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的人被判灭九族时,为什么他的家人宁愿等死,也不逃跑?

周明燕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诛九族?还宁愿等死?机会搁那还不逃跑?这脑壳得起多大坑,才有这想法,这都是咱一般人的想法。那么事实是咋样的呢?听俺给大家伙唠叨唠叨这事。

话说明知是个死还偏向虎山行,这要是搁大义里边,咱没得说那是真真的英雄豪杰,掰扯出来那都是个人物,那都是打心眼里的佩服。

遇到这种事,俺都喜欢唠叨唠叨,那么俺举个例子,大家伙瞅瞅。

当年谭嗣同为了让满清那装糊涂的脑壳变的清醒一点,本来是有机会逃走的,但他毅然决然的舍弃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来警醒世人。

话说人家的鲜血流的值,至少让一帮子有志之士明白,满清这政府是不行了,变法图强的路是走不通了,唯有一脚丫子把这满清踹死了,您才能真真的走上民族图强的道路。就人家这气度岂止是英雄二字能够概括得了的。就算是千年之后,谭嗣同这三字搁那都是响当当的,除了敬佩咱没话可说。

可这题目就不是这意思,诛九族这牵连的往往都是普通人,这种事大义还真谈不上。

话说诛九族这事几百年都出不了一件,那么咱先说说这九族是那九族,有了这打底,回答题主的问题咱也利索点。

九族

这九族,其实到现在很多人都懵圈的很。因为诛九族这刑法是来自秦汉时期的夷三族,他这三族的说法就不确定,更加别说这九族包括哪些人和事。

那么这九族他有哪些说法呢?您要是翻看历史记载,您就会发现他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上四辈,高祖父,祖爷爷,爷爷,爸爸四辈人,还有这下四辈,儿子,孙子,孙子的孙子,最后一个仍孙(第八世孙)。这就是上四辈,下四辈,当中间自己这辈,一共八辈人,这就是九族。

另一个说法是父族四,包括自己这支所有家口,出嫁那姑姑一大家子和他们的娃,出嫁的姐妹和他们的娃,出嫁的女儿和他们的娃。母族三,包括姥姥的娘家人这一支一大家子,姥爷这一支一大家子,舅舅姨姨他们的娃。妻族二,老丈人这一支和丈母娘这一支。

那么被诛九族的,那都是被当权者恨到骨头里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这最后一种是诛九族的范围。

当然实际操作的时候,刽子手还给你划分啥在不在范围之内,您只要粘点亲戚关系的,这就有一个算一个,全得掉脑袋。

那么诛九族是啥时候开始的呢?

其实是打隋朝时期有的。那么第一个挨着刀子的又是谁呢?杨玄感,当时大隋朝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一大半都是杨玄感老爹给提拔上来的。您要说门生故吏遍朝野那可不是吹的。就这局势把个隋炀帝弄的浑身的不自在,老是猜忌这杨玄感要干嘛?

好吧皇帝和臣子开始斗心眼了,这能有个好吗?这杨玄感就想废帝,另立新君。话说这历史上玩废帝事的真真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虽然杨玄感抽冷子在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时候下手了,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自己个抹了脖子。

这家伙把个隋炀帝给气的七窍生烟,因为打这里起大隋是真真的从精神上分裂了。所以杨玄感就算是死了,隋炀帝也没有放过他,暴尸三天,诛九族。

其实诛九族,那也是隋炀帝在借题发挥,刚刚咱不是说了吗?大半个朝堂都是杨玄感老爹提拔起来,您要是不来个清洗,这源头卡不住,后边这事还得有,这是其一。再有就是为了震慑,震慑那些个蠢蠢欲动的势力,毕竟那个时候的政治局面都是门阀势力撑起来的,你不给他点厉害瞧瞧,他给你整个窜天猴能送你上西天去。

这是历史上第一起也是唯一一起有明确记载的诛九族,其他就没了,真没了,俺没有和你胡说。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就说了:“那电视上,咋动不动就诛九族,诛九族的感情那是骗人的?”

