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让未来现在就来》!掌控你的时间和阅读


超实用《让未来现在就来》!掌控你的时间和阅读

几个月之前买了一直想看的简书一哥彭小六的书《让未来现在就来》,因为它的副标题非常吸引我——成为高效能的行动派。我自己一直是个懒散主义者,仗着一点小聪明,觉得很多东西一看就懂,做很多事情都是虎头蛇尾,续航能力极差。

但是从小我们就知道一个谚语:天才是1%的天赋+99%的努力。关于学习关于成长这件事,从来没有捷径可走。自己焦虑那么多年,也深知输入和输出的重要性,但是一得空就葛优躺,一有时间就刷微博朋友圈快手抖音。

那些毒鸡汤里,就只会用一个“我的朋友靠勤奋实现月入10万”的例子刺激你,基本不告诉你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小六的这本书,满满的都是自己付诸行动的实践。由实践失败到成功后衍生出的方法和工具,让你看完不禁热血沸腾,想要快速去尝试一下。

针对这本书,大概列出了几个重点,供大家参考:

一 、时间管理类

1、黄金圈法则

利用黄金圈法则,找到WHY,即想要时间管理的内因,就是内在动力。然后是HOW,决定怎么做,确定做的方法和工具。最后是WHAT,执行和检验目标和计划。

在关于HOW和WHAT的层面,整本书的时间管理部分,基本都是围绕这两点在讲自己的实践和方法,当然还有理论。因为关于时间管理类的书籍,只在本书里,小六就提到了差不多有10本,所以既有理论的支撑,又要他自己的实践,那他推荐的结果其实已经帮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比如在列任务清单的部分,小六告诉我们吞青蛙、结构拖延法,四象限工作法等。

2、结构拖延法

结构拖延法平常我们应该也有可能会用过,比如手上大概有三四件要干的事情,按重要顺序排列,当下不想做的第一件,就顺延去做第二件。这样不至于一天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没完成。

3、吞青蛙计划

吞青蛙是每天花20%的时候专门对付最重要且难度最大的三件事情,一天的开始就先吞掉一只丑陋的青蛙,这样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的到你了。

关于吞青蛙规则很简单:即每天9点前要回顾前一天然后罗列新一天的吞青蛙清单。

超实用《让未来现在就来》!掌控你的时间和阅读

周吞青蛙清单


超实用《让未来现在就来》!掌控你的时间和阅读

月清单

根据计划,不断进行完善。我们看到这种表格的时候,或者做桌面日历的时候,在想其实自己也用过这种方法,但是为什么还是没做好时间管理呢。其实还是在于坚持和复盘,不要为了做而做。

还有之前我每天在做计划的时候,也是按照时间段去罗列。比如,9点起来干嘛,10点了该干嘛。然后最后发现总是被打乱,定了番茄钟也不行,看到书中描述才释然。书里讲:

这种将自己的时间设定在具体的某一个小时做什么的时候,我们潜意识其实是抗拒的。所以可以尝试每天时间分段,找到自己的规律,比如上午适合干嘛,下午适合干嘛,睡前适合干嘛即可。

4、早起

这个我自己觉得超级难。别说每天4点,就是每天7点钟起床,都感觉要了老命。但是,确实,我们会发现,那些在某个领域或者在某个方面特别历害的大神,都是早起星人。每天4点钟起床,就比普通人多了3、4个小时,而且是不被打扰的块状时间段。在这三四个小时里,小六自己的习惯是锻炼热身,列每日清单和回顾昨日,阅读,处理一部分工作等。可以不用每天都早起,也不用每天都4点,但,当你一年中达到200天,那已经相当牛逼了。

5、四象限工作法

这个方法简单来讲就是把事情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紧急。这个法则在我工作的时候,做过相关的培训,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在自己无法判断事情优先级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法则来快速理清做事情的顺序和思路。当然我们在日常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理完也就完事儿了,依然没有好好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来执行。

说明还是对自己的认知,对事情的认知及执行比较混乱吧。

超实用《让未来现在就来》!掌控你的时间和阅读

结合我自己,其实早在一个月前,我给自己列的番茄和清单,都还是大而全的。读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错了。因为人精力有限,学习的东西也有限,而学习的回报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学习不为了输出和运用,其实相当于白学。所以大而全的计划清单,无疑就在说明你对自己的能力认知有限,对自己的时间管理也没有概念,对怎么去执行计划更是没有深入研究过

。很容易沦为每年年底和年初立的flag,然后到再一个年尾复盘时,发现就真的变成了立flag。

所以通过四象限法则,我先理了一下,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事。认真问了一下内心,其实所有的焦虑都来自于输入和吸收的停滞。因为没有深入研究过学习方法,也没有归纳总结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导致什么都懂一些什么都会一些,但是不专也不精。吸收的知识很碎片,而且一直在吃早年学习的老本儿。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你自己不更新迭代,很容易陷入知识的焦虑里

