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云社郭德纲不把所有的徒弟都捧成名人?反而需要的时候才推出新人呢?

会火A


现在中国的相声商演百分之九十都让德云社给独占了,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个市场是郭德纲做大的,如今德云社400多号演员,九支表演队国内国外来回巡演,把相声专场当成演唱会来开,现场观众动则几万人的场景也就德云社能达到吧。



现在郭德纲对外宣称德云社有着完善的演员成长体系,可是谁都知道,在德云社郭德纲乾纲独断,郭德纲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在一次专访时郭德纲说现在的德云社不需要那么多成名的相声演员,一线城市的演出郭德纲和于谦去,二线城市的岳云鹏和孙越去,三线张云雷,烧饼及其搭档去。并且在郭德纲眼中捧红一个相声明星就像吃饭一样简单,花个二十几万找几个微博大V一宣传,再办个专场就行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郭德纲捧红一个相声明星这么简单,为什么不把徒弟们都捧红,岂不能赚更多的钱?


按照郭德纲的设想只有德云社需要演员了才捧红其他人,不需要只能等着,其实这也是郭德纲的无奈之举。郭德纲的儿徒烧饼跟郭德纲的关系仅次于郭德纲和郭麒麟的关系,但是烧饼就是不红,除了身材好有点话题之外,毫无建树。郭德纲也想让烧饼红啊,但是也无能为力。

从另一个角度讲,现在红了的像岳云鹏,张云雷这些人,说相声都不行,到现在岳云鹏说相声还笑场,张云雷除了唱歌相声说的不怎么样。郭德纲是把岳云鹏当做喜剧演员来培养,把张云雷当做偶像歌手来培养,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人,而都不把他们当成相声演员,相声只是他们进军娱乐圈的捷径,这也是郭德纲能让德云社在娱乐圈全方位发展的战略设想。


还有就是现在的相声市场就这么大,突然出现那么多相声演员怎么分配利益,这也是一个问题。需要有人在台上大红大紫,也得有人在小剧场上坚守。这就不得不提高峰这个人,相声业务水平并不在郭德纲之下,这也是郭德纲放心把德云社的人才培养全权交给高峰来负责的原因。高峰时拥有了一流相声演员的本事,却没有一流相声演员的名气,而高峰就是喜欢这些,慢慢研究相声的耐心,高峰终将成为相声大家。

郭德纲也有自己的顾虑,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教给了徒弟,名气也有了,身份也有了,那不转身就自立门户了。郭德纲是让曹云金这些人给吓怕了,本来郭德纲的德云社一路走来就伴随着徒弟背叛的名声,如果都把徒弟们捧红了,本来就四面透风的德云社还不瞬间瓦解,这真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郭德纲这种做法是有他的考量,不过还是希望德云社能够安心做一个相声团体,不要搞那些有的没的,现在的相声门槛太低了,谁都想走相声成名这一条捷径,拉低了相声演员的素质。


狗娱乐


两个原因:

一,郭德纲捧徒弟是有原则的

郭德纲并不是没有原则的捧徒弟,即便是再需要人撑场面的时候,郭德纲也是斟酌再三,如当年“临危受命”的岳云鹏。

2010年,众所周知的原因,德云社人才流失严重,郭德纲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赶快捧出新人,要不然,德云社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就要离自己远去。

彼时的德云社,能上得了台面的演员不多,就是这样,郭德纲也没有赶鸭子上架,而是给孔云龙、李鹤彪、岳云鹏等人先举办试水小专场,看看观众对谁比较认可。三人在当时的知名度一般,功底一般,人气没有,岳云鹏算是“瘸子里头挑将军”出来的。

岳云鹏是个上进的人,他抓住了当年的机遇,才有了今天娱乐圈一线的地位。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覆盖,德云社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郭德纲以每年捧红一个徒弟的速度,在为德云社储备人才。老郭还曾经霸气地说过,他想捧谁,谁就红。



真是这样吗?还真是,但捧红后,能不能收住,则是郭德纲和他的徒弟们都会想到的。所以,话是那个说法,真正捧人的时候,老郭还是掂量着来的——谁的基本功扎实,台风稳,观众缘好,谁就有可能走进郭德纲的视线。

岳云鹏之后的烧饼、张鹤伦,近几年走红的张云雷、孟鹤堂、张九龄、阎鹤祥等人,哪一个不是在师父没有力捧之前就已经崭露头角?


