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教導女性如何做到氣質優美


佛經中教導女性如何做到氣質優美

《寶女所問經》載,佛陀住世的時候,有少女名叫寶女,特到佛陀之處,請教如何修養品格及說話時的態度,怎樣才能使言辭清淨。佛對寶女說,少女如欲言辭清淨,氣質俱佳,儀態優美且一切如意,常生快樂,有三十二事可令口辭清淨。

知羞慚

一個好女人,要有知道羞恥和慚愧之心。遇尷尬之事,自然會常常羞得臉紅,顯出慚愧惶悚的樣子,才不會為人所厭惡。

造德

一個好女人,不可生缺德心,做缺德的事;凡是所言所行,一切造作,都要表現出一種女性柔美之德性。

常懷恥愧

一個好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切切實的覺悟,自知廉恥,顏面上要有慚愧的神色,而心裡覺得不好意思。要把一件事慢慢地說,不能著急,這樣才能體察人情物理,審詞定氣,從而提神醒腦,引人入勝。

等修於善

一個好女人,在平時對身、口、意三業,要同時等修一切善法。

不為劣惡

一個好女人,不可作出卑劣而使人覺得厭惡的事情來。

不索譏謗

一個好女人,一切言語和行動,不管於人面前,在人背後,都要端莊,不可有招人譏評或誹謗之事。

不為卒暴

一個好女人,要養成忍辱的德性,千萬不可因些許小事,或遇不解的困惑而尋短見,心存暴卒,都是不可以的。

教化諸天

一個好女人,平常要多學習美妙的言詞,或佈施濟世的道理,常常講給人聽,如天籟之音,使人聽了你的話,猶如聽一則動聽的故事,人人都有快樂和光明優美的感覺,乃至因此感化而死後生天。

不興恐懼

一個好女人,不要像個羅剎女,顏面上雖然美麗,而心中毒惡不堪,隨時製造恐懼的情緒,那是要不得的。

燒諸惡趣

一個好女人,千萬不可因貪瞋痴,而做出殺盜淫妄的惡事來,應常修戒定慧,以獲得智慧的光明,把三惡道的種子燒焦而不生長。

開演善歸

一個好女人,平素所作所,為都要以追求最善良的歸宿為原則,不可輕浮放蕩不羈而妨害自己。

賢聖所命

一個好女人,要時常有希聖齊賢的觀念,要常行聖道,自以為賢聖所命,做一個光明的使者。

恭奉明智

一個好女人,要時常有恭謹的態度,要奉行一切善業,要有光明的智慧覺悟。

其內清淨

一個好女人,要時刻保持自己內心的清淨,外表上要天真活潑,在內心要常樂我淨。

善修於外

一個好女人,於外表方面,要時刻注意修持。不良的現象都要修掉。有了真善美的表現,人人見之而生歡喜。

而愛言教

一個好女人,無論在家或外出,都要保持一種謙恭和氣的美德,隨時接受他人的善言指教。

分別言辭

一個好女人,要時刻保持智覺,不可糊里糊塗,無論聽什麼人說話,都要有判斷其是非好壞的能力,分別其言辭,千萬不可受花言巧語之徒的欺騙。

言無誤說

一個好女人,無論在什麼地方,向人說話,千萬不可誤說,以免誤人害己。

口演柔軟

一個好女人,無論對什麼人說話,都要以和雅之音,出柔美語,不可粗聲大氣,說話似鑼鳴,則不美矣!

言語殊特

一個好女人,要有高尚的風度,優美的氣質,一般俗言俚語,野鄙之辭,不可掛在口上,凡是出言必善必美,使人聽起來有一種特殊的妙感。

口暢香潔

一個好女人,說話要流暢,出言盡美盡善,使人聽起來,有一種口齒芳香,純樸聖潔的感受才好。

而隨教命

一個好女人,無論在家庭、在學校,或在親戚朋友之處,如長輩有所教導,或命令作事,要隨而不抗,喜而樂從才對。

無有欺詐

一個好女人,隨時隨處,要品行端正,不可養成欺騙詐取的不良惡習。

無所熱惱

一個好女人,無論在任何地方,不可亂交,更不可隨便與異性為友,不墮情慾之中,保持清涼,不生熱惱。

造業可愛

一個好女人,其所作所為,都要使人不生厭惡,身、口、意三業為善,都要使人有一種清涼愛樂的感覺才好。

內無有失

一個好女人,無論在任何地方,內心上都要時刻光明覺照,起心動念,不可誤失。

外亦無誤

一個好女人,只要隨時保持心念沒有任何過失,而表現於外的,或在行為方面,也就不會誤事了。

不為罪業

一個好女人,無論在何處,只要心地純良潔白,內外無失,即不會造出任何的罪業。

造眾福地

一個好女人,要有慈悲的心腸,要好好的讀書,成就學業,或作善良的職業,所想所為,都是為了福利人群。

樂於佛道

一個好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樂於諸佛聖教,自覺覺他,自利利人,上求下化,行菩薩之道。

傳語至誠

一個好女人,要特別注意,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就是替人傳話,也要至誠,不可不實。

言輒獲利

一個好女人,凡是說話,言語之間不可傷人害己,凡所言語,動輒獲益,不可不利才好。

佛經原文

佛復告寶女曰。菩薩至誠。謂口寂然護於言語。所說無缺口辭真諦。在於獨處若大眾中。言常至誠。不以國故而兩舌也。不以珍寶具足貨業而欺虛言。不以父母親族貪財惜費而兩舌也。

  佛語寶女。有三十二事口辭清淨。何謂三十二。羞慚(一)。造德(二)。常懷恥愧(三)。等修於善(四)。不為劣惡(五)。不索譏謗(六)。不為卒暴(七)。教化諸天(八)。不興恐懼(九)。燒諸惡趣(十)。開演善歸(十一)。賢聖所命(十二)。恭奉明智(十三)。其內清淨(十四)。善修於外(十五)。而受言教(十六)。分別言辭(十七)。無[革亢][革卬]說(十八)。口演柔軟(十九)。言語殊特(二十)。口暢香潔(二一)。而隨教命(二十二)。無有欺詐(二十三)。無所熱惱(二十四)。造業可愛(二十五)。內無有失(二十六)。外亦無誤(二十七)。不為罪業(二十八)。造眾祐地(二十九)。樂於佛道(三十)。傳語至誠(三十一)。言輒獲利(三十二)。是為三十二事也。

【佛經介紹】《寶女所問經》西晉•竺法護譯。又稱《寶女經》、《寶女三昧經》、《寶女問慧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冊。內容敘述佛為寶女說實語、義語、毗尼、十力、四無畏等法門。

佛經中教導女性如何做到氣質優美


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