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溺愛孩子,應該教孩子感恩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裡的小皇帝、小公主,稍有不如意就摔筷子,甩碗,這是由於家長把孩子寵壞了,溺愛會讓孩子失去面對挫折的能力,以自我為中心,冷漠自私。部分家長很容易犯以下幾種錯誤,過度寵愛孩子。

父母不要溺愛孩子,應該教孩子感恩

當孩子開始頂撞自己,父母們就應該自我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真的是孩子開始耍小性子了,父母就要及時引導,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一談,多問問他們為什麼不開心,為什麼唱反調,耐心地指導他們,擺正心態。

不懂得感恩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孩子飯後推開飯碗就去看電視或去玩了,父母則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留給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生病,父母便細緻入微地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甚至視而不見……

父母不要溺愛孩子,應該教孩子感恩

霸佔東西很多孩子覺得自己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好吃的、好玩的當然應該全部歸自己才對,所以凡是家裡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獨佔。於是很多孩子只要餐桌上出現了自己愛吃的菜,就不許任何人動一下筷子;有了自己想看的電視節目,就不準任何人動一下遙控器;有了自己喜歡的玩具,連父母碰一下也不允許。眼裡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這哪裡算得上是一個孝順的人呢?

父母是出於對孩子無私的愛,才心甘情願把一切好的東西都給孩子。反過來,如果孩子像父母愛自己那樣愛他們的話,是不是也應該像他們一樣做呢?

父母不要溺愛孩子,應該教孩子感恩

習慣把錯推到別人身上現在很多的孩子盛氣凌人,一點都說不得。很多事情,明明知道是自己做錯了,但當你說他一句,他硬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還把錯怪在家長身上,多說兩句,就地上撒潑打滾,讓人沒有辦法。這類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而這一切都是父母的溺愛慣出來的。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可以從這幾點著手:不要對孩子付出太多,干預太多;不要讓孩子吃"獨食";不要"有求必應",甚至"無求先應";不要讓孩子擁有的東西來得太容易。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講自己工作的艱辛。父母要給孩子做出榜樣,給孩子"回報"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