可以说郭德纲对德云社当红小角们的所谓“力捧”,不过是在他们各自已经在小剧场快“藏不住”的时候,从背后推了一把,给他们提供小剧场之外更大的平台而已。

二,德云社已经到了不需要也没必要把每一个演员都捧红的时代

电视剧有主角和配角之分,放在德云社也一样,如果所有人都像岳云鹏、张云雷一样有名气,那么在演出的时候,谁先谁后,将会是一个大问题!



再说了,同样是郭德纲的徒弟,接受程度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开窍早,能通过自己的演出抓住观众。比如张云雷,在郭德纲没有把他列入捧红计划之前,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再比如尚九熙,师父还没有注意到他,他就已经用自己的艺术感染力,在小剧场火了起来。

对于真正有实力,领悟到相声艺术真谛的徒弟,郭德纲一定会给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郭德纲从来没有“硬”捧过某一个徒弟,即便他再喜欢这个人。比如孔云龙,他和岳云鹏一块儿进入德云社,在岳云鹏还在练习普通话时,他已经能上台了。郭德纲还喜欢和欣赏他,可是他在相声上的天赋真的很一般。所以,郭德纲即便是在喜欢他,也没有硬捧他。

德云社里有相当大一部分演员是郭德纲的徒弟,虽然他们同样师出“郭门”,但由于能耐不同,有的人红了,有的人默默无闻。


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于德云社,还是对于郭德纲本人,在需要的时候,推出“新人”,是最好的策略。


于小小


之前曹云金、何云伟的出走,对郭德纲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他现在更重视徒弟的人,要慢慢的考验他们,关键时候才会捧。不能够一下子给他们机会,要不然又会出来第2个第3个曹云金。

曹云金给了郭德纲深刻的教训

曹云金当年是跟着郭德纲学艺的最早的徒弟之一,而他天资聪明,有很好的基础,深得郭德纲的赏识。郭德纲当年有意栽培他,一直在努力给他创造机会,但曹云金红了以后就开始翻脸了。


曹云金有很强的功利心,觉得德云社已经放不下他了,翅膀硬了就想单飞,然后与郭德纲弄得很僵硬,最后还撕破脸皮。

曹云金在德云社最困难的时候离开,对德云社是很大的损失,差点让德云社无以为继。要不是岳云鹏顶替上来,德云社那会儿就完了。

从此,郭德纲有了很深刻的教训,捧徒弟一定要看人,考验清楚以后再做决定。

成名需要条件

郭德纲的徒弟那么多,每个人对相声都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名,需要天赋和运气。有的人就是在小剧场说相声的命,而有的人没多久就是角儿。

不管是在小剧场还是在大舞台开商演,所有的徒弟都必须经历过很长时间的磨练才可以,不是那么容易的。

郭德纲现在捧人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快了,好多年才能捧出一个人来。今年开始开商演的张九龄和王九龙,之前在德云社已经很多年了,在小剧场说相声也已经七八十来年了,磨练了很久了,还参加过各种商演的主演,练的差不多了,才会把他们捧起来。

其他的演员还需要更多的磨练,让他们能够站在舞台上代表德云社的高级水平才可以。很明显,现在新人里面,能够真正登得上大舞台的人还不是那么多,还欠火候。

人品最重要

郭德纲现在捧人的时候,不是看中他的曲艺基本功,而是看人品,只要他人品好,捧红很容易,如果人品不好的话,即使他相声说的再好,也不会捧的。

而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看得出来的,日久见人心,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考核才可以。



之前,曹云金带给德云社的创伤太大了,郭德纲很小心了。有的人深藏不露,时间久了以后才能够看出来一点端伲。

市场就那么大,要用人的时候再捧

尽管德云社现在很受欢迎,海内海外的观众都喜欢看他们的专场,但市场其实就是那么大,真正想去现场买票的观众也就那么多人,更多的人都喜欢在网上看他们免费视频。


而这种情况下,市场就容易饱和。郭德纲肯定不能让徒弟们把位置都给抢了,要用人的时候才会捧,而不是说有才华就让你去上演。

德云社要稳步向前发展,必须慢慢来,千万不能着急,否则容易重蹈覆辙。郭德纲现在自有他的捧人计划,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市场不能太冷清,但也不能太饱和,要把握好分寸。而且,郭德纲再有本事,他的徒弟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名。


R娱记


“珠联璧合结成双,台上于谦郭德纲,他说捧谁谁就红,不怕徒弟都走光”


郭德纲为什么在需要的时候才推出新人?