你以为呢?导演逗你玩呢?他就感觉这诛九族来劲,给你整上一个,您如果当真了,得,您这就上当了。

当然历史上还有一个更加惨的,叫诛十族。

这事是满清给大明写的历史中整了那么一段,其实大家伙也知道,满清给大明写史那是能黑则黑的说。

话说当年明成祖朱棣起兵把自己的侄子赶下台,自己个当起了皇帝。在这个事情中,有一个叫方孝孺的大儒,是专门写讨伐朱棣诏书檄文的人。那么朱棣进了南京之后,文武百官脊梁骨都断了,一家伙全投降了朱棣。

而方孝孺这人是唯一一个脖子最硬的一个人,好说歹说就是不投降,结果就下狱了。

转头朱棣就让这方孝孺给整那即位诏书,方孝孺脑袋摇的就想拨浪鼓似的,说死了都不同意。

朱棣直接给他来了狠得,让方孝孺见一个亲戚,就宰一个,到了最后方孝孺连头都不抬,瞅也不瞅。

那意思很明确,要杀随便,你要是感觉痛快杀光了也成。就这一家伙把个朱棣气的急眼了,回头就整了诛十族的事出来,前前后后就整了八百七十三个人全杀了。

可很奇怪的是,这方孝孺他的尸体是被后辈们给埋的。这诛十族可包括朋友在内的,那这后辈又是咋出现的,怪了个哉的。

所以您觉得这诛十族是真的吗?俺觉得这有点假。

所以历史上真真被诛九族的就只有杨玄感这一家子,别无分号。那个时候这刑法是隋炀帝给整的,那些个人都不知道有这事,当刑法下达之后,他们这帮子人还蹲在家里边瞅风景呢。那有时间去躲?

不是不愿意,是没那时间,不赶趟!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史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据我所知,这要被灭九族的家人根本跑不了。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我给你们简单说一说你们就明白了。

第一、来不及逃

一个家族要被灭九族了,这个消息谁第一个知道啊?肯定是皇帝啊,皇帝在下令之前,谁知道皇帝要怎么处置啊,在没有具体的处置之前,总不能先“畏罪潜逃”吧?万一皇帝不发火了,这不就弄巧成拙了吗?

皇帝既然下定决心要灭九族,那肯定就是事先有所准备的啊,否则消息走漏,那犯人不跑等啥呢?坐以待毙吗?他们之所以不逃,据我了解,那是根本来不及逃啊。皇帝在大殿之上对主犯进行宣判的同时,兵部那边就开始拿人了,他外地的族人也会有专人带着圣旨八百里加急去当地调兵抓捕,在古代可没有电话、BB机,全靠这人和马来传信,就算有人想通风报信,那速度也没有官方的800里加急快啊。

等到族人知道消息之后,早就被官兵围住了,一个都跑不了,他们能不想跑么,除非有正好外出的不太重要的人可以躲过一劫,进深山像猴子一样活一辈子。

第二、无处可逃

自从商鞅变法开始,这连坐的政策实施,当年商鞅自己犯罪逃亡都没人敢收留,最后被逮捕归案了,其他人更不可能逃跑成功了。

在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但是户籍证明的啥的还是有的,而且一个地方的人都认识,你一个外乡人来就会被举报,收留你的人连坐,谁冒风险收留你干啥啊,自己的小日子还不知道咋过呢,咋那么有闲心理一个陌生人呢?万一你是逃犯,那可是要同罪的。

所以逃跑也没啥用,没地方吃没地方穿没地方呆,根本就是没有活路,最后只能是罪加一等,本来是砍你一刀,再改成凌迟啥的,那不是更惨啊。

第三、不想逃

你们是不是对“灭九族”有什么误解啊?以为这灭九族是谁都能“享受”的吗?一般能获这样的大罪的人,那能是普通人吗?你啥时候听说皇帝给一个庶人来一个灭九族的罪名过啊?据我了解,能被灭九族的,那曾经都得是大哥。

被灭九族的肯定是犯下了大罪啊,能犯下大罪的人那都是风云人物,过惯了锦衣玉食,他的族人自然也不是普通人,他们就算有机会逃,只能去深山里和猴子一起过,根本不敢露面,就算他们野外求生能力强,那种不人不鬼的日子他们也是拒绝的,这样的心里落差,他们宁愿选择一死了之。

