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来厦门就不想走了?

土楼人士


作为毕业后就到厦门生活了9年的我来聊聊我的看法吧

首先,就交通而言,从110年刚到厦门开始,,就觉得得厦门的交通很方便。那时候有brt,有公交,而且岛内运营时间可以到晚上十一点多,满足了出行者们的需求。

11年,为了缓解交通,仙岳路从海沧大桥方向到金山建起了高架桥,那一年超多上班族都被堵疯了。过后,确实很大程度的缓解了仙岳路拥堵的状况。

12年,东渡路也开启了挖隧道工程,记得那一年我所在的公司还开启了因为修路拥堵的人性化上班时间。

13年左右,开始了造地铁,同年,在南山路到莲花路这一段从仙岳山底下又开凿了一条隧道。

交通上无比便利。

其次,厦门作为一个宜居城市,气候宜人,风景也不错,整座城市的节奏不紧不慢,居住着,各个小区附近都有配套的公园花园,每个区都有几个商场超市菜市场游乐场所,无比惬意。岛内人口饱和的同时,岛外海沧集美等也正热烈的发展着。比如海沧,规划得很好,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区。

再来,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厦门有在轮渡对面的鼓浪屿,文化遗产。有在轮渡这一边的购买圣地中山路。还有,曾厝垵,厦大,南普陀,厦门的海边环岛等等。还有翔安区的大嶝岛小嶝岛,以及同安影视城,还有几个可以攀爬的小山脉等等等等。

相信如果是你,你来到厦门也会爱上厦门的。


黄小惠


厦门是特区、副省级城市,素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美誉,曾被美国总统尼克松称赞为“东方夏威夷”。90年代一部《厦门新娘》让大多人记住厦门,在大多福建人眼里,闽北的喜欢去福州,闽南的喜欢来厦门。我是06年毕业来厦门的,一直在建筑施工企业任职,我没来离开厦门的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城市建设,感受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从事的第一个项目在五通那带,记得当初那里有大片的农田,附近有商品混泥土搅拌站以及若干的工厂,翔安隧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那带的商品房大部分是填海建设的,在低位时期不到1万元。而岛外方面,比较有印象是海沧,很多公交只到旭日海湾,到桥南那片的公交以及隧道还没开通,而生活区也就极限在沧林一路、二路、三路那里。如今,厦门的发展日新月异,到处高楼林立,商业配套齐全,道路整洁,蓝天白云、大海、帆船等元素构成了美丽的画卷。在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晤期间,中央媒体海、陆、空多角度拍摄厦门,镜头下的五缘湾、海沧湾、杏林湾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作为这座城市普通建设者的一员,内心十分感动和自豪。

2.这座城市很包容、文明。厦门外来务工人员多但并不排外,这里的人情味很浓。记得刚入职的时候,本地的同事热心的带我们去品尝小吃沙茶面、土笋冻。在龙眼上市的季节,时常有附近的同事带来自家种植的新鲜龙眼和大家分享;甚者,部分要好的本地人邀请公司同事参加 “普渡”,一起感受他们的民俗文化。其次,这里的人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2016年9月,“莫兰蒂”台风强势来袭,灾难面前,除了政府组织外抢险救灾外,很多企业和社区居民,大家都自发的参与后灾后重建当中,清理行道树,清扫垃圾,争取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在这里,我感受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3.得天独厚的环境。厦门的生活环境在一二线城市是排名比较靠前的,一年四季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雾霾基本不会有,冬天不会太冷,空气清新、湿润,形成了厦门独特的自然景观。记得以前每次去北方的时候,鼻子都会很干不舒服流鼻血,所以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留厦的决心。

可能很多人说这里节奏慢,不适合奋斗。其实,若可以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在厦门居住和生活感觉还是不错的。


秋文月


因为钱花光了没钱走了


再见旧时光135307695


因为福建大部分人最后会选择这里,我老家没有这个福气成为福建的中心城市,只好来厦门发展,好在这里的老家人很多。否则只能离开福建了。福建除了厦门都是农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