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燕子不入屠夫门”是啥意思?燕子真不会去屠夫家屋檐下筑巢吗?

棒奔霸


燕子,俗称“家燕”,因喜欢与人居住在一起而得名。



燕子是一种益鸟,喜欢在飞翔的过程中捕食蚊子及昆虫。据说,谁家有燕子筑巢,谁家的蚊子就特别少。不过,老胡的老家也曾经有燕子筑过巢,但我也没发现蚊子能少许多。


在民间,有人把燕子传的很神。说燕子“通人性”,“能给家庭带来好运”,是“吉祥鸟”。不过,老胡倒没有这种感觉,因为燕子在老胡老家筑巢的时候,老胡家里的经济状况还与以前一样,没有丝毫改变。并且,因老胡交不起学费,从来没做过生意的父亲被迫到县城里卖枣子,结果是还把卖枣子的收入给弄丢了。由此可见,民间的有些说法并不靠谱。

有人说,燕子不入屠夫之门。这句话近乎胡扯。没有丝毫道理。因为我们村的杨屠夫家里就有燕子筑巢。

我印象中的杨屠夫比较凶,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他个子比较大,也比较胖,走路一步三晃的。我们村里的人都叫他杨胖子。

杨屠夫虽然比较凶,但他儿子的性格比较温顺。虽然他儿子比我高一年级,但他儿子却喜欢与我玩儿。于是,我们经常在一起看小人书、打扑克、挖野菜……

有一次,杨屠夫的儿子让我去他家看小人书,我不敢去。原因就是怕他父亲。但杨屠夫的儿子却说,他的父亲看上去很凶,但其实心地善良,待人很亲热。在我半信半疑中,杨屠夫的儿子把我生拉硬拽到了他的家里。走进他家大门的一瞬间,我第一眼瞅到的就是他们家的屋檐下有一个燕子巢,并且,有两只小燕子在探头张望。



杨屠夫果然如他儿子所说,表面很凶,其实待人很热情。他见我与他的宝贝儿子来他家玩儿,非常高兴。于是,特意拿出猪油渣让我吃,尽管我百般推辞,但最后经不起美味的诱惑,还是吃了,特香。反正是在那一瞬间,彻底改变了我对杨屠夫的印象。


我和杨屠夫的儿子看过小人书~~地道战后,很想看看在他们家筑巢的燕子。于是,怂恿他的儿子搬梯子过来。这时,杨屠夫阻止了我们。记得他说,燕子的胆子很小,不能随便去看。如果惊吓了它们,它们就会弃巢而去,再也不回来了。由此可见,杨屠夫的心肠还是很柔软的。

总之,杨屠夫的家里就有燕子筑巢,并且,燕子在他家“住”了好几年。由此说明,农村的这个说法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的。

综上所述,燕子仅仅是鸟类,再聪明也聪明不过人类,所以,它根本不能区分谁是屠夫谁不是屠夫。由于它喜欢在向阳、背风的屋檐下筑巢,因此,即便是屠夫,只要他的屋檐下适合燕子“居住”,燕子就会筑巢而居。所以说,农村的这些说法是非常武断的,并不靠谱。


老胡说三农


在农村里常见到燕子飞进家门在大厅做窝,几乎每户人家的大厅都可以看到它的窝,除非是危房,还有一种房燕子是想进也进不了,那就是装了纱网的楼房,有的人嫌弃燕子脏就在大厅门梁那个地方装了铁丝网,平时常关门,通风的地方又有东西拦住,燕子飞不进,至于说燕子会不会入屠夫门,答案是肯定的。


在农村里做屠夫的都有点钱,比好多人都富裕,他们家里会先盖起了房,即使当时没盖楼,住的房子也比普通人的要好,燕子是动物它们安家最先考虑的就是安全性,屠夫家里建筑牢固,所以燕子也会进去筑巢。

有人说屠夫家的味道重一些,燕子不爱进门,但是现在村里的也不让自己宰猪了,屠夫家和普通人家的味道没什么两样,屠夫自己家做卖猪肉的生意一般也不会在家门前摆摊,我见过一家人都是做卖猪肉生意的,家里照样有燕子,家里的男人都肥大油腻气味重,但是这不影响燕子对他家的喜爱。