第四、历史上总共被灭九族的就一个人儿

看到这个标题,傻眼了吧?我了解了一下历史上被灭九族的人,加一块儿也没几个人,还得是野史和故事都加到一起。

传的最厉害的就是明朝的方孝孺,这老小子是朝廷的一大派系的领头人,在文人中也有很高的地位,朱棣篡位成功后,想和这老小子和平相处,还屈尊降贵的求方孝孺给写一份诏书,让他表态以后跟自己混,没想到方孝孺是一个“硬骨头”,就写了四个字儿“燕贼篡位”,朱棣一看很失望,觉得这位方孝孺很刚啊,就说要弄死他,结果方孝孺不怕,还说你要杀便杀。别整那些灭九族啥的吓唬人,有本事你来个“灭十族”。

朱棣也是一位豪杰啊, 能受这气么?随后就满足了方孝孺的愿望,给他灭了十族,这九族包含了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为了凑够十族,也为了彻底铲除方孝孺这方势力,就把方孝孺的门生都加了进来,全都砍了。

但是这个事情传的再神,也没有啥记载啊,真假难辨,可信度也不是很高。不过朱棣后来确实迁都燕京了,可能真是为了远离方孝孺的势力,还是回到自己的地盘稳妥。

还有荆轲曾经被灭了七族,非要说有记载的“灭九族”,就一个人被灭过,他就是杨玄感。

当年隋炀帝和高句丽频发发生争斗的时候,这个杨玄感不明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站出来做了打响造反第一下的人物,俗称炮灰。被杨广一顿组合拳给揍趴下了,面对杨玄感的造反,杨广贼生气,这大隋朝都这样风雨飘摇了,你还整事儿,于是下令诛灭杨玄感的九族。

杨玄感的九族根本没地方跑,他们去哪谁敢收留啊,这可是反贼啊,就算真跑了也得有人给抓回去,献给杨广请功,其实明白墙倒众人推的道理,也就能明白为啥被诛九族的人不跑了。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一起了解历史内容~记得点赞哦~


野史日记


古代的株连灭族,可以说在古代作用,震慑大于实行,一人遭罪全家受宰。那么很多人就问,被株连的人为何不跑?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考虑古代人的想法。大概罗列了这么一些原因。

1、君权神授。

在封建制度集中的年代,皇帝那是神的儿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这样的思想禁锢下,在很多人心里,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概念,他们不敢抗命,不敢抗神。如果违抗,那么死后下地狱一样会遭罪,一样会补偿回来,所以很多人心里没有逃跑的概念。

2、雷厉风行。

很多朝代株连九族这种大罪,并不是先宣判后抓捕,而是先抓捕,后宣判。在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亲属还未察觉之际,就已经被秘密抓捕归案。

比如西汉的晁错,汉景帝以“大逆不道”族他三族的时候,晁错还毫不知情,正穿着朝服打算去上朝,结果半道被杀,而他的家属更是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被灭族了。

3、跑不掉。

当时交通不发达,小农经济决定了人口流通性差。而户籍都是有登记在册的,古人也有身份证,没有身份证乱闯也是死。

比如商鞅,就是死在自己的户籍制度手中,当全国人口登记在册,全国所有人都被政府掌控,加上流通性差,交通不发达,还真没地方跑。商鞅去住宿,没有“身份证”到哪里都不接收他,最后无论可逃,被五马分尸。


笑尝历史百态




被判“灭九族”,相关人员在家等死?引颈受戮?这谁愿意?没人愿意。

如果能逃跑,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脑袋交给“侩子手”,让其当西瓜切了。那为什么大部分的“诛九族”能够顺利成功?

