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三裡橋有一座日本人建的火葬場

日本殖民統治旅順時期,建有很多日式風格的建築。在這些日式建築中,有一座日本統治旅順初期的建築卻鮮為人知,那就是旅順三里橋日本火葬場。現藏身於一家工廠院內,四周被包圍,很難被人發現,但當地的老人都知道那是日本人火葬場。有資料記載,火葬在日本的歷史比較久遠,1867年出版的“日本的禮儀和習慣的草圖”,可以看到日本江戶時代火葬的場面。

旅順三里橋有一座日本人建的火葬場

旅順三里橋日式風格火葬場(源自網絡)

旅順三里橋這座日式風格的火葬場坐西面東。整個建築在一條橫線上,由一個火葬場和兩個對稱的骨灰存放室組成。中間主體建築較大,正面開有大門,門兩側牆邊的上方帶有水刷石工藝的花圈已經脫落。在主體建築的南北山牆開有側門,建有廊房式的通道,連接南北兩座規模不大的骨灰存放室,南邊的走廊已被拆毀。室內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是向遺體告別的地方,對面是火化爐通向牆外。送別的人可以直接看到遺體被送進火化爐。室內的原有設施已全部被拆除。

旅順三里橋有一座日本人建的火葬場

告別廳房上木製結構(本文作者拍照)

木質結構房樑上至今還纏著一塊看不清顏色的布,很可能是當年告別廳懸掛的黑布,也可能是後來改作它用為避邪掛的紅布。室外場地很寬闊,院內栽種花草,日式風格的小亭子別具特色。

旅順三里橋有一座日本人建的火葬場

骨灰堂屋脊上的磚雕(本文作者拍照)

骨灰存放處的屋頂,覆蓋著燒製的大片黑瓦,屋脊上鑲嵌青磚雕花朵顯得很莊重肅穆。木質房簷年久失修,有的已經脫落。

旅順三里橋有一座日本人建的火葬場

火葬場建築現狀(本文作者拍照)

火葬場的門前院裡橫臥著幾塊花崗岩石碑,石碑上刻有文字。有一塊家族的石碑正面寫著:石井家之墓,背面寫著立碑人和時間:建設石井榮一,昭和十七年七月十三日。另一塊石碑背面寫著死者的出生地:長崎縣佐世保市八幡町一五四。

旅順三里橋有一座日本人建的火葬場

墓碑(本文作者拍照)


旅順三里橋有一座日本人建的火葬場

墓碑(本文作者拍照)

場院的負責人說,這樣的石碑還有好幾塊,還有砌墳頭用的青磚。曾有人提議,在院裡放這些東西不吉利,要把它們運走扔掉。他沒有捨得扔,這些都是老物件,應該保護起來,都深埋在院子的菜地裡。這也是一種保護措施,我想要把石碑和墳頭磚挖出來仔細研究,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旅順三里橋有一座日本人建的火葬場

申採浩(1880年12月8日—1936年2月21日)(源自網絡)

旅順日本人火葬場始建於何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相關的檔案資料。日本殖民統治旅順40年間,共計火化了多少日本人?無從考證。從相關的材料中可以知道有一個朝鮮人曾在這裡火化,他是朝鮮半島歷史學家和獨立運動家申採浩,1928年作為無政府主義東方聯盟的主謀被捕。1930年被旅順關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關押在旅順監獄。1936年,在旅順監獄服刑期間因患腦溢血病逝。在旅順日本火葬場火化後,他的親屬將骨灰帶回國內安葬。

這座火葬場,自1945年8月,日本戰敗後就停用了。1966年夏天又用過一次,不是用來火化屍體,而是將西本願寺存放的兩萬多日軍骨灰集中在這裡,經過處理,深埋在火葬場後面的山下。為什麼要埋在那個地方呢?原因很簡單,那邊的山坡上是日本人集中修建的家族墓地。

旅順三里橋日本人建的火葬場,整體建築保護還算可以,對研究日本的殯葬業有一定的考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