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很多农村人都喜欢用柴火灶做饭,用柴火灶做饭有哪些好处?

大别山鹰


并不是以前的农村就喜欢用柴火灶做饭,实在是没有别的选择,当然也有它的好处。

记事起,烧水做饭都是用柴火灶,每家正屋一进屋大多是右边都有灶台,烟道通过里屋的一盘土炕后排到外面,到了冬天家里的取暖、烧水、做饭全靠它了。特别是过年下饺子,跟着母亲早早准备好豆秸或是芝麻秸,在太阳下晒得干干的,烧火旺水饺囫囵不破,讨个好彩头,想起来都是满满的童年回忆。过了冬天,烧火做饭就挪到院子里的厨屋去,厨屋盘着一口八印大锅,人口多的用十印大锅,边上配着灯箱,煮地瓜、玉米蒸窝窝头都用大锅,因为有风箱,烧的柴火干点湿点、粗点细点都行,把柴火用到了极致,饭菜熟透好吃。

那时的农村,家家都有柴火垛,能从柴火垛的多少、堆码的是否齐整看出这家女主人的持家本事,甚至姑娘相对象的时候媒人会有意无意的指着柴火垛告诉她这是谁家谁家的,增加男方筹码。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后,母亲都会不明天就起床,背起花篓拿着竹耙子去搂树叶子,偶尔会遇到偷树贼遗弃的树枝,就像捡了大宝贝一样,高兴的说好几天。大人忙着拾柴火小孩子也不能闲着,母亲给我们准备了针、线,让我们到树下用针线穿树叶,谁穿的树叶多,母亲会奖励好吃的。

现在的条件好了,液化气、天然气、电器的使用已经使烧柴火成为过去式,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边到处都是好柴火,却没有人再去捡拾,黄昏没有了袅袅炊烟,没有了一家人围着锅台吃着带有柴草芳香饭菜的团聚。

以前的农村再也回不去了,只好留在记忆里。





奋斗幸福515


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说为什么之前都是用柴火灶的

1、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农村除了柴火灶就是沼气,是没有煤气灶的,而且农村也是一直都是没有通天然气的,另外以前的农村人口都是非常多的,那个时候出门在外的也很少,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家的,用柴火灶烧饭,可以有大锅的,这样煮饭和炒菜也都方便的。另外那个时候在人们的习惯中就是用柴火灶做饭,没有过其他的想法

2、当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渐渐的有了煤气灶的,但是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也开始有了意识,出门打工的也是越来越多的,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和孩子比较多的,老人的习惯是用柴火灶的,另外一点是因为在农村干树枝,松树叶子也都很多的,煤气的话还需要钱的,所以选择用柴火灶多一些的。

3、目前我们农村平时用煤气灶多一些的,但是逢年过节还是柴火灶用的多,因为逢年过节人多,而且经常出门在外的家人,回到老家喜欢用土灶炖出来的鸡汤,土灶煮的米饭。不仅米饭香,还有锅巴,想念家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

柴火灶做饭,能做大锅饭,另外像鱼,鸡鸭之类的,用柴火灶熬出来的汤更有味。而且柴火灶做饭等到了冬天还可以取暖的。



农家小江


我感觉主要是以前农村条件不好,经济落后,有的甚至都吃不饱,农民是没有的选择只能烧柴草。为了节省,节约,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并不是喜欢。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也是烧草做饭,每天妈妈都要去场里草垛扯草背回来。喝点水都得现烧,要烧好久,有时渴了就喝生水,摇一瓢咕噜咕噜就喝了,感觉还很甜很解渴。反正我不会烧火,老是熄火,还冒烟,现在想想主要没有那个耐心,光想着快点出去玩。家务活基本都是我姐做。为了让我会烧火,我爸还说封我一个官“火头军”。烧柴草做饭太慢,太浪费时间了,以前的农村孩子基本都是边烧着火边写作业,水烧好才能出去玩。尤其怕下雨,一下雨都吃不成饭了,柴草很潮很湿点也点不着,还冒狼烟,呛人,睁不开眼。

