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坛三大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你认为谁写得最好?

鹏友程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都为陕西籍,他们三个人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同为长篇小说,都属现实主义的乡土题材,也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在乡土文学的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有人问陕西文坛三大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你认为谁写得最好?有书君认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伯仲的问题。

为什么有书君会这么说呢?先听听有书君的分析:

1.从专家的评价角度分析: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他耗时6年耗尽一生心血所写的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路遥笔下所描绘的世界在世人眼中极为平凡,但小说里的人物却有不平凡的一面。

这种不平凡体现在人物的精神世界上,即自尊和自强的人格魅力,充满了正能量。可以说《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一部神话。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在他的笔下,被写得荡气回肠,让人热血沸腾。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有西方学者评价其作品从深度以及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当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甚至与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相比毫不逊色。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在叙述态度以及审美理想上都体现了对自然的追求,他的长篇小说大多属“进入型”小说,结构的整体特点概括为:人在城乡之间漂泊。他是我国当代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以及广泛影响力是作家,更被誉为“鬼才”。

从专家评论的角度来看三个人在文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力不相上下。

2.从读者评价角度分析:

对此问题有书君也问了一下身边的朋友,通常年轻人大多倾向喜欢路遥,因为他的文字给人温暖和力量,他的作品始终给人传递着一种青春向上的积极态度。

相反,稍大年龄的人则喜欢陈忠实或者贾平凹。因为陈忠实的《白鹿原》是对我们民族历史的一种回望,对历史的一种深刻思考与反思,而贾平凹的则是更关注当下农村以及社会变革方面。

最后,有书君作为一个80后自然也是喜欢路遥的,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无论如何,在陕西文坛上,他们代表着不同的三个方向,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艺术奇观。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有的答案简直在乱答,观点可以因人而异,但基本事实不要胡说。

他们三人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是莫言好吧?不过他们三人都获得了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

其次,三人不都是陕北黄土高坡出来的。

路遥是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是陕北黄土高坡出来的。

陈忠实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是关中地区出来的作家。

贾平凹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是陕南地区出来的作家。

所以他们三人刚好代表了陕西三块地方:陕北,关中,和陕南。

就他们的文学成就来说,都拿过中国最权威的文学大奖茅盾奖,所以文学成就是难分叔伯。差别只在于你喜欢谁,从谁的作品中受益良多。

路遥是我第一个接触的陕西作家。上中学时先看了他的小说《人生》,这篇小说也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路遥的小说写得都是乡土生活,写得是他生活的那片土地发生的故事。看完《人生》我哭得稀里哗啦的,虽然写得是乡村城镇的爱情故事,但路遥写感情写得非常真但又不矫情,所以才特别感动人。

其次是《平凡的世界》,这部全景式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写的是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感情故事。路遥把笔触投向大社会背景下普通乡村城镇中普通人的故事。在这之前,没有哪个作家有这么大的手笔,用百万字的篇幅来写普通城乡人们的爱恨离合的故事。而中国,就是由这样几百上千个这样的普通城镇构成的,在这些城镇中生活的普通人,才构成了中国的主体。在中国任何时期,都是农民人口比城市人口多,所以路遥写的这部作品非常有意义。通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他们的精神和他们的感情生活。我想其中最动人的就是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故事了吧,但是把这个爱情故事放在一个大城市的背景下,就没有那么动人了。只有在那个年代,在那个环境里,他们的故事才显得那么感动人。

陈忠实的代表作就是《白鹿原》了,这部小说也是以关中大地为文化背景的。这部小说拥有很高的知名度,都出过影视作品。写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白鹿原上白鹿两大家族之间的较量。小说写了很多人物,通过人物塑造,作家似乎要追寻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来寻找到自己的“根”。但这种追寻是通过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描写,来寻找这种悲剧的根源。我是这样理解的:在从清末到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里,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许多固有的东西,比如儒家思想,传统价值观等受到很大冲击。这部作品似乎在探讨,中国人的根在哪里?我们的心灵归属在哪里?

贾平凹的作品我读的不多,就拿《秦腔》来说吧,讲了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近三十年的历史。以清风街的白家和夏家为主,再现了社会大变革时期对农村的冲击,以及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感情。

我的感觉是贾平凹的小说中艺术手法用的特别多。用《秦腔》来举例,小说夹杂着些许“神秘主义”,风水,鬼神,求寿等民俗都有描写,并且使用大量的方言古语,这样完美地再现了乡村的生活场景。看似简单的生活,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却折射出时代的特色。贾平凹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已经出神入化。小说中对偶,拟人,比喻等比比皆是,还引用了许多秦腔唱词和简谱。,贾平凹的文学水平还是很高的,他的作品要细细品读,囫囵吞枣是不行的。

总之,你若喜欢平实的语言,动人的故事,那么你会喜欢路遥的。

若喜欢有深度的文字和深度的思考,那么你会喜欢陈忠实的。

若喜欢艺术性更高超和让人慢慢品味的故事,你会喜欢贾平凹的。


蝴蝶迷君


我家商州的,离贾平凹家不到50里。说实话,贾平凹的书太烂了,看不下去!看看那部代表作秦腔,都写了(⊙o⊙)啥?漫无主题!不知所云!