你可能不知道,他最需要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十年前,2009年左右,德云社面临巨大挑战,徐德亮、王文林、何云伟、李菁、曹云金,走的走,散的散,偌大的社团,四面漏风,墙倒众人推。


要不是在2010年,郭德纲触底反弹逆境崛起,从小剧场、小电台开花结果,那么现在指不定相声行业执牛耳者是谁呢。


那个时候,郭德纲想把徒弟捧红么,做梦都想,可他没能力。




现在,400多人的德云社,国内最大的社团,涉及电影、电视、综艺、广告等方方面面,关系人脉错综复杂,郭门坐下云字科弟子已经开始开疆拓土,慢慢渗透到娱乐圈。


后果就是剧场现在能扛起大梁的,没几个了。


德云社这牌子值500,郭德纲这名字值1000,郭德纲+德云社就是1500的门票。

德云社这牌子值500,郭德纲学徒弟子值100,徒弟+德云社只能值80 的门票。


别不信,我真听过80一场的德云社,没什么角儿,说的一般,小剧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谁不想多赚钱,谁不想小剧场多买票,谁不想人人是个角儿。


你说今天郭德纲是不愿意捧了么,他是捧不出来。


别听他在台上说想捧谁红,谁就红,离开他就饿死。


台上都是假的,宝贝们,说的都是假的,怎么知道于谦家里事情是假的,这个事情就信以为真了呢?


郭德纲要真是一指谁谁就红,那些个天天绞尽脑汁营销炒作捧角的经纪人们,还不得个个撞豆腐啊,杨天真,黄斌,王京花这些娱乐圈幕后大咖还不得拎着铺盖过来拜师啊。


郭德纲没那本事。


他捧人,也是靠运气。


最简单的例子,你看。


烧饼,朱云峰,儿徒,跟了几十年了,端茶倒水,怎么没红。

烧饼不想红么?你是没见过那场《扒马褂》,郭德纲于谦烧饼,烧饼台上说的那话,都差直接逼宫了,一小时的节目,半个小时都是烧饼在那说自己。


郭德纲不想捧么?自己亲儿子一样,别人都红了,就他不红,怎么不心疼。


红了么,没红。


要不是健身练出个好体格有点话题,你觉得你还记得他长啥样么?

岳云鹏也好,张云雷也好,说好听点,那是到时候了,自己红了,说不好听点,那就是碰屁上了。


岳云鹏到现在说相声还笑场,粉丝还说是个人特点接地气。

张云雷除了唱歌相声说的稀碎,粉丝还说在宣传传统文化教育人。


郭德纲自己教过他们笑场啊,还是教过他们教育人啊?


这不是郭德纲自己瞧不起的模样么,基本功不行,相声门槛低,说相声不好笑就光教育人。

这些都是郭德纲捧得么?就捧几个这个?


德云社但凡有点随了郭德纲还红了的,那还是郭麒麟,风格扎实稳重,有大家之气,但不好意思,人家是于谦徒弟。

什么花个三五十万,找几个媒体放几段谁谁谁的相声,吹一波第二天就成角儿了。


这套捧人流程是郭德纲说着玩呢,太理想化了。


照他这么说,造火箭也简单,来个钢管底下烧点煤就飞上去了,第二天就降落月球了。

是这样么,扯犊子么这不是。


就这么跟你说,你要有个点石成金的本事,你说你是闷头把家里石头都点成金子,豪车豪宅的享受上,还是朝九晚五每月还贷款的时候点上200补窟窿?


