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BWC中文網一天前獨家撰文《美國求購口罩被拒,美國人:可悲,中國口罩將成硬通貨》提及,美國、歐洲、日本等經濟體經濟向來是以逐利為目的,這就形成了這些經濟體以資本為出發點的許許多多“利己主義者”。特別是在新冠病毒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進一步大幅蔓延的情況下,這一弊端則第一時間凸顯了出來。這就會導致這些經濟體的消費者出現各種恐慌,大量生活必需品被囤積和物價暴漲的現象。無獨有偶,事情果然又有了新進展。

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3月11日援引伍倫貢大學經濟學高級講師阿爾弗雷多·R·帕洛約(Alfredo R.Paloyo)稱,目前,在美國、澳大利亞, 日本等多個經濟體上演了搶購廁紙熱,搶購廁紙甚至成為跨越這些市場無國界的行動。在這些經濟體貨架上的庫存已被大規模清空。這種恐慌性購買是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害怕錯過的結果。這是一種消費者行為現象,類似於銀行擠兌時的行為。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分析認為,這暴露了美國、日本等經濟體監管不力,甚至無力應對突發疫情對消費市場帶來的衝擊。就衛生紙而言,這些經濟的監管機構似乎可以作為擔保人,並可能需要持有戰略性的衛生紙庫存。但是,遺撼的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是無力應對這一生活常見必需品被大肆囤積的現象。而這也僅僅是美國、日本等多國無力應對突發疫情風險的冰山一角。

例如,我們注意到,在日本,據媒體報道,日本靜岡縣議員諸田洋之於3月4日至6日間在互聯網上拍賣口罩,最終拍出總金額高達888萬日元(約合60萬元)。據悉,這些口罩是該議員所運營的貿易商社的10多年前的庫存品。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現年53歲的議員諸田洋之

儘管該議員已召開記者會向公眾謝罪,但媒體稱,卻無法掩蓋新冠病毒在日本蔓延期間,日本經濟顯得措手不及的同時,甚至連官員都在牟取暴利。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諸田洋之似乎非常淡然地表示,“價格由市場決定”。自己“考慮不周”,但不打算辭職,將把企業交給妻子經營。顯然,這充分說明,日本經濟對消費市場的監管不力。而這隻會加劇該國更多不法商家,甚至其他官員藉機牟利的現象。但對日本消費者而言,則是不公平的市場環境。

這就不難理解,在日本,口罩等防護用品近期出現了價格暴漲的現象,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在日本,普通的一盒醫用口罩(40只裝)可以賣到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937元),平均每隻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23.5元)。與此同時,更加折射出日本儘管過去是口罩生產大國,但依然面臨製造能力不足的問題。雖然不久前,日本將口罩的月產能提高到6億個的目標。但是日本今後依然還要從中國進口大量口罩。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一方面,據日本衛生材料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共計出售了55億個口罩,其中由日本本國生產11億個,佔比僅為20%,此外有至少70%依賴從中國進口。與此同時,生產口罩所需要的無紡布原材料,日本也需要大量進口,其中46%的進口份額依賴中國企業的供給。這進一步佐證了,我們多次提及的,包括日本企業在內的全球生產商都離不開中國製造的供給,以及日本等多國消費者也都離不開中國製造。

這一點,從美國經濟無力應對突發疫情,美國消費者離不開中國製造的現象上就可以更加說明問題。例如,在得克薩斯州一家醫療器械商店,一隻N95口罩的售價在20美元(約合人民幣140元)至25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元)之間。而在美國某電商平臺上,有些商家甚至將口罩的價格提升至日常零售價的2000%。美國許多商家似乎一夜之間失去了理智,肆無忌怛地在哄抬包括口罩在內的許多醫療及防護用品的價格。這就好比裸泳的人。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Zerohedge稱,一些美國商家正在發著無恥供求規律的財。1200毫升的洗手液在紐約一家超市以每瓶79美元的價格出售,而2升裝的則高達每瓶109美元。不僅如此,從2019年12月至今年1月,部分消毒紙巾的價格已上漲1400%。而美國聯邦對此幾乎沒有監管,甚至顯得無能為力。加州州長加文·紐森無奈地表示,“這些價格是荒謬的。”

事實上,這也正是美國等西方經濟體無力應對的現象,因為這些經濟體背後始終貫穿著資本和逐利的影子。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西方國家都無力應對突發疫情風險的原因之一了。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值得玩味的是,據媒體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前報道,美國衛生部向俄羅斯求購口罩被拒絕,俄方解釋稱其自己使用還不夠,美方被拒後稱俄羅斯經濟的心胸太狹隘。不過,一些網友紛紛吐槽,認為一向以自己為優先,並以逐利為目的的美國經濟這是在自我打臉。美國經濟可曾想過,自己之前是如何做的呢?

值得注意的是,彭博社報道稱,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預計,如果新冠肺炎在美國更大規模爆發,美國將需要35億隻口罩。而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確診病例目前已超過1000例。而在日媒看來,美國或存在疫情數據造假的可能,此前死於流感的1.4萬美國人很有可能是相當一部分感染了新冠病毒。分析認為,在美國製造生產能力不足,美國經濟無力監管和無力應對疫情的背景之下,美國還將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口罩等防護用品。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美國經濟更加打臉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日前的文件顯示,批准將口罩、消毒溼巾和檢查手套等數十種從中國進口的醫療產品排除在關稅清單外。對於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的現象,華爾街日報數週前就報道稱,“對中國供應商的隱形依賴暴露美國經濟戰略軟肋。”而彭博社則報道稱“10個美國人購買的商品中有9個是中國製造。”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之前,中國口罩總體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產能為全球最高,佔全球近半產能規模。而目前,中國口罩日產量已達到1.16億隻,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產能的提高僅僅用了9天時間。全世界也因此見證了中國速度和中國製造的價值所在。

美國求購口罩被拒,日本議員拍賣口罩牟取暴利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應該說,美國,日本等多個經濟體無力應對突發疫情,並出現許多防護用品荒的背景之下,分析認為,隨著中國口罩產能未來進一步提升,中國製造的口罩將成為全球新的硬通貨。進而,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球多國消費者也正在對包括中國製造的口罩等許多中國商品望眼欲穿。(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