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基本家家煤气电磁炉,有热水壶,电饭煲,高压锅,洗衣机,省时方便,干净卫生,吃个饭在也不那么麻烦了。也只有冬天会有烧炕的,还不是为了节省电费,有钱谁不知道享受呢!谁不喜欢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厨房,做饭炒菜心情都舒畅。

每个人都是奔着美好生活去的,农村的每一次更新进步,农民内心都是美的,他们老说,放在以前根本想不到会有这一天,农民的幸福感还是强烈的!



村姑小阿芝


农村人喜欢用柴火灶做饭是真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以前农民穷,柴火不用花钱。同时,柴火灶做的饭味道淳厚口感香甜,特别是炖的肉那个香,什么灶都赶不上。

柴火灶做饭在农村流传很久,到了90年代,国家提倡沼气做饭,农村才慢慢建起了沼气池,使用了沼气灶,但有部分农民仍旧使用柴火灶。真正到了2000年以后,天然气陆续进入农户,农民才彻底不用柴火灶。我县农村是2014年后才逐步用上了天然气,扔掉了柴火灶。但是靠近山区的部分农村,到现在依然使用柴火灶。


为什么农村人爱使用柴火灶,它有什么好处?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柴火灶是千百年遗传的习俗,方便实用顺手。

要说起柴火灶,农村老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柴火灶过去都通着炕,早、晚做饭,炕都是热呼呼的,冬天坐在炕上可舒服了,特别是小孩一边睡觉一边看着大人做饭,特别温馨。饭熟了以后,全家人坐在炕头吃饭说话挺方便的。再说农村家家都会盘柴火灶,坏了以后方便维修。柴火灶一般两口铁锅,一大一小。大锅做饭,小锅炒菜方便实用。特别是过节、过年、农忙时节,生起柴火灶,架旺火势,十几口人的饭,一烟锅袋功夫就做好,非常顺手实用。




柴火灶的燃料就地取柴,省心省事不用花钱。

柴火灶的燃料一般是玉米杆、麦草、树叶、稻草、木头树枝等,取柴十分方便,都是农村地里长的、路边生的废旧材料,不用花钱,不用跑多远的路,就近利用,省心省事。既干净了环境卫生,又方便村民。燃烧后的草木灰又是一种最好的庄稼肥料,可以说是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柴火灶做的饭香甜可口,味美鲜嫩。

俗话说”大火出嫩菜“。柴火灶肚腔比较大,多架柴草,炉膛内的火就特别旺盛,而且柴火灶结构严谨、保温性好,柴火灶上的铁锅受热均匀,不论是做饭还是炒菜,做出来的味道都特别好吃。有时候,因火太大锅底还会产生一种锅巴,是小时候最喜欢的零食。

袅袅炊烟,晚霞映衬,小小村落,鸡呜狗叫。美好、安逸的农村景象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温馨、甜蜜。

这就是我的村庄,永远留给人们美好的回亿。


渭水河畔


为什么以前的都爱用柴火灶做饭呢,用柴火灶做饭有什么好处?针对于这个问题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用柴火灶做饭做出来的饭菜很香,以前祖先也是发明的钻木取火做饭菜。

1..以前家家户户都很穷,不像现在的生活都是煤气,而且还很挑食,以前别说用柴火灶做饭了,能吃的上一顿饱饭就不错了。

2..用柴火灶做的饭菜都很香,好吃,别说以前,现在我们那边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还有柴火灶,用着也方便,就比如说:我外婆家现在也还是在用柴火灶烧饭菜,我外婆烧火,外公烧菜,那是多美一幅画啊!

