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记得儿时在农村帮大人打场的故事吗?能否分享一下?

德州水上泉城


看到这个题材头脑反应就是:纯朴的农民团结一心齐上阵,抢收抢打战双抢!

农业学大寨,工作学大庆!在集体经营时期,以生产队为单位实行的统一分配工种,流一计算工分,流一上.下工时间,粮米油肉都是流一分配,统称为:计划经济时代。

打夜场碾谷就是在:又要收早稻,又要载二季稻。当时俗称为:双抢。在这个季节是最苦的,就是要把早稻收起来还要把晚稻栽下去,迟了就误了季节。

那个时候可以说日以继夜的干,白天全村男人女人要将早稻割了捆好,捆成一个有60斤左右,男人们用肩挑两个到打谷场,一担有100多斤非常重。

由妇女们在打谷场将稻谷撒开撒均匀,再用牛拉着石磙在稻谷上磙压直到将谷子全部磙压掉,然后用羊叉把已经压掉谷子的稻草叉起来要斗掉谷子,斗干净的草就丢开上码用于今后喂牛马吃。

这一场谷只能打10亩地的稻谷,可想而知一个生产队一般就有160一200多亩地种稻谷,要循环打多少次才能打完整个生产队的稻谷,又怕下雨把谷烂了,为了抓紧时间把稻谷打完因此就只有夜晚也打夜场。

打夜场全生产队都来,由队里安排饭,那时候饭吃不饱,全年差粮,但是打夜场全部是光米大白饭,也只有那时候全队的人才会吃个饱饭。因为平时饭里都掺和罗卜或者是红薯,土豆去做很难吃。可以说晓得懂事的人都知道,打夜场虽然苦,但最开心,因为有饭可以吃。

老实本份心无二用是那个时期最贴切的用语。思想觉悟高,党性强讲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真实写照。生产工具工业基础落后也是造成人民吃不饱饭的根本原因。

今天中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工业科技的革命让生活生产效率提升到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