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並不會對我國經濟產生過大影響

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是很明顯的。春節期間,旅遊、娛樂和餐飲行業均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估計這些行業的減收在萬億級別。同時,因出行和工期的限制,工業產出等也將受到壓抑。這些因素將拖累全年GDP增長約0.5%-1%,使一季度GDP增長約4.x,全年5.x。

疫情並不會對我國經濟產生過大影響


當然,應對貨幣寬鬆有所預期。儘管疫情或導致春節期間物價上升壓力,暫時限制了央行降息的空間,但存準可以繼續下調。市場利率因避險的需求也應下降。以上因素,將導致上證的交易區間在2500(最差)到2750(基準)之間。

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預計會集中在今年一季度,短期影響將大於非典時期,春節依賴程度高的消費行業受衝擊最大。另外,考慮疫情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預計未來1-2個季度,匯率會運行在6.8-7.05區間。短期衝擊不影響經濟的自有周期,並且有逆週期政策的託底,預計二季度經濟會逐步恢復,全年增速前低後高,對全年經濟的預期不必過度悲觀。

疫情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的轉折點,舉國之力支援湖北,沒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中國的全球製造工廠,只是延遲開工10天而已。下週開工後多安排加班,錢就都賺回來了!更何況,更加寬鬆和激進的經濟刺激政策,一定會陸續出臺,後邊應該都是利好消息了。

疫情並不會對我國經濟產生過大影響


從製造業看,1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景氣穩中有升,達到50.2%,連續兩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處於持續擴張態勢。由於疫情來臨,很多人居家隔離,對日用生活消費品的需求猛增,特別是口罩、防護服、消毒產品需求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有助於製造業等實體經濟持續處於擴張狀態。

銀保監會:疫情事件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也不例外,但這種影響一定是短期的、暫時的,因為決定一國金融市場前景的是經濟金融發展的基本面。目前,銀行保險機構對金融市場資金供給保持穩定。銀保監會將繼續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對接上市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資產負債匹配情況較好的保險公司,允許其在現有30%上限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

疫情並不會對我國經濟產生過大影響

5G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隨著防疫的需要,5G第一個垂直應用的視頻會議得到了快速認可,下一步,人臉識別、人工智能等等都將獲得社會關注。非典給電商打開了一扇窗,新型肺炎疫情也給人工智能和5G帶來了機會。

2003年非典之後,中國的電子商務進入了快車道,網購、移動支付為代表的一大批互聯網公司帶動了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

事實上,因為疫情,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都會發現新技術的更高價值,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正好利用5G機遇大發展。

疫情並不會對我國經濟產生過大影響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朋友請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