3..我们那边家家户户都有柴火灶,方便家里有做好事什么的,都是有柴火灶烧饭菜,一大锅一大锅的烧。

4..我们家也有柴火灶,虽说现在做饭都用电压力锅了,但是比如说家里来客人人,过节过年做狗肉,鸭子、鹅什么的都能用的着,我们江西的柴火血鸭、狗肉都是比较出名的,在我们那边做着两样菜都是要用柴火烧着做才好吃,香。

所以说,为什么以前的人家都爱用柴火灶做饭,那是因为当时家条件也不好,山上柴火也多,而且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是发明的钻木取火,才开始烧柴火做饭的,而且做出来的饭菜也很香,超好吃!





江西青青


为什么以前好多农村人用柴火来烧火做饭

第一

因为以前没有现在生活档次那么高,又是煤气又是电的,烧柴做饭唯一的选择。以前的农村烧柴都不是每家都有的,就是每天拿着斧头去山上砍点。(那还要经过看山人的同意呢),要不然人家也不让捡。那个时候没有电,我是八零80后,我小时候烧的是洋油灯,没有油了就往里加一点的那种。写作业都是在买个灯底下完成的,现在都不知道去哪了。


为什么现在的有的人也喜欢用柴火做出来饭呢

那是因为现在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什么都有了。所以有些有钱人选择有烧柴火的农家饭馆去吃饭是因为想去体验,感觉挺新鲜。还有部分人好久没吃到过柴火烧的饭菜想要去回味。

在我们农村现在虽然有电有气,还是有部分人选择烧火做饭,但大都是些年龄大的人,他们认为大锅烧饭好吃,还可以烧很多。在农村有很多农活要做,所以就不能每顿饭都去做,回家热热吃点剩的就完事了。


山东二姐在农村


不是以前的人喜欢用柴火做饭炒菜,现在的我也是用柴火做饭炒菜。因为大铁锅炒菜特别好吃,而已不用加煤气,又节约一大笔钱。我们山上到处都是柴。

我喜欢烧火炒菜哦,用大锅炒特别方便,还有做很多好吃的特产小吃。






广博开心果


大家好,我是思南申阿姨,我家就是用土灶头柴火饭,我们这一带的农村都是用柴火饭,以前喜欢,以后还是会喜欢。跟大家分享一下柴火饭的3打好处,说不定你也会因此爱上柴火饭哦。

第一:农村柴火饭,是传统农耕生活的索引,所谓“空手出门抱柴归家”讲的就是农村人早出晚归的勤劳生活,在自家周围顺手拾一把柴就能煮熟饭菜。柴火灶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勤劳肯干,自力更生。

我家就住在山里,周围都是山,都是森林,那些枯枝败叶要么就腐烂在地里,要么就拎回来做饭,这就是就地取材、养家糊口的农耕人。没多少收入,舍不得花钱,烧菜做饭用的木材就是天然生长的,大自然恩赐的,对我们而言,能省则省,一口大铁锅可以用上十年。这种农耕火种的生活全部靠柴火饭得以维持,我们更懂它的意义。

第二:锅大火猛,更适合炒菜,味道非常不错。

也许你没有吃过真正的农家柴火饭,但是√城市餐馆应该不陌生,你有没有发现它们用的锅很大,火也很猛,就连路边摊小炒用的都是大锅。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为什么农家人喜欢柴火饭了。因为锅很大,火很猛,适合炒各种生菜,味道比起温火小火来说要强很多很多的。

第三:习惯了粗茶淡饭的农村人,用不了精致的袖珍厨具

前面讲过,农村人都是干农活的,有时为了干时间,大铁锅做饭很快,可能十来分钟就能填饱肚子。但是,现在的电磁炉、液化气、不粘锅等袖珍厨具到了农村基本就上不了场,很多农村人也用不习惯这些,特别是热菜,总感觉菜下锅火就灭了,炒出来的菜都是冷的。