而时间管理的混乱和想学的事情太多没有主次,很容易今天画两幅画,明天读一点书,后天写篇小文章,没有系统没有目标。最后变成为了完成而完成本身,自己也会倦怠。

所以看完这本书,我自己当下列的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就是按照书里边的方法和工具,尝试去做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另外一件就是结合时间管理去阅读先吸收输入,这些都需要用块状时间来练习实践。重要但不是很紧急的事情就是专业相关知识即主题阅读的输入,这个要建立在自己学会快速阅读之后,然后就是知识体系的搭建,这个在主题阅读后才容易实现。最后就是分享输出,当你的知识吸收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一定可以反刍输出的。就像此刻,认真并带着思考读完《让未来现在就来》这本书后,自己在更新时感觉根本停不下来。

至于画画、视觉笔记这种修身养性或者技能类的,暂时不那么急也作用不是很明显的,就可以选碎片时间去做。而之前一直花很多时间来做的兼职,其实可以有更大的压缩空间。

二、阅读类

1、养成习惯

前边在提到为什么这几天我的阅读速度变快了,是因为我突然读到了P32页的养成好习惯这一小节。在这之前,我还拿着笔,在书上划觉得精彩的句子,并且用番茄钟定时强迫自己完成,读着读着就累了不想看了搁下了。直到读到这一小节,于是从P40开始到P212,我花了大概只有两天,并且是碎片时间读完。

这个好习惯就是小仓广在《做事的常识》里提到的,你只需要每天做一个动作就行,就是每天把书打开一下,开一下,一下……

2、快速阅读

里边有个很好的观点,不要做书本的奴隶,要拿出皇帝听奏折的态度,用宝贵的时间快速找到获得20%重要的内容。这个观点之前在听樊登讲书的时候也听到过,因为二八法则,很多书只有20%是在输出核心观点,剩下的基本都是作者引用各种论据的阐述和展开。当然主要适用于阅读工具类和商业管理类等书籍。严肃文学类的需要认真对待精读,休闲类的随便读。而快速获取的方法,基本如下:

浏览封面标题和副标题,然后看作者自序和推荐;

再像巡航找目标一下花5分钟扫读,这个过程不能贪恋,扫完一个就下一个,作好标记即可;

然后再花15分钟精读,回看你之前标记过的感兴趣的点。15分钟不够,可以再加15分钟;

最后,最重要的是要输出。花5分钟回顾全书。可以用思维导图,可以手绘,可以列大纲,总之要回顾一遍,把大脑吸收的东西写出来,以加强记忆。这个阶段不做,那再拖久一点,你对书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

3、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其实就是为了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提升某个领域技能的方法。这个也是建立在快速阅读基础之上的。会帮助你快速了解某一个行业或者领域,或者一系列知识。主题阅读的方法是带着问题,设定一个主题然后寻找答案。

比如,你想了解品牌营销相关的,确认主题后,可以收集书单。以《定位》为基础,在豆瓣上查阅相同类型阅读,可以延伸出《什么是战略》《游击营销》《视觉锤》等等相关书籍。设定一本主角即主要阅读的书,剩下的可以进行补充。制定一个主题阅读完成的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一周。完后之后,进行输出,针对你开始确定的主题进行回答。答案也有一个成熟的框架和模板,即5W2H。什么是(WHAT),怎么办(HOW),适用于哪里(WHERE),适用于什么时候(WHEN),谁来用(WHO)。最最后,可以输出一篇完整的分享,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音频讲书。

4、有用的阅读计划

按照小六这本书里讲,如果利用快速阅读法的话,针对职业类、工具类、商业类书籍,我们是可以做到至少一个星期一本书的,再快的话,一个星期两本也是没问题的。每天严格遵守两个番茄钟,大概就是一个小时。如果用100天来养成读书习惯的话,小六结合看到的关于读书的方法论,大概提了100天阅读33本书的诀窍。如下:

购买33本能抓住你心的书

在微博或者朋友圈坚持写读书笔记,比如#100天阅读进化#,同时记录书名,花的时间和页数

早晚各1个番茄钟。

以上就是《让未来现在就来》的核心内容,基本来自于书的前两章,后两章是作者分享的一些提高效率的APP工具,还有职场创业心得,给职场小白以及更多还没有开始行动起来的你我他熬的苦口婆心的鸡汤和箴言,以及对前边方法论的重复强调和自己更进一步的感悟。

因为前两章过于实用,显得后边略微有些碎片的信息和励志内容也不讨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