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最靠海的一个县,远看像大佛,关键是景区免费

古刹傍神山 将军拴马古槐下一山藏二佛的传说

临沂最靠海的一个县,远看像大佛,关键是景区免费

莒南十字路街道北部,有一个全国最大的县级公园。当地人,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免费进入公园,这个占地3400亩的大型公园,就是现在的卧佛风景旅游区。

一座天然卧佛和一座千年古刹,让这个景区远近闻名。卧佛,位于景区正北不远的天佛山上。卧佛全长3800米,头朝西南枕青山,脚向东北抵明湖,五官清晰,四肢分明,惟妙惟肖。

纵观全国各处,天然卧佛有多处,而惟有此处卧佛,天然形成犹如人工雕凿般栩栩如生。天佛的眼睛,由一天然溶洞所形成,陡峭的悬崖似眉毛,而天佛眼睛上面一个不偏不倚的松树恰似天佛的眼睫毛,使天佛活灵活现。 佛教界泰斗茗山长老朝拜后,欣然题词赞颂:“莒南天佛,世界奇观”。

南北朝时期,高僧图澄大师率弟子游方讲学布道,发现了莒南天佛,遂在天佛山下结庐为寺,祈奉天佛,名曰“卧佛寺”。至唐代,寺庙得到大规模修建。寺庙占地110亩,距今已有1500余年。寺内现有山门、钟鼓楼、东西偏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内有巨型汉白玉雕制的卧佛佛像一尊。每逢初一、十五及佛教节日,寺内僧人都会率众举行佛事活动。虽几经兴衰,但香火从未间断。卧佛寺门前,有一棵古槐。槐树为唐开元年间卧佛寺扩建时所栽,因此又称为“唐槐”。这棵古槐,虽历尽洗礼,至今仍根深叶茂。

临沂最靠海的一个县,远看像大佛,关键是景区免费

卧佛寺门前的古槐树上,系满了红丝带。千年古树,承载着祈祷和祝福,更记录着段段历史和故事。

相传北宋名将杨延昭出征,其先行官孟良、焦赞行至卧佛寺北安营扎寨。二人骑马来到寺院,遂将战马拴在古槐下后,便进到寺内参拜。忘情于寺内景观的焦、孟二将,许久未出。略通人性的战马,似乎知道军务不可耽搁,便一起嘶叫了起来,拽拉缰绳。听到叫声的二人这才走出寺院。 二人来到马前,发现勒紧的缰绳,已在树上留下了两道绳痕。随着树龄的增长,绳痕越来越深。近千年过去,那两道名将拴马的绳痕,竟日渐清晰。

临沂最靠海的一个县,远看像大佛,关键是景区免费

僧一行定基卧佛寺

自从高僧图澄发现天然卧佛后,天佛山逐渐成为佛家的道场。

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高僧络绎不绝。 据考证,卧佛寺的大规模修建,是在唐开元年间;而卧佛寺址的正式定位,则是出自唐代高僧、天文地理学家僧一行之手。经过僧一行的定位,卧佛寺与天然卧佛、卧佛寺前的唐槐与望海楼分别处在同一条子午线上。关于僧一行定基卧佛寺,还有一段传说故事。

唐开元年间,山东连年大旱,蝗虫成灾。九顶莲花山西侧的吉龙河干涸,河底露出一片怪石,形似蛤蟆。有人说,这场天灾就与此有关。连年灾祸,百姓民不聊生,卧佛寺香火萧条,寺院僧侣们为此不安。 一夜,卧佛寺长老梦见释迦牟尼,佛祖对长老说,寺庙要香火旺,就要移位。长老迷惑,佛祖又说翌日会有高僧前来指点。第二天,僧一行来到了卧佛寺。 前来朝佛的僧一行拜见了长老。听完长老对寺院香火萧条的苦诉,僧一行对寺庙周围的山水进行了精心测算。

根据测定,僧一行在莲花山以西植下了一棵槐树,这棵树和望海楼主峰同属一条子午线,用以承接望海楼山之灵气;同时,他又将卧佛寺与天然卧佛定位在同一条子午线上,卧佛寺才能秉天地之灵气。为此,卧佛寺被迁至莲花山西麓。经过僧一行的准确定基,吉龙河的蛤蟆石从此变得俯首帖耳,莒南一带风调雨顺,卧佛寺的香火也旺了起来。

临沂最靠海的一个县,远看像大佛,关键是景区免费

莒南天然卧佛,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形象最为逼真的一尊卧佛。

山即是佛,佛即是山。从南往北望去,天佛山俨然一尊慈眉善目的卧佛;而更为称奇的是,从西往东看,天佛山又似体态优美、秀发飘逸的观音菩萨。

一山藏二佛。 这里也流传着一个传说。

很久之前,王母娘娘身边的一只小狸猫,因为思凡下界来到人间,坐化为一只猛虎,在卧佛寺以北的望海楼群山中为非作歹。 天佛山下,有一村庄,名虎园村。村里住着一位叫化方的老人,豢养了一匹白龙马,颇通人性,老人非常喜爱。自从望海楼出现猛虎作恶后,老人发现每天清晨喂草时,那匹白龙马都是大汗淋漓,甚是疲惫。老人纳闷,有一天夜里就藏了起来,想探个究竟。 深夜,白龙马悄悄跳出马厩,直向望海楼方向奔去。老人急忙追了过去。 待老人赶到望海楼时,白龙马早与那只猛虎厮斗在一起。纠缠中,白龙马长长的马鬃,似乎挡住了它的视线。 第二天回到家后,好心的化方,就用剪刀把马鬃剪短,而靠马鬃腾空飞跃的白龙马,在又一次的打斗中,威力大减,被猛虎咬死,拿着扁担冲向猛虎的化方,顷刻见血染山岗。 此事惊动了玉帝。于是他派佛祖和观音菩萨下界收服老虎。佛祖和菩萨轻松收服了仍不悔改的猛虎。之后,被眼前这片青山绿水吸引的他们,念动咒语,化为青山,成为后来的天佛山。

于是,天佛山一面像佛,一面像菩萨,也就有了“一山二佛”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