只要燕子感觉环境是安全的都会进,曾经有人在家用竹竿捅掉燕子窝,捅过几次后,燕子便不来了,因为它感觉到了威胁,知道这家人不欢迎它,像燕子不进穷人家的屋子,不是因为他家穷,而是他家住的是泥房,而泥房刚好常喝穷搭在一起,土房子容易开裂倒塌,燕子感觉到危险就不进门,不是嫌弃人穷。

有的人家的大厅虽然不设门口却也没有燕子进去,也不是说他家人不好,而是他家的大厅太阴暗了,光线不够明亮,燕子进来后视物能力变差无法灵活应对各种可能的危险,所以它也不爱进,总之燕子进谁家的门不会看他是不是屠夫,而是看这个家的环境适不适合它生存。


农人春香


这当然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与向往,媒介就是小燕子。关于农村燕子的俗语有很多,“燕子不入屠夫门”只是其中的一句,其字面所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燕子是不会飞到屠夫家里面进去的,更不要说是在屠夫家里面的屋檐下做窝了。


燕子是一种益鸟,其本身就有很强的灵性,样子很好看,很招人喜欢,叽叽喳喳的,能够预示天气是否下雨,“燕子低飞必有雨”就可以很的说明燕子对于人们的帮助了。

至于“屠夫”,从古至今就是一个谋生的职业,燕子其实也没有能力去分辨这家人是否是屠夫,或许燕子可以闻见屠夫本身所带有的血腥味,但是这个基本上不怎么现实,这是人们主观所臆想的一种愿望。

屠夫一般所指宰杀牲畜的,本身燕子和家养的牲畜没有多大的关系,燕子做窝一般选择都是在农民家里面的正厢房屋檐底下来做窝,这在距离上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归结到燕子的“灵性”上去了,所谓灵性就是能够感觉到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事情,屠夫本来就是杀生的职业,燕子具备这样的一种灵性,也就很顺理成章的感觉到屠夫门前所带有的这种世俗的“杀气”,虽然没有江湖上那种杀手的杀气种,但是燕子能够很强烈的感觉到。

在我们村子,老人们经常这样说:“屠夫的命一般不怎么好,不能够善终”。当然这是以前社会世俗化的一种表达,现在宰杀很大程度上市机械化的操作。

至于燕子有没有在屠夫家屋檐下筑巢,这个我没有注意过,也没有发现过,我倒是不希望燕子在屠夫家屋檐下筑巢。

再说了现在燕子的数量也渐渐比起以往少了,希望燕子能够多一些,本人喜欢燕子不亚于喜欢喜鹊,我想大家也是这样的一种想法。题目所说的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臆想。


宁宁说的话


我是农夫,我来回答!

燕子是农村里很常见的小动物,它们最喜欢把自己的家安在农民朋友的屋檐下了。由于燕子是益鸟,它们也很勤劳,经常早出晚归帮助农民捕捉庄稼地里的各种害虫,因此很少有人伤害燕子。遇到自家屋檐下燕子窝里面的小燕子如果掉下来了,还会特意把它送回去。而关于燕子在民间的说法也比较多,小时候还听过燕子报恩的故事,老辈人都普遍认为燕子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小鸟,它们来谁家的屋檐下筑巢了,就会带来好运。相信不少人都听过“燕子不进愁门”、“燕子不进苦寒门”的说法。那大家听过“燕子不入屠夫门”吗?这句俗语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句俗语的字面意思比较通俗易懂的,屠夫大家也都是比较清楚的,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杀猪卖肉的人。而这句俗语意思是说燕子一般不会去屠户家的屋檐下筑巢。有没有道理呢?