原因其实不复杂。

相关人员不知情,官府突然袭击



古代的时候,通讯网络很不发达,那边朝廷判了“诛九族”,这边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官府兵马就已经到了,主犯的族人很多都是在“莫名其妙”中被带走,然后被杀害。

这里面的关键点就在官府的行动速度,判了后,官府的行动速度越快,漏网的人员就会越少。

由于这种行动有其突然性,所以来不及跑,来不及藏,除了嘴里骂骂官府,骂骂当事人,剩下的就只有“挨宰了”,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所以,不是不跑,而是事发突然,来不及跑罢了。

相关的族人跑了,但是没能跑掉



有时候,有些大家族朝里有人,在“诛九族”的案子判下来的时候,其家族快速得到了消息,于是开始快速安排逃跑。

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多也是跑不掉的,毕竟得到消息还要通知各色人等,大多人还要收拾金银细软,这样一来,时间又少了。

利落的人,可能跑出去了,但跑远的很少,大多在跑出去不久就被抓了。

相关人员跑了,在全国通缉下,又被抓回



总有一些人消息得到早,跑得比较快,跑得比较远,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说“万无一失”了,因为还有一种情况叫“全国通缉”,这种情况下,有不少人又被抓回。

可以说,被判“诛九族”,还能安然脱身的相对还是比较少。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逃成功的,有那么一些人还是逃出了官府的抓捕。那么这些人是如何逃成功的呢?

逃成功的,大多有预判,早有了对策



逃成功的,大多对事情有预判,在主犯出事后,还未判时,其族人就已经开始做好准备,有计划地撤离了,等宣判下来时,这些人已经安顿好了一切,早已在某个地方,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开始了新的生活。

另外,也有家族人员因为出门在外,躲过了抓捕,躲过了一劫的。

但,总体上来说,大多都跑不掉。



诛九族的人,没有一个是甘心被杀的,只是事发突然来不及跑,或者跑了没跑远,再或者跑远了但因全国通缉被抓。


蓝风破晓


“灭族”是最残忍无人道的古代刑罚。天子一怒,诛灭九族,伏尸百万,一人犯法,株连九族,恐怖血腥!但别被电视上的骗喽。


“诛族”开始于商朝,当时称为劓殄(yìtiǎn),把犯罪本人极其后代处以死刑,从秦始皇这里开始发展,是“夷三族”!诛杀的人有罪犯、罪犯的爹、罪犯的儿子三人。为防止血亲报仇。这种刑罚主要针对跟密谋造反、欺君犯上、通敌卖国等重罪有关的人。




而其他受牵连的人被罚流放或者充军,或者被降为奴仆或者送入军中和教坊司,女人或者强行婚配给平民百姓等。所以说犯人家属不逃的主要原因就是没必要逃跑,因为他们不会死。



“诛九族” 一般指: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历史上真正诛九族的少之又少。



元明清,诛灭九族,女人都在免死行列。雍正年间吕留良被人污蔑有复明倾向,雍正皇帝下令诛灭十族,吕留良整个家族男十六以上者全部处死,男十五以下者60多人世代为奴。


真正有史料记载只有隋朝末年的杨玄感被株连九族,也是第一个遭受诛九族之祸的。他官至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因受到隋炀帝的猜忌,为自己的生命担忧,就决定谋反。公元613年,兵败他让其弟弟把自己杀死。隋炀帝对他恨之入骨,将杨玄感处以极刑并暴尸三日,余党全被平息,罪及九族。

《明史方孝孺列传》记载,朱棣只是杀了方孝孺父系一族,其他人流放,或者降为奴仆。诛十族是野史里说的。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建文帝不知是死是活,朱棣便称了帝,为了名正言顺,他让方孝孺草拟登极诏书。方孝孺对建文帝忠心耿耿,拒绝拟诏。无论朱棣如何劝说,方孝孺宁死不从,朱棣威胁道:“你难道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儒答道:“诛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勃然大怒,将方孝孺的朋友、门生列为一族,连同宗族合为十族,共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

那么罪犯家人为什么不逃呢?

1.古代交通不发达,大部分人都在住处附近劳作,很少出远门。保甲连坐,走不多远就会被大家指认,一个地方如果出现了外地人,一张嘴就是外地口音,所以会被大家很快发现,身份容易暴露。

2.官府颁发悬赏通缉令,到处张贴告示,抓住逃跑的罪犯就是畏罪潜逃,罪加一等,下场比流放充军等更惨。


3.根本没有时间逃跑,古代的通讯设备太落后,最多就是放个信鸽,朝廷对于重犯、要犯极其亲人家属抓捕迅速,根本来不及逃跑,并且有重兵,骑兵,包围府邸,插翅难飞。

4.朝廷对与犯罪无关的妇女、儿童、老人根本不会判死刑。

5.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想过要逃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要民死,民不得不死”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他们对求生绝望。


