在扶貧一線正以最昂揚的鬥志、最迅速的行動、最精準的措施、最過硬的作風實幹苦幹,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高揚的黨旗愈加鮮豔。

(海南日報海口3月9日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