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治疗的第1个病例,给我们哪些启发?

1月31日,世界顶级医学杂志公布了美国第一例新型肺炎病人的治疗经过,很多人让我来介绍一下,看看美国那边是怎么处置的。

为此我把原文找到了,非常详细的一个病例,包括初诊,通知疾控部门,采样,居家隔离,诊断,转诊,感染预防和控制,诊查和治疗(包括化验,病毒检测,床旁胸片,吸氧,退热,止咳,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经验性使用抗病毒药物)。

以上过程是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标准流程,对于新发传染病,主要有两部分最重要。

第一个就是早期识别隔离,第二个就是医学治疗。

早期识别隔离需要初诊医生,公共卫生部门(疾控部门)和患者配合快速,快速启动相关机制,早期识别,早期隔离和早期诊断;

医学治疗需要体现医学的科学性,依据现有的治疗建议和指南,同时也需要有尝试新疗法的勇气和担当。

只有很好的做到了上述两个部分,新发疫情才有可能不扩散,病人也能得到最适宜的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病人在美国,是怎样完成上面两个部分的。我们以时间为顺序,来和大家分享。

病人信息

35岁,男性,咳嗽发热4天,4天前刚刚从武汉回到美国华盛顿州。也就是说一刀美国,就有了症状。患者看到美国CDC的预警,通知说,如果有到武汉的旅行史,如果还有咳嗽发热的话,一定要看医生,所以病人觉得,他两项都符合,所以就到当地的一个诊所看医生。

2019年1月19日 (第1次看医生)

病人来到当地的一个小诊所,注意这里只是一个小诊所,不是医院,是没有住院部的。并且在等待看医生的时候,已经带上了口罩。这一点特别的赞,因为病人有非常高的健康素养,警惕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医生见了病人之后,做了如下的事情:

1. 询问病史

患者咳嗽发热4天了,有武汉的旅行史。既往有高血脂,除了这个都很健康,也不吸烟。

2. 体格检查

所谓体格检查,就是医生使用视触扣听和一些简单的器械,比如血压计和听诊器来检查病人的身体。通过体格检查有了如下的发现:

体温:37.2 无明显发热

血压 134/87mmHg 血压有点高,按照新标准,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脉搏 110次/分 脉搏增快

呼吸 16次/分 呼吸正常

氧饱和度 96%

肺部听诊有干啰音。

其他无异常

3. 化验和检查

常见的病毒检测,包括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还有四个常见的冠状病毒类型(包括HKU1,NL63,229E,OC43),这里要注意,这里的冠状病毒都是已知的,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所以一并检测了。其中甲流和乙型流感使用的快速检测,结果很快回报是阴性的。剩下的那些病毒检测,结果需要2天后回报,结果也是阴性的。

并且拍了胸片,胸片结果也是好的,没有发现肺炎。

第1次胸片

4. 传染病上报

由于病人有咳嗽发热病史,且去过武汉,接诊医生第一时间,就考虑病人是疑似病例,也就是说病人有可能就患上了武汉肺炎。于是医生第一时间,医生立即上报地方和国家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然后华盛顿卫生健康部立即报告了美国CDC应急管理中心。也就是说医生直接通报了当地的卫生管理部门,然后当天就立马通知了国家疾控中心。

5.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

美国国家CDC收到地方管理部门和医生的汇报之后,果断决定,需要给病人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也就是需要来化验这个病人是不是就患有武汉肺炎。于是对患者进行了取样,并且取了3个部位的样本,分别是血清,鼻咽拭子、口咽拭子。

6. 隔离

样本采集之后,立马安排病人,在家隔离。并且这种隔离,是在当地卫生机构监控下的的。也就是说有专业人员指导和监控的。不是让你回家自己监控,然后等待化验结果的。

以上是第一天的情况。总结起来,就是病人初诊,医生初步诊断,通知国家疾控中心,确诊化验,然后隔离。这是第一天完成的事情。

2020年1月20日 (在家隔离)

病毒核酸检测(确诊化验)结果出来了,结果为阳性。结果一出,立马联系患者,然后在多方的努力下,病人被收治到当地的一家医疗中心(一家社区医院)的隔离病房进行医学观察,过程中,医务人员都按照规定进行了相应的防护,包括口罩,戴眼镜,防护服等。

2020年1月20-30日(住院阶段)

这期间是患者住院的时间,直到昨天病人都还没有出院。

患者入院后,患者出现了持续性的干咳,无呼吸困难和胸痛,血压什么的都是好的。

入院后,患者出现了持续性干咳,并且还有恶心和呕吐;但是无呼吸困难和胸痛,且生命体征都在正常范围内。体格检查发现粘膜干燥,其他正常。

治疗方面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2L的生理盐水静滴,昂丹司琼缓解恶心呕吐。 ​住院第2天出现间歇性发热,体温最高39度,伴有心动过速,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同时仍有干咳,乏力。当日下午,患者排稀便,腹部不适。夜间再次排稀便;采集的粪便和上呼吸道样本,以及鼻咽和口咽拭子经rRT-PCR检测2019-nCoV均呈阳性,血清检测为阴性。

