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 图/网络

镜台山位于宁德城区东郊,海拔不高,仅两百多米,虽依着繁华都市,但远望依旧蔚然生秀,层峦叠嶂。从清晨至日暮,山间鸟鸣禅静,凝翠的林木外,白云舒展,阳光静谧。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山中不可无寺。寺,在观察着山,记录着山,也守护着山。

想了解一座山,就要先看看它的寺。

始建于“五代晋天福七年”的天王寺,是时代伤痕与希望的载体。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大梦蕉城/图片

几经重建扩建,天王寺的曾经已无处寻觅。如今的它,却也依旧带着江南园林的秀丽、梵音绕耳的禅静守候着镜台山。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大梦蕉城/图片

还没进入寺门就能远远看到一尊慈祥的菩萨在寺院朱红色的大门后等候着世人,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们更是兢兢业业地守候在菩萨两侧,一切都是那么的庄严,那么的安宁。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大梦蕉城/图片

不同于报恩寺的红墙黄瓦,穿上了黄墙灰瓦的天王寺 ,除了礼佛上香的几座大殿略显气派以外,错落与山势中的其它楼台都十分素雅。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大梦蕉城/图片

大雄宝殿内,三尊高数米的金色大佛一字列开,气势震慑人心。数千尊菩萨像也静坐两旁,在声声梵音中,昭示佛法的威严。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大梦蕉城/图片

天王寺还带着江南园林的风韵,楼台与楼台间穿插着长廊亭阁,将山中的风景定格成一幅幅山水画,尽收寺中。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在时间的变化中,人在变,城市在变,风景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日、是月。日月镜台,从乾隆二十七年到如今,它在日月更替、寒来暑往中庇护地方,成为山的象征。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台高2丈1尺,方围9丈有余,中竖擎柱,置石镜于上。南面书“日”字,北面书“月”字,台的四周镶嵌有,正楷繁体“万古长明”四字。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 图/智己策略

古人对文化、自然是机器考究的,从日月台布局可见一斑,镜的整体以“山”字为型,加上文字寓意即为“日月山川”,那圆形的镜和方形的台也非偶然,而是暗藏了伏羲先天八卦定位,正南夏至为乾位,正北冬至为坤位,乾坤定天下,日月相消长,代表心祭太阳。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 图/林蔚盛

日月台的建造者也曾说:“明镜高悬,尘气远扫,文明焕彩,辅弼势均。”宁德确也真在这日月台建成后,出了一大批进士、举人、秀才。文风盎然,享誉地方。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风雨飘零,一切如云烟,日月台那熠熠闪耀的荣光,还在滋养着后世之人。如今繁华的靖海楼,同样铭记着蕉城这座城市如今的风华正茂。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柳明格/图片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 图/网络

站在靖海楼汉白玉石栏前,东观东湖,南望西山,日月的光影在变,东侨的霓虹在闪,一山、一台、一楼,照映时空。

智己策略丨文字编撰

见图片下方图注丨图片来源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i·宁德时空之镜,镜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