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一直被認為不祥之鳥嗎?你可能對烏鴉有些誤會…

小時候,聽大人們說,看見烏鴉,尤其是聽見烏鴉的叫聲,要對著它吐口水,或者說句“呸呸呸”。原來烏鴉一直被人們視為不幸的象徵,它們的到來是很不受歡迎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了解到,烏鴉這種鳥在日本是吉祥鳥。讀古詩詞的時候,也會發現詩詞中的烏鴉形象褒貶不一,竟然還有正面光輝的形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烏鴉”,看一看烏鴉在歷史長河中形象的變化以及如今又被看作“不祥之鳥”的原因。

烏鴉,一直被認為不祥之鳥嗎?你可能對烏鴉有些誤會…

從中華古詩詞中,我們可以探測到“烏鴉形象”的變遷,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消極意象和積極意象。

一、烏鴉作為消極意象

《詩經·國風·邶風·北風》中有句“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意思是說“沒有不紅的狐狸,沒有不黑的烏鴉”,這裡“狐狸、烏鴉”都是比喻壞人的。

而烏鴉作為一種消極意象大量用於古詩中是在隋唐及其以後的詩歌中。

1.通過烏鴉這一意象襯托景色的淒涼,表達作者的心情

烏鴉多在秋冬季節的黃昏出沒,秋冬,萬物蕭條的季節,再加上烏鴉全身黑的外形,讓人更覺淒涼。

如唐代李白《秋風詞》中有“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棲息在樹上的烏鴉被蕭蕭落葉聲驚醒,難耐凋零淒涼之景,呱呱叫了幾聲。然後詩人轉入抒情,不禁感慨“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2.通過烏鴉這一意象反映戰爭的殘酷

烏鴉食腐肉,在宋代釋妙倫的《偈頌八十五首》中寫“佛佛,烏鴉啗腐骨”。所以根據烏鴉食腐肉以及喜歡聚集在荒郊野外的生活習性,人們看到烏鴉就覺得害怕,詩人以此來描寫戰爭的殘酷。

如金朝辛願的《亂後》中寫“兵去人歸日,花開雪霽天。川原簧宿草,墟落動新煙。困鼠鳴虛壁,飢烏啄廢田。似聞人語聲,縣吏已催錢”。戰亂之後的情狀有多悽慘呢,詩人並沒有直接描寫,而是通過鼠困虛壁而哀鳴、烏鴉飢餓啄荒田的景象,側面描寫出人們沒有糧食吃的事實。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可見一斑。

烏鴉,一直被認為不祥之鳥嗎?你可能對烏鴉有些誤會…

二、烏鴉作為積極意象

遠古時期,生產力落後,人們相對來說更為迷信,特別是商朝等朝代神權色彩比較濃厚,人們對神秘力量的崇拜,就讓烏鴉的形象豐富起來。

1.通過烏鴉這一意象彰顯神秘或強大的力量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湯谷上有抉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這是把烏鴉看成是揹著太陽飛行的神鳥。

在《寶蓮燈前傳》等神話題材的電視劇電影中中有九大金烏,這“金烏”就是太陽的代名詞。

宋代劉過《上益公十絕為壽·金烏》中“金翰振曉近天威,玉於循瓊書影遲。曾上大裘頭上看,曖然可愛是冬曦”。這是劉過給周必大的一首祝壽詩,詩人通過“金烏”這一意象來祝壽,可見其表達的積極含義。

2.講烏鴉作為吉兆的象徵

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尚書傳》“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

可見,古時候有段時間,人們把烏鴉當作報喜的使者,和我們現在的看法完全相反。

烏鴉,一直被認為不祥之鳥嗎?你可能對烏鴉有些誤會…

3.將烏鴉看作是孝順的象徵

《增廣賢文》中“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而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禽部》載“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說烏鴉有“反哺”的習性,烏鴉成年之後要餵養年老的母親。

三、烏鴉主流意象多次轉變的原因

先秦時期,烏鴉開始出現了積極意象和消極意象兩種。遠古時期,生產力不發達,人民相對比較迷信,而烏鴉作為一種神鳥,充滿了神秘色彩,但同時它也可以表負面意義,這和它自身烏黑的特點以及“食腐肉”習性是分不開的。

漢代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烏鴉偏積極意象更多些。這和漢代開始,儒家逐漸成為正統經學密不可分。儒家以自然界的動物形象來教化人們“百善孝為先”,而且三綱五常的觀念下,推行孝道,也有利於鞏固統治者的地位。

隋唐開始烏鴉這一意象開始向消極方面轉化,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中寫“烏鳴地上無好音。”隋唐時期中國詩歌飛速發展,湧現大量傑出的詩人,詩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再加上戰爭的出現,烏鴉便以消極意象為主流發展開來。

烏鴉,一直被認為不祥之鳥嗎?你可能對烏鴉有些誤會…

發展到今天,烏鴉也是擺脫不了“不祥之鳥”的帽子,一身烏黑給人很壓抑的感覺,再加上叫聲難聽,喜歡吃腐食的習性,更是讓人心生厭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