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句话?

老何的慢生活


这个世界上 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不论你陷入怎样的境地 一定一定要自己想办法站起来 生活很糟糕 要自己学着笑

要强大 要无畏 还要无谓

死结的存在或许一时半会无法挣脱

但是千万千万别让它困住自己

旁观者只能把最好最好的祈祷和祝福送上去

希望未来的每一天你都能比今天好过一些

别难过 打起精神 未来总会更好的

世上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

我们所经历的惨痛事故在他人耳闻目睹里,不过是风轻云淡的故事

你哭得昏天暗地别人觉得矫情不已

你发奋图强地努力别人觉得你故作姿态

就如《百年酒馆》里的那句台词当你真的想要表露感情的时候却发现如此艰难

人与人之间有难以逾越的沟壑

一些事情如果说不清那不如不说自己扛下去后总有解决之道

一些不快乐如果找不到人倾诉,不如自己咽下消化掉,明天又是雨过天晴的一天



芸希小姐姐


感同身受,一般是指和别人经历了一样的事情,感受到了一样的感情,也许是失去,也许是拥有,也许是快乐,也许是悲伤。

但是,即使在相同的遭遇,也有不同的感情在里面,可以说世界上真的没有相同的感同身受。

我的爸爸去世已经二十年了,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去给自己疗伤,哪种悲痛和愧疚,就像一根刺一样在我的心里扎着,啥时候想起来啥时候就会疼。

四年前,我的公公因病去世了,我老公说他终于知道当年我失去亲人的痛苦了,也理解我想起来就泪流满面的感觉了。

然而,他真的和我感同身受吗?没有,我们的相同之处就是都失去了父亲,但其中的感觉却相差太远。

我的爸爸是在工作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很快就送到了医院,但由于出血点太多,在医院三天以后,我们就回家了。

当时我才刚有孩子不到一岁,又是家里的老小,爸妈都疼爱,从来都没有想过,我有一天会失去他们。

就这么像做梦一样,我失去了这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甚至连一碗饭都没有给爸爸做过,以为日子长着呢,机会多着呢,可是,一切都没有来的及做。

爸爸的突然去世,给了我沉重的打击,伤心的同时更是愧疚,一种一辈子都没地方补得遗憾。

可是公公不一样,他一直心脏不好,一年都要在医院呆上一个月的,大家都知道他的病,所以都有心理准备,当他去世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同样的失去,同样的亲人,却完全不是同样的感觉,这个真正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任何人都不能分担你的感情,也不能和你感同身受。





阿光依旧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的事情,我们很难去体会到当事人的心情和处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天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摔倒你就会对着他哈哈大笑,你很开心,但是第二天你也在同样的地方也摔倒了,站起身来看到周围的人对着你哈哈大笑,你就会明白原来尴尬要比疼痛折磨人,原来摔倒以后被别人嘲笑是怎么一种感觉,你就会想到 昂 我原来昨天嘲笑别人的时候我感觉得到他有一丝丝的不悦和愤怒,原来是这么回事,那 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了,原来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事,真的很难做到感同身受。“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更有意思的文章与正能量,谢谢!”



情感艾莎


世界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没有亲身经历,怎么可能感同身受呢?只是想象身处痛苦之中来安慰别人罢了。

即使是有同样的经历,也不能断定就是感同身受,因为人始终是单独的个体。


月来扶疏


感同身受,也就是只是感觉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而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感觉跟遭受,不可能一样啊。


而且就算遭遇一模一样,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知识背景成长环境,对同一事情的理解本来就不一样,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也未必能一样吧?


举个片面的例子


一个穷人丢了身上仅剩的100块,告诉了富人。刚花了两千块吃了一顿饭的富人说,哦,我明白你的难过,感同身受!我昨天也丢了一百块。

才怪!

就算这个富人丢了一万块,可能也没办法能理解穷人此时的难过和痛苦!


感受,原本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


就像有的人觉得失恋只不过是跟一个不对的人分开,也许会有短暂的难过,但并不影响现在的生活和TA对未来的期待。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天,TA就可以想开了。


而有的人,天生就对感情很重视,失恋对TA来说,就像心被掏空,觉得自己的人生都变灰暗了。


所以,即使是经历同样的失恋,对不同的人来说,感觉都是千差万别。


又何来感同身受呢?