治疗上继续给与对症和支持治疗,根据发热情况给予退热药,包括每4小时650 mg对乙酰氨基酚和每6小时600 mg布洛芬;口服600 mg愈创甘油醚缓解持续咳嗽;然后继续补充生理盐水。

住院第3-5天,病人的情况同上,仍然有干咳,间歇性发热。住院第3天和5天化验了血常规和肝功能,肌酸激酶,还拍了胸片,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肝功能也提示肝酶升高,并且在第5天,肝酶还有继续升高。3号的胸片无异常,但是5号的胸片提示有肺炎。另外住院第4天的时候做了血培养。

第3天胸片

患者住院第5天开始出现呼吸症状,氧饱和度下降到90%,结合当天的胸片提示有肺炎,考虑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可能,给与鼻导管吸氧,另外经验性的使用了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方案是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

第5天胸片

这里需要解读一下:患者入院第5天,出现了肺炎,氧饱和度下降,医院当时考虑医院获得性肺炎,经验性的给与了抗生素治疗。

住院第6天,患者仍有发热,然后又拍了一次胸片,肺炎底部改变较前一天加重。治疗继续抗生素治疗,补液,和吸氧治疗。

第6天胸片

住院第7天,患者仍有发热,体温最高39.4,当时医生考虑病人在抗生素使用的情况下48小时后,病人还有发热,且结合文献报道,别的病人在这种影像学改变的时候,会发生重症肺炎,于是启用了一种实验性的药物,就是remdesivir,于此同时,由于降钙素原水平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CR阴性结果,当天晚上停用万古霉素了。

住院第8日,患者体温下降到37.3,氧饱和度也上升到94%-96%,除了仍有咳嗽之外,其他无明显症状了。治疗上也停止了吸氧。截止30日,文章里描述,病人还在住院。

总结

这一例病人,总体来看是一个轻症病人,未出现感染性休克,也未出现呼吸衰竭。美国医生和相关的疾控部门的应对策略如下:

1. 早期识别,快速诊断

患者意识高,根据自己的旅行史和症状,就怀疑自己患病了,并且在诊所已经自己戴好了口罩。要知道他就诊的时候就是一个传染源。

然后当地卫生部门迅速启动,当天就通报了国家CDC,然后当天就取样,24小时候后就诊断了。这样减少了人群的暴露,早期就确诊了。

2. 早期隔离

患者采样后,就安排隔离了,前文也说过,这种隔离需要专业人员指导,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隔离效果。然后确诊后,进一步在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3. 多部门协调

可以从这个例子里看出,各个部门(初诊医生,当地卫生部门,州CDC,国家CDC,社区医院)配合精密,让患者就诊当天就完成了采样和隔离,第二天就住院,进一步隔离治疗,减少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4. 经验性的使用了抗生素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怀疑新型冠状病所致的肺炎,且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推荐使用涵盖所有致病菌的抗生素治疗。但是根据最新的治疗指南,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如果没有基础的肺疾病和感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风险情况下,一般使用一种抗生素就可以了,比如哌拉西拉他唑巴坦或者头孢吡肟就可以。但是美国医生使用了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吡肟,不知道这里的意图在哪里?是不是病人有感染耐药的风险?我们不得而知。

5. 根据血培养结果,果断停了抗生素

住院治疗后,根据病人对抗生素治疗的反应以及血培养的结果,决定是不是要继续使用抗生素。因为理论上说,武汉肺炎,是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是病情发展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考虑继发细菌性肺炎的可能。

6. 实验性的使用了新药

病历报告中说了病人启用了一种实验性的药物remdesivir,对于新发的病毒性肺炎,此药没有证据,当时医生决定使用这个药的原因是因为,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上,这个药对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毒病原体有活力,且为了预防重症肺炎出现。但是文末也强调,此病例也不能说明此药有效,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

对症支持治疗一直贯穿整个过程,主要是补液,退热,吸氧。

8.并没有使用CT

大家很好奇,为什么在美国没有使用CT来诊断新型肺炎,这和国内不同,国内用到的都是胸部CT。其实我认为,这有两点考虑:

1)是院感控制的考虑,因为CT是大型复杂设备,一般不利于移动,如果需要做CT,需要移动病人,这样就增加了院内感染和疫情播散的可能,这不符合院感控制策略,而床旁就就可以实现X线胸片的操作,比较方便。

2)对于肺炎的病人,特别是对于这种病毒性肺炎的病人,需要多次影像学检查,主要目的是观察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情况,X线胸片已经足够。

希望以上的解读能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个疾病,也知晓美国(医疗资源多寡和国内不一样)是怎样治疗这个疾病的。至于谁更好,你们自己去判断!

隔离和支持治疗,仍然是控制新发传染病的两个利器!


参考文献

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