你要说你愿意当后者,我是真服你了。


四斤


谢谢:我觉得郭德纲愈加强大和成熟了,他的德云社初始阶段没有考虑那么多,所以急于捧红一批人,结果怎样?成绩斐然自以为是,都跑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说走就走,因为走的那部份人都认为自己翅膀硬了。

混得怎么样就不提了,作为老郭也对此事很是奥恼,多年的沥炼摸爬与经验教训,给老郭新的启迪,有把握的人他会让他红,暂无把握的相声演员往后放一放,一点一点的来,不急于一时。

当下德云社发展的趋势日渐成熟,不愁明年捧一个谁?后年再捧一个谁?1、德云社的演员们会心里踏实,反正会有出头之日。2、在大公子郭麒麟和岳云鹏及张云雷走红之后,老郭已有人选目标,但还在谨慎观察阶段,是时再捧。

老郭不可能同时捧红所有德云社有能力的人,就像回答开头我说的那样,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儿,那样老郭就毁了,不但自己吃亏而且包括德云社这个牌子。老郭说过:捧腕儿不是目的,要捧就是“角儿”,那样才能把传统的东西延续下去。





蘭竹ZLZ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郭德纲有自己的答案,只是郭德纲的答案未必是完全正确的,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原因是不容忽视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郭德纲自己的观点是德云社的人才已经够用了,他把市场分成了几个梯队,从郭德纲于谦领衔海外商演,到烧饼三四线城市划分的非常清楚,在郭德纲看来“德云社已经垄断了商演市场”,既然各个梯队已经人员稳固,那么再捧红徒弟就没有必要。

郭德纲表示自己对捧红徒弟已经轻车熟路,所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捧红徒弟这件事完全来得及。实际上,事实真的像郭德纲想的这么简单吗?答案是未必。

第一,郭德纲捧红的标准是人品,而人品又是最难猜测的

从2010年开始,郭德纲就把人品放到了相声才华的前面,毕竟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还不容易开花结果了,结果退出,无论是谁遇到这种情况都很难平静的应对,但是人心又是最复杂的,即使是岳云鹏,郭德纲也是经过了长久的考验才看清了他的人品。

第二,捧徒弟未必一定会红

郭德纲的儿徒烧饼是老郭花费了很大力气来捧的角,烧饼从小就跟着郭德纲长大,作为根正苗红的儿徒,郭德纲对他非常信任,并且花费大力气来捧他,结果呢?无论有多少机会给他,烧饼到今天依旧是半红不紫的状态。

第三,郭德纲曾经的观点正在逐渐改变

从2018年开始,郭德纲捧红徒弟的步伐突然加快,本来相声演员专场演出意味着演员开始独当一面,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在小剧场积累人气,然后逐渐一步一步的开专场。但是今年不仅大量德云社演员开了专场,甚至独立到海外开设专场的也达到四对之多。

综上,郭德纲曾经的这个捧红徒弟的原则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时每位演员的风格和天赋不同,这也不是郭德纲想捧就能红这么简单的事情。

(德云江湖,相声爱好者社群)


相声江湖


郭德纲的原话是,谁家有面也不能都包成饺子。

也许说这话的时候,是郭德纲的倔强在起作用。其实,德云社演员的成名大都是粉丝捧起来的。

现在的粉丝喜欢玩养成游戏,跟郭德纲那套养你十年,先压着不用,等到用的时候拉出来的玩法完全不一样。

粉丝就喜欢在那些籍籍无名的演员里面挑一个,然后玩儿命吹,然后就火了。

比如秦霄贤是很典型的一个,霄字科论资历,还属于未正式拜师,郭德纲说的那套,我要用人时候领出来一个用两个月就能捧出来从方法,他是不会去捧一个刚从学员班毕业的小年轻的。

但是郭德纲的说法也没有什么错,毕竟秦霄贤现在粉丝数量虽然很多了,但是没有开过专场,在相声领域并不算红了,严格来说这应该叫网红。

小火靠捧,大火靠命

郭德纲所谓的捧,也就只是利用自己的资源,能把这些人捧个小火。

安排个专场,安排个巡演,偶尔上上节目,安排个露脸的名次什么的。

从素人变成演员,这个郭德纲是能办到的。

现在对于德云社来说,一个演员的专场卖票一般都是可能卖的出去的。只要挂上德云社郭德纲徒弟这个标签,观众就认可。

上节目比赛,其他演员表现不好,弹幕里都是骂演员,什么玩意儿,这演的啥。德云社的演员表现不好的时候,都是剪辑的锅。剪辑不懂相声包袱的节奏,乱剪。

是不是的咱也不好说,谁让咱也不懂他们眼里的相声节奏是什么呢!