小姐姐讲史


主要是跑不了,而且也不敢跑。

先来说说为什么跑不了吧。


在古代,所谓株连九族,一般都是帝王亲自下命令的,需要经过一番精心布置,而且株连九族实际上也是一种突发事件。这种情况下,犯人的亲属可能连发生了事情什么都不知道,就被官府抓走,根本来不及逃跑。

更何况,即便侥幸能逃脱一两个,只要官府诚心想抓,一般都是能抓到的。

在农耕社会,由于自给自足的特殊性和交通不便等原因,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只活动于村子及村子的周围,一般不会远行。所以村子里的居民,彼此间都非常熟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村里来了外乡人,是很容易被注意到的。这时候,如果官府拿着犯人的画像来到村子里排查,最先排查的自然就是村子里的外乡人。古代的画像虽然不如现在的照相机那么精准,但识别出犯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即便能跑,十有八九也会被抓到。有人说,那罪犯的亲属跑到外地的亲戚家躲一阵子也不行吗?

说起来,这法子倒是不错,就是亲戚可能不愿意干,因为这些亲戚只要敢收留,就会受到牵连。另外,如果亲戚的邻居发现了,但知情不报,亲戚的邻居同样会受到惩处。

这种情况下,亲戚会因害怕而不敢收留,而亲戚的邻居极有可能会向官府告密。

例如,朱元璋起义期间,曾遭元军追杀,朱元璋本想到大姐家里躲一阵子,但朱元璋的大姐担心受牵连,所以就拒绝了。而朱元璋对此记恨在心,当皇帝后也就没有封赏他的大姐。至亲尚且如此,何况是远亲?

所以说,不是被诛九族犯人亲属不想跑,而是实在来不及逃跑,也逃跑不了。

再来说说为何不敢跑吧。

古代诛九族,当事人自然是非死不可的,但其他人倒有那么一线生机。

例如,《唐律》中就规定:当犯了谋反、大逆两罪,其父、其年十六以上的儿子将被一同处死,而其他亲属均可免去死刑,只是会按照和犯事者的亲疏处以其他惩罚。

再比如《大明律》规定:犯事者本人将被凌迟处死,且其族中年满十六岁的男子也统统会被处死,而十六岁以下的男子则充军,至于女性家属,则“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有些被诛九族的家族为了后代,在明知逃跑无望的前提下,也就不敢逃跑了。


金兔历史


求生是人的本能,他们不是不想跑,而是关系近的根本跑不了,关系远的压根没想过跑。

我们先来看看“九族”是指哪些:父族四,姑母一家、姐妹一家、女儿一家、自己这一家;母族三,外婆一家、母亲的姐妹一家、外婆的外婆家;妻族二,岳父一家,岳母的娘家。

也就是说,凡是称得上亲戚的人家都在此例,杀的不只是主犯,还有所有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斩草除根!是不是很可怕?

设想一下,小王好端端的在家种着田,某天忽然被拉去砍头了,就因为他一表三千里、平时都不大来往的表哥犯事儿了!这得多冤哪!

虽说还算是亲戚,可关系真的已经很远了。大家各自生活,哪会随时盯着亲戚们在做什么,自然也就想不到会被牵连,也就没必要跑。

别看现在的电视剧动不动就诛九族,实际上因为牵连太广、杀孽太重,哪怕是视人命如草芥的奴隶或封建王朝都不常用此刑,帝王也不会轻易诛人九族,除非是罪大恶极。

“诛九族”之说并不是从夏朝建立就有的,而是在秦朝变法之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最严重的是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不过,秦朝并没有诛九族的案例。“荆轲刺秦王”大家都知道吧,荆轲失败后被诛了七族,英雄虽败,英名永存!

