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性格決定"出息",那麼決定娃性格的是什麼?教育學家:孕期

有句老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

,爸媽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將來就會是什麼樣的人,這個評價主要指的是"出息"

但所謂的"出息",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人的性格,一個人的性格能夠決定他的一生,因此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進行初步教育的時候,會考慮從嬰幼兒時期起就想要給孩子培養出一個比較好的性格。

都說性格決定

那麼很多家長就很糾結了,到底怎樣才能給孩子培養出一個好的性格呢?為此,小英的媽媽選擇讓孩子參加了一個名為"幼兒性格培訓班"的興趣班。

這個所謂的性格培訓班,說是能夠把孩子的內向轉變成外向,把脾氣暴躁的孩子轉變為性格溫柔的孩子。

小英參加了這個培訓班之後,老師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讓小英"暴躁"脾氣變得"溫柔"了。小英媽媽高高興興的把孩子帶了回去,以為從此以後孩子就能夠安安靜靜的學習了。


可是小英媽媽沒有想到,女兒看起來變得溫柔了,平時也比較聽話,但是她在學習的時候總是發呆,並沒有真正地靜下心來。

都說性格決定

於是小英媽媽再次找到這個培訓班的老師,老師表示孩子就是頑皮,離開了培訓班之後,沒有好好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學習,需要再去培訓班進行訓練。

結果小英的童年有很多時間是花在了這個性格培訓班裡,看著其他的孩子學唱歌,學跳舞,學彈琴,小英非常羨慕,情緒也一天天地消沉下來

但是無論小英怎麼反抗,媽媽依舊堅持讓她上這個培訓班。


像這樣被培訓班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的孩子不在少數,而育兒專家卻指出:孩子的性格其實在出生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


1. 決定孩子性格的先天因素是父母的基因

都說性格決定

是的,你沒聽錯,脾氣這種東西也是由基因決定的

父母的基因會決定孩子的"基礎性格",如果寶寶在孕肚中沒有受到外界的強烈刺激與干擾,那麼出生之後的脾氣秉性,會和爸媽非常相像。


因此家長們不要聽信一些

"偽科普",覺得多吃某種水果就能生出脾氣好的孩子來,有的孕媽曾經就做過這樣的事情,一週之內吃下很多高甜度的水果,結果導致孕期糖尿病,危及胎兒的健康。


2. 孩子出生後的性格還會受到孕期的影響


育兒專家指出更重要的一條規律是:寶寶在孕肚中時,母親的狀態會影響到胎兒的性格。

都說性格決定

根據一般規律總結,如果母親在懷孕的時候經常生氣,和別人吵架,甚至摔東西、罵人,那麼生下來的孩子脾氣也會很暴躁。

如果母親在懷孕的時候情緒比較穩定,心情很舒暢,那麼孩子生下來之後脾氣也比較溫和。


除此之外,如果母親性格比較溫和,但是有些悲觀,一個人待著時候容易胡思亂想的話,多多少少也會讓胎兒感受到悲觀的情緒,會讓孩子出生後習慣性悲觀地看待問題。


如果不慎因為一些客觀條件,導致孩子出生之後性格上不太好,家長想要糾正孩子的這些壞脾氣的話,一定要謹慎選擇改變的方式。

都說性格決定

對此家長一定要頭腦清楚,改變孩子的性格並不是讓孩子徹底的發生轉變,而是在原有基礎上,讓孩子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做出嘗試。


"改變性格"不可取,勇於嘗試才是有價值的行為


① 家長可以鼓勵內向的孩子,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做出"主動出擊"。在一次次主動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過程中,培養孩子積極競爭的心態,長大後才不會在競爭中畏縮不前、痛失良機。

② 當孩子脾氣暴躁時,不要強行讓他們"變溫柔",而是引起他們的思考,讓他們的思維模式變得成熟,逐漸認識到思考問題的好處,從而使得性情變得沉穩、成熟起來。

③ 孩子出生之後,性格會漸漸發生變化,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日常所處的環境,以及父母平時的生活狀態。

如果家長脾氣暴躁,容易和別人發生爭執,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變成一個脾氣暴躁的小孩。

都說性格決定

在眾多影響孩子脾氣和性格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孕期孕媽的情緒,因此孕媽一定要保持較為平和的心態,對瑣事少操心,也不要自己過於擔憂,產生負面情緒。

正視孩子的不同性格,家長不該強行改變孩子,最該做的是幫助孩子

完善他不足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