只能说,德云社能这么火,粉圈的进入,以及粉丝的卖力吆喝是起了很关键的作用的。

郭德纲当年承受那么多非议也仍然在风雨飘摇中站了起来,也是很大程度上是粉丝起的作用。

虽然当初的钢丝和现在的粉圈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但是都是粉丝,德云社得到粉丝的爱戴这个事实是不变的。

那么,问题来了,德云社既然深受粉丝爱戴,为什么不多捧几个能买票的演员出来,好好的割一波韭菜呢?

其实,老郭也说过这个问题,他说,全国一线城市,自己会挑这去演出。挑剩下的一线,岳云鹏去。二线的郭麒麟他们带队去,三线四线的还有孟鹤堂、张鹤伦去。

可以说全国的演出市场已经被德云社垄断了,在这些人还能忙的过来的时候,没必要再捧新人,捧出来的新人不是跟自己打架嘛!

虽然现在德云社的格局跟当初老郭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变化,但是逻辑是不变的。

就是,老郭之所以不把所有徒弟都捧出名,就是因为现在出名的还够用。捧多了安排不过来。

其实,如果按老郭说的,可以商演卖票就算他捧出来的算,德云社现在被捧的可真不少。可以说已经够多了。


闲白社


德云社现在占据了相声界大半壁江山,人强马壮,以摧枯拉朽之势树立了绝对优势。徒弟中人才辈出,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等一个接一个红了,郭德纲曾经说过”想捧红谁就捧红谁“,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疑问:那就是郭德纲为什么不把所有徒弟都捧红?


表面上看,如果捧红所有徒弟,确实可以有大大的好处。既是徒弟,也是员工,员工赚钱多了,自然公司就赚钱多了,那么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实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先不说郭德纲实际做不做得到,假设他做得到,他也不可能真那么做,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捧红徒弟多了会造成供过于求。郭德纲还说过需要的时候才会推出新人,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就目前的情况看,相声市场的容量还是有限的,和影视综那些还是无法比。如果全部捧红了,让他们去哪里说相声?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那么多坑,萝卜多种也是浪费。

第二:因为郭德纲的创伤注定他不会那么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郭德纲最早力捧过的两位爱徒,何云伟和曹金,在德云社危难之际离开师门,这对于德云社当时的实际业务和郭德纲的内心,都造成了巨大打击。那时他捧人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才华了。而是人品优先。

这很好理解,你再有才华忠诚度不够,就是没用。我捧红你了你转头就走,会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要不然你以为郭德纲当初力捧岳云鹏是因为岳云鹏长得帅还是相声说得好?都不是,就是因为岳云鹏这孩子老实,忠诚度高,捧他没风险。

那么,我们再回头看,郭德纲到底能不能捧红所有徒弟?很遗憾,不能!郭德纲确实说过”想捧红谁就捧红谁“,也确实捧红了很多人。但是说这话的背景在于何云伟曹金的离开师门,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没有你们两,我也能捧红其他人“!

不信你看”烧饼“朱云峰,郭德纲有没有捧过烧饼?有,当亲儿子一样捧,即使曾经差点和曹金一起走了,郭德纲还是对他信任有加,让他做了掌杯人。但是烧饼还是没有红,坦白的来说烧饼的实力没有问题,郭德纲也花过力气,只能说烧饼还差了一点运气。

严格点来说,张云雷孟鹤堂秦霄贤等人也并非完全是郭德纲捧红的,他们的走红更多的在于粉圈经济,粉丝积累到相对程度了,量变引起质变,实现了他们在名气和地位上的飞跃。他们的粉丝群体也并非是传统相声爱好者,与德云社真正的铁粉重叠度不高。

所以,德云社不可能把所人都捧红,郭德纲原话就是”谁家有面也不能都包成饺子“。

所以,最好的措施就是保持现状自然发展,哪里新开剧场了,哪里需要人了再培养。

这就是郭德纲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推出新人的原因,他不需要把所有徒弟都捧红,有需要的时候再捧也不迟!


电影基本法


这么说吧,如果易位而处,年轻的老郭自己是德云社的二代弟子,现任德云班主的老郭一定会弄死他,而不是捧红他。


低调大叔


德云社最红的名人——许鹤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