它只不过,是我们向受伤的,难过的,痛苦的人所表达的一种安慰。我们在告诉他们,我理解你的难过和痛苦,我们很在意,我们更希望你能扛过去。



即使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又怎么样?


可能,他们需要的不是我们真的去承受同样的负面情绪,只是需要知道,我们还在!



就像,


我们没有办法对被封在武汉市内那么多的同胞所承受的恐慌,压抑,不安甚至痛苦感同身受。我们跟他们说,我们对你们的遭遇感同身受。只是在告诉他们,城外的同胞们都在关注你们,为你们加油!


这样的感同身受,可能就够了吧!


钟茶茶


这句话说的很客观也很现实

”人不可能二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大师尼采也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句话是正确的。


一、生活环境不同。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人不同的性格,赋予了人不同的秉性。有的人生活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生活他可能就会有高高在上说话办事总想高人一等的想法,总感觉自己与众不同,身上有一种所谓的贵族气质。有的人生活在比较贫寒的家庭里,吃不饱穿不暖天天为生活奔波,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对于别人的帮助或者馈赠有一种感恩的心里。这样两种不同生活环境里的人,他们对同样一件事情能会”真正的感同身受“吗?答案是否定的。

二、生活阅历不同。有的人接触面比较广,生活经验比较丰富,那么他对人对事的看法可能就会比较全面客观;而有的人接触面比较狭窄,不愿意与人交流更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么他对人对事的看法可能就会比较固执,甚至走向极端。生活阅历不同的这二种人当然对同一种事物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三、个人”三观“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人的”三观“。”三观“不同的人很难在一起交流更不用说对同一件人或事有着”真正的感同身受“了。

感同身受,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或者一种美好的祝福。外人能够感觉到他(她)表面上的现象,比如说哭、笑、发怒等,但是他(她)内心里的那种真正的感觉,外人是无法亲身感受到的。


天马行空WD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一样的经历,有不一样的三观,有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很多人都情感和想法,以及习惯,都是来自自己的过去,但是,人们的过去总是不同的。你有你的回忆,我有我的经验,怎么可能做到感同身受呢?

比如说,你某次工作没做好,被上司骂了,心里肯定很难受。但是,你的朋友、同事、亲人给你的要么是安慰,要么是建议,他们始终无法做到的就是感受你的悲伤。

但无法感同身受也有好处,你想想,假如有一次你中奖了,那种爆发式的快乐,别人也是感受不到的,你就可以“独享”这份快乐了。

世界上虽然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有真正从你心里出发,从你心里思考,为你排忧解难的朋友和亲人。


小林0706


鲁迅很早之前就说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共通。



小文案大世界


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所以不要总跟自己过不去,更没必要纠结于别人的评说。

没必要在意生活的恩恩怨怨,没必要为偶尔的艰难愁苦不堪。人生四句话:活着就是胜利,赚钱只是游戏,健康才是目的,快乐更是真谛!

杨绛在弥留之际,言语中仍始终不离“钱钟书”三个字,这或许就是爱情最好的样子吧。我们的爱,应该要么不付出,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你善良对待,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忍让,善良有尺忍让有度,和不懂感恩的人保持距离,和得寸进尺的人不要联系。



云水青涯


虽然说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处事方法不同,看问题的眼光不同,思想境界也不同,种种不同导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真正切身体会到你在某一具体时刻的具体感受,只能说,是会有关心你的人努力站在你的角度,尝试用你的方式理解你,但是这个人总归不是你自己。

比如,工作失误收到领导责备你闷闷不乐,在同事看来平平常常,只是职场小白都会经历的,但是没人能理解,你或许在因为自己明明熬了几个通宵反复检查反复修改文件,只是因为衔接时一个小小的数据误差功亏一篑而无奈,又可能是在经历了一整天各种不顺情绪快崩溃又要拼命忍耐时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击垮。每个人的想法太多了,而能牵动人们的情绪的事物也太多了,所以才会说知音难觅,才会觉得越长大越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