夷三族和诛七族都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民间传闻进一步放大这种恐惧,“诛九族”这个概念也就出现了。

史上有记载的诛九族其实只有一例,诛的是杨素的长子杨玄感。隋炀帝杨广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后方的杨玄感起兵造反,杨广大怒,最终杨玄感被分尸悬挂在城楼上示众,并且“罪及九族”,杨家彻底没了!这话没毛病,杨广和杨玄感可没有亲戚关系。

杨广的父亲隋文帝杨坚本是鲜卑人,原名普六茹坚,“杨”是后来才改的姓,说自己是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至于真假嘛,呵呵,不知道;杨素的“杨”是世家大族弘农杨氏,所以两家不是亲戚。杨广诛杨家,不会诛到自己头上。

这事儿很残暴,可想想是杨广干出来的,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而在“诛九族”之外,还有诛十族,特指朱棣诛方孝孺,第十族是师门一族。

方孝孺是宁海人,明朝著名学者,在士林间有很高的声望。朱棣夺了侄儿建文帝的江山之后,想让他起草即位诏书,利用他的声望给自己的帝位增加一些正统性。

这老爷子不但不写,还把朱棣一通大骂,朱棣这个气啊,皇位本来就来路不正了,你还非要指出来,这是骂人专骂痛处,打人专打脸面,故意和我对着干啊!遂千刀万剐了方孝孺,诛十族。

方孝孺死前还连写了十二个半“篡”字!哪怕是死,也要告诉世人朱棣是篡位!

诛十族之事《明史》上虽无记载,但各种民间史料中是有的。哪怕没有十族,方孝孺惨死,并牵连成百上千人也是事实。

方孝孺,可以说他是愚忠,却不能不认同他是史上骨头最硬的读书人!南明时福王为其上谥号“文正”,这是对文官的最高赞誉!

了解历史越多,越庆幸我们没有生活在古代!生活中哪怕稍有不如意,和这些前辈们比起来也是小事情了,所谓的困难也不值一提!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这明显就是一个伪命题,明知被灭族而不跑,原地等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有被灭族的人都不会等死,都会选择挣扎或者逃跑。



一般情况下朝代更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灭族,比如清朝代替明朝时,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入关,然后大肆屠杀朱明皇族成员。当时很多人都隐姓埋名,选择了逃跑,甚至有人活到了康熙年间。

除了皇族成员外,还有捻军将领张宗禹和杀死僧格林沁的张皮绠,他们在当时属于谋反,都是诛九族的大罪。但是张皮绠改名换姓、置田买业,一家人又活了八年才被发现。张宗禹更是隐姓埋名活了20多年,直到老死才说出了秘密。



所谓的宁愿等死,实际上根本就是跑不了

第一、事发突然来不及逃跑

先看看被夷三族的李斯是被如何处理的。秦二世掌权后,李斯和赵高矛盾凸显,本来双方只是向秦二世互相上本参奏。不过赵高上书二世,李斯的儿子李由暗通陈胜、吴广。这件事把李斯吓坏了,当即上书秦二世赵高谋反,秦二世当然不相信自己的老师赵高谋反。反而把这件事告诉了赵高,之后赵高怂恿秦二世抓捕李斯,秦二世当即下令赵高逮捕了李斯。



经过严刑拷打,李斯实在是熬不过去了,被迫招认谋反,然后秦二世以谋反罪诛杀李斯三族。这时李斯的家人根本就不知情,因为李斯根本就没有想谋反,所以当秦国兵士到来之时,李斯的族人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有更快晁错,在上朝的路上,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押解到了菜市口腰斩,然后把家人全部杀完才公布了罪行。这种情况根本就来不及。



第二、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

实际上不论是夷三族或者是灭九族,总有一部分人能够得到赦免,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致死,而是选择发配流放,或者其他刑罚。

比如汉朝霍光死后,汉宣帝慢慢的把权力收回,但是引起了霍家的反抗,并且密谋造反。最终事情败露,霍氏族人遭到了灭族。但是霍光的侄子、女儿女婿等人得以保全,霍成君虽然被废,但是保全了性命。

到了唐朝的时候,虽然名义上是诛灭九族,但实际的操作是16岁以下的可以免死,家族女性成员大部分也都是充入掖庭为奴。



第三、实在是跑不掉

古代人员流动性很差,大部分都是族群聚居,在商鞅变法以后又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根本跑不了。即便是逃跑到了其他地区,因为陌生人的突然到来,也会迅速引起当地百姓的警觉。

一旦官府下达海捕文书,立刻就会有人向衙门报告,在严密的天罗地网下,逃脱实在是太难了。


我是越关


我们没法问古代人,这个问题只有靠推敲了。我认为古代人不逃的原因有四个。

第一是搞突击,事先不知道要灭九族,因此也就无从逃跑。古代牵涉到灭九族的一般是政治大案,是政治斗争的结果,这种案件讲究的就是快、准、狠和保密,也许犯人及家属正在家中喝茶聊天呢,突然一队禁卫军杀了进来并将宅邸围得水泄不通,如何逃跑?