人,都会追求美好得生活,但是,传统生活习惯谁很难改变的,就好比城市姑娘住不了农村一样。也许,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步伐,生活奔小康的节奏,渐渐地,粗茶淡饭的农村也走向了洋酒点心得城市厨房。我们也期待那么一天,也希望这个过度来的更快一点。


思南申阿姨


在我看来应该是坏处多一点,但也不是绝对的,

说好处有一点是因为,不用柴火做饭了,这样可以让屋子里更干净和整洁,还可以让农村看起来更干净。

要说坏处吗?你们南方人可能不觉得要是放在北方可就是大事了,你想想北方一到冬天是多么的寒冷,还有一般农村家家睡得都是火炕呢,这要是不让柴火做饭了,到了冬天怎么弄,你们也有可能说可以用气,我先用自家用燃气来说说。

去年政府惠民政策给家家户户安上了壁挂炉可以带暖气。也可以把火炕盘山暖气管用燃气烧。我家去年冬天就是用的燃气壁挂炉只带了暖气,我家是农场房主有120多平带了四组暖气,你们知道一个月用了多少燃气钱。用了1000多块钱,第二个月都没干用,咱们农民上哪能挣那么多的去啊。这还没有链接炕上的暖气呢。这要是在东北要是连烧一冬这一年都白干了。最起码用柴火做饭火炕能热乎,烧点煤有一千多够用一冬了。

炕烧热乎了晚上才能休息好。

所以在我看来还是坏处大于好处。






农村孩子在创业


我觉得题主提的这问题不正确,怎么叫以前农村人都喜欢柴火灶做饭。在以前缺气少电、煤炭紧张的年代,农村人不用柴火灶做饭,还能用什么做饭?

柴火灶又叫大锅灶,是用土基或砖块,用浆泥或石灰泥垒砌而成的。过去的柴火灶一般上面摆一口大铁锅和一个烧热水的吊罐,家里人口多的旁边再加一口小铁锅,大锅用来做饭,小锅用来烧菜,锅面早期用石灰泥刮平,后期一般都用水泥抹平,家里条件好的用瓷砖做面。

我吃柴火灶做的饭吃了五十多年了,家里的柴火灶去年才拆除的,说真的,真是舍不得。但村里只我一家用,显得格格不入、有些守旧,加上政府鼓励拆除柴火灶,我也就随了大潮,改用电饭煲了。

说起柴火灶,那煮的那个饭、炖的那个粥才叫香呢!特别是煮饭乘下的锅巴,经灶洞内余火烤蒸后,锅巴背面金黄色,咬到嘴里嘎嘣脆、格外香,如果再就着汤或醮着大锅内蒸着的小菜余汤,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爽口极了,吃了还想吃,欲罢不能。煮的粥也是格外的黏稠纯香可口,让人回味。



那时,农村人做饭或煮粥或煮粥捞饭,大锅内总是摆上饭架,上面摆上烧好的小菜和萝卜或其它类菜,饭或粥或饭粥煮好了,菜也蒸透了。开开锅盖,饭或粥或饭粥的香味和小菜、萝卜、其它菜的味道一同腾起、飘出,钻进人们的鼻孔、嘴舌,让人食欲顿增、胃口大开。


那时烧锅用的柴草是生产队分配的庄稼收割后晒干的秸秆,但很多人家不够烧,都到野外砍枯枝、杂草,晒干后作为补充。那时,砍柴的人太多,野外的杂草也不好砍,一些人跑到很远的地方才能砍一些。现在的年青人根本就不知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

砌柴火灶的技术性跟强,内行的老师傅砌的灶即吸风旺火,又拔烟拔灰,还能省柴节草。如今,这样的师傅农村也越来越少了。

过去农村,村村烟囱林立,户户饮烟缭绕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清洁、方便的燃气灶、电饭煲、电烧锅。但很多人依然怀念过去的柴火灶,不光是怀念柴火灶做的饭菜的香味,更是怀念那个苦涩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