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那些免费,小心上当

在《余生皆假期》一书中写道:“没有什么东西比免费更贵的了——就是这个,我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传授这个道理。我们会利用对方的罪恶感和感恩之情,逼迫他们做许多麻烦的事情。

01明明是“免费”,我却付了超多的代价

李奶奶在一次遛弯的时候,被一个姑娘拉进了一个店里,做理疗。姑娘温和地重复说着一句话:“我们不要钱!免费的!”

李奶奶心想,不要钱。就去试试呗。

第一次做完,李奶奶感觉还不错,还有姑娘陪着聊天,挺好。

于是转天晚上又去了,就这样连续去了一个星期。等再去的时候,姑娘就开始说:“奶奶啊,您这个颈椎不好啊。您光在店里做不行,买一个小的回家睡觉前做,再配合来店里做,效果更好。”

李奶奶开始是拒绝的,但是禁不住姑娘奶奶前、奶奶后的,又是按摩又是斟茶倒水。而且小仪器也不贵,300元。李奶奶一看就买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姑娘又说:“奶奶啊,您还需要配个按摩棒,不然您那个仪器就买白了。”

……

一来二去的,李奶奶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000多元。

就因为当初一个免费体验,结果把大几千的东西抱回家来。

天下终究没有免费的午餐。

生活中的那些免费,小心上当

02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是小事,人情偿还的成本才是最昂贵的

朋友家的孩子是位高中老师。一次,朋友家里的热水器坏了,认识一个熟人就是修这个的,找他过来修不用花钱。为了请熟人过来,朋友在家烧了一桌子好菜,陪着熟人吃吃喝喝,然后还买零件找图纸,从吃饭到修好,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最后算了一笔账,一桌子饭菜外加酒水花了200多,还搭上了一下午的时间,又是陪笑脸又是欠人情,还不如出去找一个专业的维修工修理快呢。

临走临走,朋友觉得不好意思,客气说了句:“你家孩子不懂的题可以问大鹏(朋友家孩子的小名),别客气。”

就是这么一句话,人家真的隔三差五把孩子送来让大鹏帮着辅导。

谁都不想对别人心存亏欠感,有时候我们为了还清所谓的人情债,往往需要付出超出想象的更多劳动,或者金钱。

能欠人情的,除非是那些生死之交。

生活中的那些免费,小心上当

03处处蹭免费却失去更多

同事小A,总有占人小便宜的爱好。大家一起买东西,她总是不给钱。一元两元的,别人也不好意思要。一次两次的还好,可是次次如此,大家都觉得很反感。

同事们一同出去聚餐,大家明着说AA制,但她从没付清过自己的那份钱,今天借口忘了明天再还,明天又有别的理由。拖到最后,也没人找她还钱了。

干活也是如此,明明是她的活,却偏偏总让别人帮着做。

久而久之,小A在我们心里的标签就是“爱占便宜”,也没人再愿意和她打交道了。

小A遇到困难,也没人再愿意帮助她。

谁都不是傻子,你在处处想要免费的时候,其实你失去了更多价值大的东西。

生活中的那些免费,小心上当

04

这些年我们吃过的所有大亏,都是因为接受了那些免费。

你以为那些免费是占了便宜,其实并不然。

亚当斯密说过:聪明的人,从来不说我需要什么,而是我能够替你做些什么。也许短期上看起来,他吃了大亏,但长期来看,这样的人才会笑到最后。

因此,我们要时刻谨记:免费才是最贵的。


  •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书报文摘(shubaowenzhai)
  •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