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NBA70年代,那個野獸橫行的年代

當人們談論NBA的歷史籃球巨星時,想到的往往是80年代和90年代,而像朱利葉斯·歐文和賈巴爾這樣作為聯盟70年代根基的球員往往被忽略。

在籃球十年一代的討論裡,70一代並不是討論的熱點。那個年代,沒有世敵之爭,沒有球隊王朝的出現,也不存在歷史最強球員的討論。那個年代有的是保留條款,ABA合併,選秀制度建立和裡克-巴里到底為哪支球隊效力的疑問。那個年代似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NBA總決賽能夠通過錄像延時觀看了。

然而,我卻不這麼認為。70年代是籃球世界發生巨大轉變的時代,正是因為在70年代引入三分球和提升扣籃觀賞性後,NBA賽場的表演才如此炫目,籃球的發展才轉向跑轟與小球戰術。正是因為70年代的鋪墊,才有80年後拉里-伯德和魔術師約翰遜的終結對抗,而後才有了飛人喬丹的橫空出世。

70年代,人才輩出。中鋒位置上有著賈巴爾,鮑勃-麥卡杜,阿蒂斯-吉爾摩,比爾-沃頓統治著,相比之後年輕一代的奧拉朱旺,尤因,大衛-羅賓遜,奧尼爾,鄧肯和姚明,“遠古”中鋒們只是寶刀入鞘,未現鋒芒。而外線更有著朱利葉斯-歐文,大衛-湯普森,喬治-格文和尼克斯的後場組合沃爾特-弗雷澤和厄爾-門羅,群星燦爛。

下面,將帶來1970年代的最佳陣容,當然這裡麵包括了ABA。

第一陣容

卡里姆-阿卜杜-賈巴爾

賈巴爾的10次MVP,有5次來至70年代。除了1978年之外,他每年都入選全明星陣容,在這10年間7次入選NBA最佳陣容第一隊。截至目前,賈巴爾仍然高居NBA歷史得分榜榜首,籃板也名列前五。賈巴爾有著“天勾”的美譽,在場外的他也充滿睿智。但遺憾的是,賈巴爾並沒有因此獲得更多的關注。賈巴爾是籃球界經久不衰的典範,他在傑裡-韋斯特與魔術師時代的空缺,並支撐起了整個湖人。

走進NBA70年代,那個野獸橫行的年代

朱利葉斯-歐文

J博士現代籃球劃時代的人物,他是籃球在80年代前的旗幟。然而,J博士對於籃球這項運動的意義,遠不侷限於表面的這些。J博士兩奪ABA冠軍,並蟬聯了ABA時期最後三屆MVP。在ABA併入NBA後,J博士連續11年入選全明星陣容。與後來的魔術師,喬丹和勒布朗一樣,他的球風激動人心,賞心悅目,著實讓球迷眼花繚亂,甚至不希望他退場。而且,J博士在比賽中的扣籃足以位列歷史前五。

走進NBA70年代,那個野獸橫行的年代

埃爾文-海耶斯

可能對於賈巴爾來說,海耶斯是唯一真正意義的對手。儘管他們在NBA賽場的相遇不多,但早在大學時期的UCLA,海耶斯就與賈巴爾展開了對抗。那時,統治UCLA賽場的賈巴爾還是叫劉易斯-阿辛多爾(1971年阿爾辛多獲得了總決賽MVP,奪冠後的第二天,阿爾辛多改名為“卡里姆-阿卜杜拉-賈巴爾”,意為“高貴強大的僕人”)。在進入職業聯賽後,大部分時間,他倆都分在東西兩區各自為營。海耶斯和韋斯-昂塞爾德帶領子彈隊三次打進總決賽,一次奪冠。除此之外,海耶斯在70年代的整個十年時間裡裡,從未缺席過全明星。

走進NBA70年代,那個野獸橫行的年代

沃爾特-弗雷澤

沃爾特-弗雷澤在1970、1973年兩獲NBA總冠軍,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7次入選全明星隊。雷澤有著非凡的控球能力,他至今保持著尼克斯歷史上最多助攻次數的紀錄。1986年,弗雷澤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他是NBA歷史上第一架“滑翔機”。

走進NBA70年代,那個野獸橫行的年代

皮特-馬拉維奇

在這份名單中,我把馬拉維奇排在傑裡-韋斯特之前,主要因為父親的影響,我從小就認為馬拉維奇是最令人振奮的球員,這種思維根深蒂固於我的內心。但事實上,馬拉維奇是70一代中讓人難以置信的球員之一:披頭士的髮型,酷炫的外號,瀟灑的球風,隨意的打法。如果說J博士向大家展示了“應該怎樣打籃球”,那麼“手槍”馬拉維奇就向我們展示了“原來籃球可以這樣玩”。馬拉維奇的職業生涯基本上橫跨整個70年代。期間,他奪下1次得分王,5次入選全明星,2次最佳陣容。

走進NBA70年代,那個野獸橫行的年代

專家弗蘭納裡的不同意見:傑裡-韋斯特絕對應該排在第一陣容。

第二陣容

鮑勃-麥卡杜

麥卡杜是70年傑出的得分手和籃板王,他贏得過一次MVP,並五次入選全明星。在1975年當選MVP的賽季裡,他場均34分15個籃板。在80年代加入湖人之前,他從未在一支真正的強隊中效力,但事實上,他加入“ShowTime”的湖人,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富有傳奇賽季的發展。需要記住的是,麥卡杜是布法羅勇敢者隊史上最偉大的球員。

約翰-哈夫利切克

哈夫利切克是“後拉塞爾時代”凱爾特人的後場巨星。因為凱爾特人在60年代和80年代成績過於耀眼,所以70年偉大的光芒往往被遮擋。哈夫利切克在74年和76年帶領凱爾特人兩奪總冠軍。在78年退役之前,哈弗裡切克從未缺席70年代的全明星,其中71年到74年連續四年入選全明星最佳陣容。或許,他應該排在海耶斯之前,入選70年代第一陣容。

裡克-巴里

同樣還有巴里。在75年帶領勇士奪得冠軍之前,他往返征戰於ABA和NBA之間。在70年代,巴里6次入圍NBA全明星(3次入圍全明星最佳陣容),3次入圍ABA全明星。雖有因為那個時代存在J博士和賈巴爾,巴里在這兩個聯盟裡都算不上最好的球員,但卻不妨礙他成為一名偉大的得分手,並且一直是第二陣容的球員。有趣的是,巴里是帶著假髮打球並贏得總冠軍的最佳球員。

走進NBA70年代,那個野獸橫行的年代

傑裡-韋斯特

雖然“Logo男”韋斯特在1974年就宣佈退役,但他在70年代最初5年的成就足以確保了它在這份名單上的地位:1970年當選得分王,全明星常客。除此之外,他在70年代4次入選NBA全明星第一陣容。另一方面,韋斯特出色的防守卻經常被人們忽視。韋斯特不僅僅是一名射手,一位得分機器,更是一名攻守兼備的精英。

奈特-阿奇博爾德

阿奇博爾德是NBA名人堂球員,是NBA唯一一位在一個賽季內同時拿到得分王和助攻王的球員(在這方面,拉塞爾-威斯布魯克有著崛起的勢頭)。阿奇博爾德飛馳般地奔跑在球場上,與同時代球員風格大為不同。在某種程度上,他延續了鮑勃-庫西的傳奇,和沃爾特-弗雷澤一起開啟了華麗控衛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