第二就是逃不掉,古代也有完整的户籍制度以及严格的司法制度,只要发起通缉,一般的人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得抓回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帝的眼线,你能跑到哪?古代人要逃脱追缉,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是下海,有种说法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被火烧死,而是化妆逃脱并出了海,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为了搜捕出海的朱允炆。一条路是进山,如果躲入深山,加上野外生存能力强,也许能够捡到一条命,但这两个方法都是与原来的国家,原来的社会所隔绝了。

第三是不敢逃,人性都是这样的,以前我也探讨过日本鬼子手下的俘虏为什么不敢跑。古代的人被抓到后,特别是受牵连的犯人家属,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会死,而是抱有侥幸心理,不一定大家都会被斩,不一定我会被斩等等。即便知道一对会被处斩,但还不到时候啊,古代不是讲究“秋后问斩”吗,现在是春天,还能活上几个月。逃跑和反抗是马上死,那么乖乖接受命运还能多活上一会儿,假如皇帝哪天高兴大赦天下呢?

第四是从众思想,如果一个人被斩,他会感到强烈不满和逃跑或反抗欲望,如果是一群人被斩,他可能就会觉得无所谓,黄泉路上有这么多人陪着呢。我以前探讨过的几个日本鬼子能够押解上千战俘而没人反抗也是这么个理。


萌叔观世界


古代犯法,最多就是灭三族。没有被灭九族的。

古代对于九族的概念一直是一个模糊的定义,无法考证。而灭九族这一罪名,其实是来自秦变法后的“夷三族”。其真实意思是一人犯法亲人连坐----“株连九族”!

而且,不同朝代对于“三族”的定义也不一样:有说是父、子、孙三代;有说是父族、母族、妻族;还有人说是父母、兄弟、妻子。在古代,被夷三族的人有:曹爽、彭越、韩信、李斯等等。

不过,一般只是抄家灭一族,就是将其父母妻子等整个家族处死。也就是“夷三族”的第二种说法。

但是,却有一人被灭十族的!

明朝时,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共进南京城。朱棣手下谋士姚广孝劝告朱棣,一定不要杀名士方孝孺,不要伤了读书人的心。可惜,方孝孺忠于建文帝,拒绝朱棣的高官厚禄。他两次见新皇帝朱棣都是披麻带孝、嚎啕痛哭。甚至,朱棣请他起草即位诏书时,方孝孺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面对朱棣诛灭九族的威胁,方孝孺说:"不要说九族,诛十族也不怕。"

于是,朱棣加了“门生”一族,灭了方孝孺十族,873人被杀!方家只有方孝孺的胞弟方克勤因为在这之前被贬,编入军籍,免于一死。其他外亲被发配充军的还有千余人,时称"瓜蔓抄"。

方孝孺死后,朱棣看南京此地人心不可用。于是,迁都北京。

如果被灭九族,正常人都会跑!不跑的是傻子!可惜,消息没有官府灵通啊!

这可是灭九族!不跑肯定死,跑了有可能会活一命!所以,知道消息以后,肯定是能跑一个算一个。而且,跑的时候丝毫不用担心留下来的人会被株连,因为,他们也被判死刑了!也是因此,只要有脑子,肯定会撒丫子就跑的。

题主说的“家人等死”的情况,完全是因为跑不掉!因为,古代信息传输最快的肯定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驿站。而灭九族的犯人肯定是犯了谋逆大罪,肯定是朝廷马上派人缉拿。朝廷负责传递消息的人,肯定会和抓捕犯人的差役一起到达。

而犯人的家属得到灭九族的消息时,往往已经是在被朝廷差役抓起来以后。甚至,“九族”亲属都被抓起来了,还不知道为什么被抓!所以,这还怎么跑!

(文|勇战王聊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