农夫家的老房子就有一个邻居,而他家祖孙三代都是屠夫。要不是现在农村里不养猪了,说不定他的儿子也会子承父业,继续当屠夫的。然而他家的屋檐下就有好几个燕子窝哦,并且每个燕子窝都有燕子的。如今他们家都在城市里买房子了,农村的这套老房子荒废了。自从他家的人搬走了以后,燕子也没有飞回来了。现在有个燕子窝里面却住着几只小麻雀,经常飞到我家放前面的空地上找食物吃。

另外有一次去菜市场买菜,发现在镇上转门卖鸡鸭有肉的地方,在屋檐上面也有几个燕子窝哦。这里可是屠夫的“集中营”,每次赶集了镇上的屠夫都会到这里来卖肉,但是这里却也有燕子窝,由此可见俗语“燕子不入屠夫门”这句俗语是没有道理的。

农夫猜测,之所以在民间有人说燕子不仅屠夫门,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屠夫们的工作就是终结一些动物的性命,而农民对于这种职业在过去往往是看不起的。燕子又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所以会因为害怕而不敢去屠夫家的屋檐下筑巢。这一点就和“燕子不进苦寒门”是一样的道理,这不过是古人的一种主观判断而已,其实这些都是没有依据的。

燕子就是一种普通的小鸟,它们会在本能的驱使下,以安全、安静、牢固等因素来挑选筑巢的场所,只要满足燕子的筑巢要求了,它们就会在这里安家的。燕子才不会考虑这一家人的职业是什么,或者是这一家人有没有钱,毕竟燕子是一种鸟,它们也没有这个能力来甄别的。你见过燕子在屠户家屋檐下筑巢吗?


农夫也疯狂


燕子在农村代表着祥合的象征,所以有很多农户都希望燕子到自己家筑巢繁殖。“燕子不入屠夫门”是一句俗话,说的是燕子不会去杀猪的屠夫家屋檐下筑巢。显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燕子只是一种动物,它并不具备识人的能力。

燕子选择筑巢场所的标准

燕子到了每年的春天,就会选择合适的场所进行繁殖,人类居住的房屋屋檐下就是很好的选择。首先燕子要考虑温暖通风,能够避雨,巢穴要保持干燥的环境,而且外出觅食要方便。在人居住的场所,可以减少自然界对燕子的伤害,让它们可以很好的躲避天敌,所以房屋的屋檐下面是最合适的。

燕子不具备挑选房屋主人职业的能力

燕子不入屠夫的家门,只是农村人说说而已,燕子并不会嫌贫爱富,挑选房屋主人的职业。它只是一种鸟,没有这个能力来甄别。屠夫也是一种职业,专门杀猪的,但不会对燕子产生伤害。燕子是比较有灵性的动物,在选择窝的时候,农村人就会认为这家人比较善良。

屠夫家的屋檐下也会有燕子筑巢

在我们村有一户张姓人家,男主人就是杀猪的屠夫,我们都叫他张屠夫,杀猪的技术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前几年冬天的时候,就看到过他们家的屋檐下有个燕子窝。那个时候还有人和张屠夫开玩笑,说燕子还有胆量去他们家做窝。那个房子是他们家的老屋,自从他们家到镇上买了新房搬出后,燕子就没有再回来过,看来燕子也喜欢有人气的地方。

总之,民间会流传“燕子不入屠夫门”的说法,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认为屠夫是终结动物性命的侩子手,而善良的农民对这个职业存在偏见。在民间,甚至有人说屠夫的后半生不好过,活不过60岁的说法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只是一些人的主观判断,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农事随谈


“燕子不进苦寒门”这句俗语大家听的多,流传的最广泛。所以一些地区有人说燕子是嫌贫爱富的鸟,其实冤枉了燕子。主要原因是古代穷苦人家,房屋四下漏气,而富贵人高墙护院,适合燕子建窝,所以燕子优先选择去最适宜的地方建窝,繁育后代。那么农村俗话说“燕子不入屠夫门”,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村里杀猪的时候,我们小孩一边看着玩,主要是等这要猪的膀胱(猪尿脬、猪脬子),用气筒打气之后,如同足球,小伙伴们当球踢。一脚踢到邻居大爷家院子里。那个老头脾气有些古怪,大家都不愿意去,说我和他熟,让我去要回“足球”。我就去了,大爷拿着给我的时候警告我说:离屠夫远点,没看他和人聊天的时候,总喜欢盯着人的脖子看吗?想起他手中的杀猪刀,我一哆嗦就记住这句话了。