其他小说也粗俗,起的名字也很烂,如古炉中的狗尿苔。

丹凤县不少人告诉我,贾平凹糟蹋咱们商洛人,说睡觉不穿内裤,上厕所不擦屁股!

商洛作家中,京夫的小说是最好的,特别是短篇,可以和路遥相比!

路遥和陈忠实小说差不多,都写的是过去时代的历史。陈忠实的白鹿原更厚重,更真实!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很优秀,不过有的地方很假,加入了作者的个人梦想。如润叶和孙少安,田晓霞和孙少平,孙兰香和某高干子弟。一家子,分别和村支书,市委书记,省长家儿女谈恋爱,明显不正常!这是古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写法。

但平凡的世界更贴近农村生活,收到年轻人喜爱!我妹妹就经常看这个书和电视剧。

所以,这三个作家中,陈忠实和路遥平分秋色,贾平凹就是个垃圾!

最后推荐大家读下京夫的作品,真的很好!


秦岭夜谭工作室


从1970年代末期直到今天,陕西大地涌现出了贾平凹、路遥、陈忠实、高建平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实力派作家,创作了《人生》《平凡的世界》《废都》《商州》《浮躁》《秦腔》《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等一系列史诗般作品,这些陕西作家因此也被誉为文学陕军。这在文学界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值得文学博士和研究者写一些论文或者文章。

贾平凹

建国后,陕西有一位叫柳青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是《创业史》。柳青多年住在乡村,在县里挂职,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路遥等陕西作家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柳青的影子,这也是文学陕军的源头之一。

作家柳青

在文学陕军中,以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成就最高,他们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和《秦腔》都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具体到三人谁写得最好,可能见仁见智,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三人中以陈忠实的《白鹿原》水平最高,通过对白鹿原上白鹿两大家族半个多世纪的描绘,让读者深入了解了关中大地的人文风俗、历史演变和文化底蕴,《白鹿原》写的虽然是关中农民,却体现了中国农民的精神内核,堪称是一部中国农民的史诗。作者借鉴了南美魔幻主义文学创作手法,个人感觉其水平已超越《百年孤独》,我曾多次在文章中说过,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将其一生的经历和积累都写尽了,这部小说已经达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陈忠实

由于受文学创作手法和文化思想格局的限制,路遥的作品比较传统、保守,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正能量作品,当然喜欢路遥作品的读者非常多,以青年学生和中老年人为主。

贾平凹作品我喜欢的他的商州系列小说,我觉得这些小说写出了陕西特别是商州的魂。


民国年间那些事


有人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说为什么贫瘠的西北大地能够走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家?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抛出这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路遥先生的成名作是《人生》,他当年凭借这一部作品就声名大噪,成为了无数年轻人的精神导师,他笔下的高加林,巧珍也令无数人动容。很多人一边为他们感到惋惜,一边又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后来路遥先生不满足于此,他决心要创作一部鸿篇巨著,即使为此燃烧自己的生命力也在所不惜。经过几年的奋斗,他终于写出了《平凡的世界》这样一本伟大的现实主义巨作。这本书反应了我国在特殊年代底层劳苦人民的奋进史,具有强烈的鼓舞人心的作用。他笔下的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等人,感染了无数的人,成为了他们自己人生的标杆,在自己无助的时候从这本书汲取了很多的精神力量。当然路遥先生也凭借此书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至此路遥先生凭借其独到的现实主义写法,以及其作品催人奋进的感染力,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导师。

陈忠实先生,同样是一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代表作《白鹿原》描绘的是陕西大地,一个叫做白鹿原的地方几十年间的波澜壮阔。有人说宛如史诗一般,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变革。从方方面面展现了遥远的陕西大地独有的人文风情。通过对白鹿两家的描写,既展现了传统宗族制度之下的风土人情,又体现了社会大背景的大变革。成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自己陕西的人,陕西的风俗的一面镜子。



贾平凹先生,同样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先凭借《废都》成名,后通过《秦腔》获奖。他的小说致力于描写自己所熟悉的故土。《废都》里面描写的西京就是现在的西安,小说里面的西京是什么样子的,其实西安也就大差不差了。而这部作品,先生刻画的主人公不再是底层劳动人民,而是知识分子这一群体。通过对庄之蝶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内心真真切切的情感。而其《秦腔》则是向我们展现了这片黄土地上古老的艺术——秦腔。先生也凭借此书让大家对秦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秦腔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相对于先生的小说而言,我更偏爱他的散文。曾经读过他的《自在独行》、《游戏人间》,感觉先生的散文更对我的胃口。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若非要分出个高下之别,我想我也没有资格做这样的评判。所以仅仅粗略的这样分析一下三位先生的部分作品,还望能给你一个自己的答案。


有僧吃粥


我认为陈忠实的《白鹿原》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可谓文坛上的两座熠熠生辉的丰碑。但二者相比,具有史诗价值的《白鹿原》,无论从历史的厚重、人物的丰满、立意的高远、文笔的俊朗,陈忠实写得略胜一筹,写得更精彩!



