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債發行火熱 謹防“搭便車”行為

疫情防控債發行火熱 謹防“搭便車”行為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邵鵬璐報道 2020年2月3~28日,已成功發行的疫情防控信用債共145支,合計發行規模1341.00億元,佔同期發行的全部信用債規模的21%。

目前已發行的疫情防控債,募集資金用途主要集中在疫情防控專項用途、償還現有債務和補充流動資金三個方面,其中也存在補充流動資金用於疫情防控用途的綜合型應用。

從已發行債券的募集說明書詳情來看,多數債券募集資金用於疫情防控相關項目的比例較低,而所募集資金的較大部分用於償還現有債務。由於目前疫情防控債相比一般信用債具有發行成本優勢,對於發行人而言形成一定的套利空間。進而產生部分發行人利用綠色通道超需求發債,擠佔市場資源的道德風險。針對這一風險,中證鵬元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康正宇撰文認為,市場和監管層需要在提供綠色通道的同時,加大力度審慎鑑別發行人實際情況和融資需求的必要性。同時,企業主體自身也應當恪守道德準則,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相應貢獻。

發行數量和規模呈增長趨勢,市場佔比不斷上升

春節假期結束後,疫情防控債的發行數量和規模逐步上升。據Wind數據統計,2月上班第一週(即2月3~9日)共有7支債券成功發行,募集資金規模44.00億元;第二週共有39支債券成功發行,募集資金規模321.80億元;第三週共有60支債券成功發行,募集資金規模558.50億元;第四周共有39支債券成功發行,募集資金規模416.70億元。從佔比情況來看,第一週疫情防控債佔信用債總髮行規模的比重為18.8%,第二週佔比則為21.1%,第三週佔比進一步上升至21.6%,第四周佔比維持在21.1%,體現出當前疫情防控債在債券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從當前疫情防控債的品種來看,超短期融資券共發行83支,發行規模736.00億元,數量佔比和規模佔比分別達到57%和55%。康正宇表示,這契合本次疫情防控債用於短期資金週轉,紓解短期償債壓力的政策支持基調。

發行人地域分佈與疫情分佈有所差異,國企佔比較高

對全國各地發行人的疫情防控債發行數量進行排列可見,廣東省發行疫情防控債達到18支,排名全國第一,湖北省和江蘇省各發行16支,並列排名第二,北京市發行15支排名第四,福建省發行9支排名第五。從發行規模來看,北京市、廣東省和上海市分列前三位,湖北省排名第四。而截至2月28日,全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為湖北省、廣東省、河南省、浙江省和湖南省。由此可見,疫情防控債的發行地域分佈與疫情嚴重性並非完全相關。

康正宇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疫情防控債發行排名靠前的省份綜合經濟實力較強,受疫情影響的發行人企業數量可能較多;另一方面,具有抗擊疫情相關生產能力和直接融資能力的企業也多處於上述省份,使得疫情防控債的地域分佈與確診人數分佈出現差異。同時,可以注意到目前湖北省主體發債數量已排名第二,而2月25日的數據顯示湖北省主體發債數量僅排在全國第五位。湖北省主體發債數量的上升說明當地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有所進展,債券發行工作開始推進。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湖北省主體發債數量和規模將進一步增長。

同時,從發行人企業性質來看,疫情防控債的主要發行主體為國有企業。截至2月28日,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共發行疫情防控債117支,累計發行規模1159.80億元,佔總體的比重分別達到81%和87%。而包括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公眾企業等在內的非國有企業合計發行疫情防控債28支,累計發行規模181.20億元,佔比分別為19%、13%,相對於國有企業來說佔比較低。

交通運輸業發債最多,國有和民營企業行業區分度較大

截至2月28日,發行疫情防控債數量最多的行業為交通運輸業,已發行的145支疫情防控債中,29支來自交通運輸行業發行主體。綜合類主體發行21支債券,排名第二位;醫藥生物行業主體發行13支債券,排名第三位。排名第四和第五的行業分別為建築裝飾業和商業貿易業,分別發行11支和10支債券。總體上來看,各行業債券發行數量與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以交通運輸業為例,這一行業的發行主體主要包括航空公司、高速公路公司、物流企業等。康正宇表示,上述公司或通過發行債券緩解收入下降產生的資金壓力,或通過債券資金投入疫情防控具體工作。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推進,相關行業的專項債券發行規模可能進一步增長。

從企業性質分類來看,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在行業分佈上具有一定差異。國企發行人發債數量較多,且廣泛分佈在19個行業分類中,發債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是交通運輸業、綜合類、建築裝飾業,分別發行了27支、20支和17支疫情防控債。而非國企發行人發債數量相對較少,且所屬行業與國有企業重疊。但非國有企業主體在醫藥生物行業集中度較高,共發行14支疫情防控債,佔非國有企業主體總髮債數量的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