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的雪梨之乡钱塘镇,更应该被记住的,是钱塘人的务实


据汾阳郭氏家谱记载,钱塘原名园凼子(或圆凼子)。很早以前,当地人赶集在三元铺。三元铺是当地高姓家族的聚集地。当时郭氏与高氏不和,大约于清代雍正年间,郭氏家族把市场搬到了园凼子,家族秀才把园凼子改名钱塘;借名杭州西湖书香才子之地,寄望后辈读书习礼立志成才。

合川的雪梨之乡钱塘镇,更应该被记住的,是钱塘人的务实

钱塘镇发兴街

钱塘镇老街位于现有交通街西面。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改建老街路面,石材主要来自三元寨的小寨门和转山垭口。当时交通不便,缺少机械设备。石材的采集、加工、运输,路面的铺设,全是匠人加劳力。打石场整天充斥着石匠们的号子声,热闹非凡。为把石材运至施工场地,郭氏后人郭亨华与众多同村大汉(当地对壮年男人的称呼),一坨一坨用板车拉过去。成千上万块石头铺成的老街,成了一代人的记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发兴街的修建完毕,钱塘镇有了第一条水泥街道。进入21世纪后,钱塘镇的城镇建设速度加快。交通街、前进街等多条现代化的街道相继建成,渝武高速贯穿小镇。

上世纪80、90年代,当年还属于四川省的合川县,曾经是全国第一的生猪养殖县。作为合川县人口第一的钱塘镇,更是贡献了重要力量。大量的粮食、生猪、蚕茧等农产品从这里输出运往全国各地;众多吃苦耐劳的钱塘人远离家乡去广东、福建、湖北等地谋生,对外输出剩余劳动力。远在他乡打拼的钱塘人,也闯出自己的一片片天地,老板们回乡创业带动父老,大力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合川的雪梨之乡钱塘镇,更应该被记住的,是钱塘人的务实

小寨门视角看小顶山

钱塘中学始建于1947年,合川区乡镇中学里面的佼佼者。最初建校时,秉承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并传承至今。辛勤的祖辈盘出无数优秀的年轻后生,大多成了工程师、教师、医生等等。湖广移民后裔,倔强务实的性格早已刻在他们骨子里。

嘉陵江灌溉的这片土地,历来不缺秀丽端庄,敢爱敢恨的妹子和练武修文,忠孝仁义的儿郎。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这里都有流过血的战士。沿海城市的建设中,苦力、匠人、工程技术人员、小餐馆老板......,哪行需要干哪行。钱塘人耿直仁义的性格,盖过家乡的葛粉、米粉、雪梨等知名农产品,成了这片土地最鲜明的特产。

合川的雪梨之乡钱塘镇,更应该被记住的,是钱塘人的务实

三元寨岩石

如今的钱塘镇,市场繁荣、街道整洁,人民安居乐业。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静祥和,未来充满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