短笛轻吹润家园


谁写的更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各有千秋吧!但是又有很多相似相同的地方。作为陕西籍作家,三位老师描写的地域、人物形象从陕北黄土高原、到关中平原、再到陕南盆地!纵贯了这个三秦大地。

我个人比较喜欢路遥老师的《平凡的世界》,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写出真实的世界。“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曾经看到全书的第一段话话,我已经泣不成声。

很多人无法想象在黄土高原这样一副场景有凄凉、似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冬天过了春天会来。到温暖的春天还没远远的到来。感叹人生有何尝不是如此!


发飙闪人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有意思,我很喜欢来回答。其实熟悉文学的人都知道,陕西有四大老汉,尤其是在陕西土生土长的人更加熟悉这些人。他们的姓名以及代表作分别是:

1. 路遥-《平凡的人生》;

2. 陈忠实-《白鹿原》;

3. 贾平凹-《秦腔》《废都》;

4. 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

前两位已经不在人世,贾平凹在临潼骊山脚下建立了一个文化纪念馆,里面有他的生平介绍,写的书,字画,收藏的文物,一个可以喝咖啡,阅读书的区域,文学里面的那些大师的画像-徐志摩,冰心,闻一多;还有小孩子可以做泥塑,画画的地方。最后一个我只知道是陕西临潼高家村的人,现在是陕西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前两天在抖音上看到他写福字。

我最喜欢路遥,其次是陈忠实。原因有:

1. 路遥的文字是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开始,即便是贫穷的,也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奋斗,使自己的一生过的不平凡;这个具有现实的意义,非常容易从个人的角度理解;

2. 陈忠实的文字是从普通老百姓出发,但是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在历史变迁的大环境下所拥有的生活,个人奋斗之类的东西很少,但是却非常的现实。你可以感受到命运是多么的渺小;

我觉得要看书就必须将陈忠实和路遥的书一起对照着看,在那种大环境下去更加细节的奋斗才是最真实的。

谢谢!


小文殊兰


陕西文坛三大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他们共同点:都是来自黄土高坡,都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在当代众多文学作家中,他们三位都是比较有知名度,也是优秀的。

每个人欣赏文学角度不同,对作家作品喜好也有所不同。

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几代人,他本人从小经历贫困,对农村既有着深厚情感又想摆脱农民身份,一直在辛苦抗争,他笔下的少安少平都在极力摆脱贫穷。

感觉他的内心挣扎,他在用主命写完《平凡的世界》,逝世时才42岁,这应当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年龄,可他已心血耗尽。

也许只有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才会明白他拥有当时的生就付出了怎样努力,他是想证明自己,向世人展现自己用心之作。

陈忠实《白鹿原》更洒脱一点,他更大胆描写男女之情欲,表现人之本性,书中这类描写笔墨过多不利于青少年诵读。

这是部不朽之作,人物之众多,农村场景描写更宏阔。对于农民对赖依生存的土地之热爱、对农作物细致述说都足见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详尽了解。

时间跨越度大,前后几十年对白鹿两家三代人述说,小说洋洋洒洒几十万字,陈老信手拈来,实属一部文坛著作。

贾平凹《废都》《高老庄》《浮躁》等多部脍炙人口中短篇小说,他的小说让读者阅之更轻松,作品更接地气。

他的《废都》《浮躁》都在国际上拿了大奖,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另外他的散文写得也很耐看。

贾平凹家庭优越,他的作品也更显有活力,人物更具体更显明,相比而言,读贾平凹的小说更觉有乐趣。








梅吉3882174592


可能是因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的缘故,陈大师和贾大师的作品我在看书的时候都只是会觉得他们好厉害,居然可以写出这么天马行空的文学来。但是看了也就过了。唯独路遥的书,这么多年来,时不时都会重温一遍。并且每一次都会看得热泪盈眶,心情澎湃,看完之后还会感慨许多日子。甚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会替书里的角色伤感抹泪。陈和贾对我而言就像是技巧性太强的歌手,虽然唱得好听但打动不了人心。这种歌听过一两次就行了。但是路遥却就像是那种能把歌声唱进你心里去的灵魂歌者,能直击人心,想要一直循环播放让人欲罢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