每个职业都有他的习惯性动作,屠夫一样,没事盯着脖子看,主要是练心力和下手准确度,为了杀猪:快 准 狠 一刀下去搞对位置,要不丢面。他们长年杀猪,身上会有一种人类无法感觉的气场味道,但是有的动物,可以感知出来,燕子聪明伶俐,可以感觉到屠夫身上独有的味道,才不进他的家门筑巢。形成这样的俗语,也是根据先辈们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这里面主要就是屠夫经常杀生的因素。

你还别不信!比如山区以前的农村还有一种职业,也很特殊――捕蛇人。和他们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们抓一般的蛇类是手到擒来;而且观察他们抓蛇玩蛇的时候,那些蛇好像都怕他们,拼命的逃,一旦被他们抓住,就乖乖的很温顺。为什么呢?我当时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好奇,难道他们有魔力吗?当年的捕蛇人告诉我说,他们经常抓各种毒蛇,身上有某种气味,我们闻不到,蛇可以闻到,一般的蛇类闻到他们身上的气味,也就知道不是对手,乖乖就范了。

从上段话的论述可以看出,屠夫的职业,使得他们身上或者院落里,有某种燕子不喜欢的味道。要不然燕子如何能分辨出谁家是屠夫呢?当生活中的人们,发现燕子都不去屠夫家筑巢,慢慢才形成流传开“燕子不入屠夫门”,这样农村俗语。它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捏造出来,如果是捏造的话,不会成为俗语,更不会流传至今。如今这样的话过时了,农村没有专业的屠夫了,处理生猪,大多数都在专门的屠宰场操作了。


三农的高度


在农村关于燕子选择在哪里筑巢的讲究也是不少的,如“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入屠夫门”;“燕子不入屠夫门”说的是燕子不去屠夫家筑巢生活繁衍后代;那燕子真不会去屠夫家屋檐下筑巢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乡居小菜认为燕子不去屠夫家屋檐下筑巢的可能性很大,为什么?下面具体说说:

一、燕子筑巢的房子有这些共同的特点

要说燕子不喜欢去屠夫家筑巢,这主要是跟燕子对筑巢生活的地方环境要求有关;燕子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喜欢安静、干净的地方,而且进出、宅巢里又比较安全,没有人打扰到,所以平时我们在农村看到燕子筑巢的房子那里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那里的房子比较高,房子没那么破烂,屋檐宽、长,而且那房子居住的人相处比较和睦,平时没那么吵闹,油烟没那么熏,而屠夫家呢?

二、农村的屠夫有特殊的职业,平时杀猪杀牛,身上可能会有些特殊的气味,平时杀鸡杀鸭过的小伙伴应该都懂得的,就算回家了洗手换过衣服,但衣服没有及时清洗,放在家里,也是有股味道的,而燕子嗅觉那么灵敏,是可以闻得出来的,燕子是一种动物,出于本能的害怕、担忧,不敢在屠夫家做窝也是可以理解了。

三、屠夫平时帮农户家杀猪,家里天天有肉吃,而在以前的农村,人们的厨房煮东西可不像现在有抽油烟机,所以油烟味比较重,以前人们住的泥土瓦房,厨房一般就是挨着人住的房子而建,一煮那些猪肉类,在房子里都能闻到,更何况是在屋檐下呢。

四、再说了,有肉吃,可不是屠夫家自己人吃,一般屠夫还会叫上些朋友来一起喝酒抽烟吃肉,聊天划拳的,屋檐下走进去就是厅里,很吵闹,这样的环境下,燕子是不喜欢筑巢住的。

所以说,农村俗语“燕子不入屠夫门”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毕竟燕子对筑巢的地方要求高,而屠夫家显然达不到;像乡居小菜山区老家那边,以前人们住的就是泥土瓦房,村里有不少户是有燕子筑巢的,而有一户却没有燕子筑巢,他们家生的都是男孩,平时喜欢吃肉,但没钱买,就老喜欢打鸟吃,平时也弄猫狗肉吃,煮好了,叫上几个爱喝酒的男人来一起边吃边划拳,好吵,我家离他们家二十多米远都能听到很大声呢,这样的地方燕子筑巢怎么住得踏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