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是一本讲述内向者如何遵从本性、发挥自己本来优势的书籍,书中也用大量实例探讨了如何更好的与内向者相处共事。因此,这本书不只适合内向者阅读,也适合那些深爱着内向者或者与内向者共事的外向者阅读。

书中的第一部分这样描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如果你在后院的一棵苹果树下坐着,而其他人在院子里举杯畅饮,那你就更有可能成为被苹果砸中的人。(牛顿是世界上伟大的内向者之一,威廉・华兹华斯曾称他为“一个永恒的精神/在思想的海洋里独自遨游”。)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相信很多内向者一定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向理想型社会,内向者的能量并没有被完全挖掘或了解,“沉默”在很多时候是不被认可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说会道,教师喜欢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老板则指望所有员工都热衷于团队建设这样的活动。他们无法理解社交的过度刺激会让内向者筋疲力尽,他们也无法想象一位看起来冷漠而矜持的人,或许脑海里正在解一道方程式、谱一首奏鸣曲或设计一顶帽子,换言之,他可能正在分派沉默的力量。

因为属于少数派,因为不被理解,很多内向者会选择伪装自己,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外向一些,以显得更“合群”,而不论自己的内心是否舒服。

确实,我们的性格可以延伸,一个内向者完全可以伪装成一个热情奔放的外向者,但这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的自由意志可以塑造我们的个性,可以带我们走得更远,但却无法无限超越我们的基因所划定的框架。这就像比尔・盖茨无论怎样磨炼自身的社交技能也成不了比尔・克林顿,而比尔・克林顿无论花多少时间在计算机上也变不成比尔・盖茨。况且,伪装本身就会耗费巨大的能量,损害身心健康。

所以,请保持自己的本性,发挥自己的本来优势,并且把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如果你喜欢一步一步稳扎稳打,那就不要受别人的影响而迫使自己加速。如果你喜欢深度的探索,那就不必苛求自己去追求广度。不为获得暂时的回报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给你带来无限的力量。

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发空余时间,不用强迫自己做那些看起来正确的事情。如果你觉得高兴,那么新年前夜完全可以待在家里,读书,烹饪,跑步,写个故事;如果不想跟不期而遇的熟人侃大山,就绕到马路对面去,只要你自己不觉得麻烦,就没有人可以指责你做得不对……

生活的秘诀就在于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灯光之下。对有的人来说,适合自己的灯光是百老汇的聚光灯,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一盏青灯便足矣。

最后,不论你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如果你从这本书中只得到一点启示,那我希望这一点新的感受就是“做你自己”的权利。这个观点并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但一定会改变你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方式,而这一点,正是我们选择此书最初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