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子已经够住了?或许这是个伪命题


不知道大家对这样一个论调熟不熟悉:


中国的房子已经建够了!建那么多房,谁来住?


理由如下:我国的人均套户比已经超过1,说明从总量来看中国的每户家庭都至少拥有1套住房。而现在四处都还在大兴土木开工建房,用不了多久住房就会过剩,建出来的房子没人买,房价就会崩盘……


看起来的确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


此前参谋长也写过一篇文章来探讨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在《每户家庭拥有1.1套住房,中国的房子已经够住了?》这篇文章中,参谋长探讨了住房资源在不同的居民群体中分配不均的问题,也探讨了房屋空置率的问题……但回过头来看其实探讨得还是不够。


既然总有人拿“套户比超过1,房子已经够住了”这一论据来支持“房价肯定要降”这个论点,那么参谋长认为这个问题还是很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中国的房子已经够住了?或许这是个伪命题


一、60%的城市户均套数都低于1,这才是现实。

刚好,最近链家创始人左晖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一个演讲,为我们打开了审视这个问题的另一扇窗口。


讨论“房子够不够住”这个问题,看总量有没有意义?有一定的意义,但只看总量就没有意义。


在这里引用一下左晖演讲时使用的数据:


如果以户均套数作为衡量供需情况的指标:100个城市中,60%左右的城市户均套数低于1套,30%的城市低于0.7套,也有近20%的城市户均套数超过1.3套。


也就是说,我国城市住房供需的矛盾虽然在总体上得到平缓,但由于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的迁移,不同城市的供需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总结成一句话:所有脱离具体城市得出的“房子已经够住了”的结论,都是耍流氓。

二、套户比超过1.3的省市,确实应该小心了!


为了提供对比依据,参谋长先给出一些数据:从国际范围看,当前美国、日本的住房套户比分别为1.15、1.16,德国为1.02,英国为1.03。横向比较,中国的套户比在1.1以下,算不上过剩,但是有些城市超过1.15、甚至达到1.3以上,就值得警惕了。


中国的房子已经够住了?或许这是个伪命题


我们先结合这张图来大致分析一下全国范围内的住房供需情况,可以看出,代表“人均套数超过1”的橙色和红色的小圆点,广泛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在中部和长三角的部分城市也有所分布,南部只有零星几座城市套户比较高。


具体情况如何?


参谋长查阅到了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于户均套数这一指标,对于不同城市,可以做出这样一些解读:


1、青海、贵州、云南、吉林,这个省份的套户比,在2018年时已经达到了1.15以上,这一水平超出了城镇化极为发达的美国和日本,在我国也处于较高水平。尽管2019年的数据尚未出炉,但参谋长认为这些省份的户均套数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也就意味着在这些地区购房必须极为审慎,

至少要对购房城市的人口变化情况有所了解,再做决定。


住房过剩、人口外迁的地区,楼市的危险系数一定偏高。


2、东北地区,2017年的户均住房套数达到了1.17,是全国范围内购房危险系数最高的地区之一。


2018年,这一状况有所好转,东北地区的整体套户比数值下降到了1.09,这与人口变化、去库存政策、宏观调控等因素息息相关,但东北地区仍然值得注意。


3、也有一些省市,户均住房套数水平较低,部分省市户均拥有住房仍在1套以下。2017年,北京、天津、重庆、广东套路比均小于1;到了2018年,广东、上海的住房紧缺加剧,户均住房套数小于1。


此外,四川、山东、江苏、湖南、河北等地,住房的套户比处于1-1.05的水平,也存在一定的供应紧缺问题。


如此看来,哪些省市的楼市已经严重受到供过于求的局面左右,一目了然。参谋长必须再次提醒:在这些省市购房,有心者应当先了解目标城市的人口情况,再做决定。

三、套户比,并非一成不变。


最后,形成这样的供需差异背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无疑就是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一直都是现在进行时,它有什么值得重申的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口流动的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甚至,人口流动的方向正在以3年一个周期的速率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人口流动的方向,决定着城市套户比的变化、决定着城市住房的供求关系、也决定着楼市的未来。


如果将过去9年拆分成3年一个时间段:


2008年—2011年,人口增长的城市主要是东部沿海的重点城市,迁移的方向主要是自西向东:上海、北京、合肥、天津、广州,东部城市为人口迁移的重要目的地;


2011—2014年,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变成了天津、北京、大连、上海,在这一阶段,北方的重点城市仍然保持着较大的人口吸引力;


而近3年,人口增长较多的城市集中向了南方,比如成都、深圳、广州、杭州……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出现了回流现象。


最终,“中国的房子到底有没有够住”,还是要根据地区来回答、根据人口变迁的足迹来回答。


未来3年,人会往哪里去?如果要参谋长来判断,中西部的人口回流是大势所趋,一些中西部重点城市的套户比过高、供应过剩的情况将得到显著改善,楼市也会增添一股重要动力。


无论如何,几乎可以断言的结论是:人口就是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而随时把握人口流向的变化,永远是智者的重要功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