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麦涨价到四块一斤,稻米涨价到五块一斤,农民生活会不会好点?

幻幻烟尘


无论如何涨价总比落价强,在2011年棉花每市厅涨到7元,我还是种了20亩棉花,那一年卖了8万余元,确实帮了我大忙,解决了不少困难。以后这些年都是每市斤3元左右,还是这些地只收2万多元,生活真的感觉很累,如果这些年都像2011年一样,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很美好的。


心向净土4


十元一斤也得吃。年三十的韭菜四线城市十元一斤。咬咬牙没卖,结果错失了过年吃饺子的机会,好在今年亲戚朋友不来往,避免了尴尬。其实东西贵贱是相对的,比如现在月薪一万的人有,那是九十年代,那是万元户,厉害的很,其实那个时候肯定也有月薪一万的,只不过少之又少。玉米糁现在超市也快三元了,随着什么什么的上涨,早晚会超过五元。不过那个时候还是和现在差不多平衡。


后悔的人想念你


小生是七零后,农村的。我念小学时只有一个老师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然后上初中!我的小学恩师主业是开磨坊,主要经营磨小麦,地瓜干,喂牲畜的糠等!副业是种地,侍弄果园,侍弄果园可以带来相对来说比较丰厚的经济效益。捎带着教我们读书。有这三项营生,我的恩师生活很过得去。现在我的恩师每个月的退休金接近八千,然后恩师去城里找了份看大门的工作月薪三千余元。生活更是滋润了。今年小麦一点二五元一斤,恩师的食禄是年食粮十一万斤。我们很放心恩师的生活


淡然小生


如果小麦涨到四块钱一斤,稻谷涨到五块钱一斤,毋庸置疑老百姓是很富有了!现在每亩水浇地产量都在一千多斤以上!中原地区平均每人按一亩地算,一年两季,秋季还能收一两千斤玉米!小麦四块,玉米暂时按一块钱一斤(如果小麦四元一斤,玉米也不会只有一元一斤),这样一亩地至少收入六七千块钱左右!现在种田都是机械化,一年耕种,田间管理,收割合计用不了一个月时间,其他时间还可以打工干别的,这一年最少收入三四万左右吧?这样一年每亩地出去化肥.种子.农药.收割的费用,一年收入也有五六千了!如果是集体化承包耕种,一百亩地,除去施肥、农药的钱,承包人一年也能变成土豪了!反过来再看看城市居民,现在每月工资两三千、三四千的中小城镇比比皆是!让他们面对如此高的消费,每月喝西北风吗?国家也不允许,如果给职工加工资,势必会造成全国性通货膨胀!我们还是理性点比较好,农民不要只看到农民兄弟的辛苦,教师不要只看到教师的勤劳,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为本系统、本行业呐喊!再看看那些煤炭、钢铁,石油开采等重工业,环境脏乱差,危害等级很高,在国外收入除了IT 行业,收入就数他们高,再看看我们国内,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些重工业工人收入却如此之低!总结一句话,除了演艺界,其他行业都不容易!








雁归来19191919


不会,粮食是国民生活的基础保证,一旦粮价大涨所有的生活材料生活物资同样会跟着全方位涨价的而且这种涨价是没有回落的涨价,也就意味着生活成本会大幅上扬,农民卖粮的收入是增加了但同样会被高昂的生活成本又影响的和没涨价前一样了,所以只靠给粮食大幅涨价从根本上不能解决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国家加大种粮农民的粮价补贴,在农民售粮的时候直接补贴到粮价里这样农民能提高收入还能杜绝骗补的行为!


宇刚1968


种的人占少数!掏钱买的人占多数!如何能幸福!不要搞一些脑残的建议。以广东省为列,去年最底层的生活消费至少涨了百分之三十。薪水?整个广东省的工资还维持在2015年的水准。有多少企业发放的工资能维持2019年的消费水平。钱都挣不来老百姓的幸福又在那里。


冯臻羽1


如果真涨到这个价钱,农民也许还不如现在的生活水平!粮食涨了会带动一切涨价,种子,农药,化肥,等一些农资还有农用机械费用会比粮价涨的多的多,还不如粮食不涨农民挣的多,副食品肉类再涨钱可也不是一点半点!总的来说作为最底层的老百姓,变化应该不太大!



缘份五月98


这个问题以前我就回答啦!小麦涨到四块钱1斤。水稻涨到五块钱1斤。农民的生活也不会好转的。农药,化肥,种子什么都涨。人工也涨,收割也涨。农民每家就几亩地有限土地,你那粮食还得卖到水稻加工厂。加工厂在压价。农牧民是得不到。多少收入的。反而加工厂赚大钱了。市民还得高价买米吃。你们认为这样能行吗?


勇敢的心60333


👍,价格起,合理!提高农民积极性,安心干本行,生活有奔头。中国人的钱为什么要送外国,我们广大百姓的钱应该给兄弟,外国的再价低也不要。除非官商在外,人民的眼光放远点,希望多多,好处多多!


手机用户54581929747


事情没那么简单,不能单纯就一个粮食品种价格增长几倍,农民生活就会好点,得全面看问题,必竞农民不是只用小麦呢,还需要许多生活用品,和付食品,如果其它物品都跟着长呢?吃亏的还是农民,问题更糟,要想促使农民多种粮,还得稳定粮食价格,粮食稳定一切都稳定,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加大粮食补贴,种子补贴,化肥补贴力度,全方位支持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