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12天轉產“閃建”長沙最大口罩廠,口罩日產達250萬隻

物流企業12天轉產“閃建”長沙最大口罩廠,口罩日產達250萬隻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彭嘯)疫情威脅下一“罩”難求,原本做商貿物流的企業臨危轉產,將在12天內建2500平方米廠房,變身長沙規模最大口罩廠!今日,記者從開福區獲悉,在該區全力幫扶下,湖南恆昌醫藥緊急轉產,投資1300萬元引進的22條生產線將於3月12日投產,口罩日產能達250萬隻,實現兒童口罩生產零的突破。

物流企业12天转产“闪建”长沙最大口罩厂,口罩日产达250万只

沙坪街道負責人來到企業現場辦公,商討協助轉產工作。通訊員 彭嘯 攝

臨危轉產 物流企業12天變口罩大廠

在位於開福區沙坪街道的湖南恆昌醫藥有限公司內,記者看到,巨大的板房式建築內,燈火通明,工人像搭積木一樣有條不紊搭建生產線,預計到本週末,這裡將機器轟鳴、火力全開,一個個“長沙造”N95口罩源源不斷下線。難以置信,一週以前,這裡還是堆滿藥品的物流倉庫。

湖南恆昌醫藥是一家全國醫藥B2B交易平臺。早在大年初一,該公司就向湖北一線醫護人員捐贈逾16萬隻N95等醫用口罩。截至11日上午,企業共將向省政府捐贈30批N95口罩共計88.5萬隻。由於疫情嚴峻,口罩相當緊俏。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專用的N95口罩,在疫情爆發前,湖南沒有一家專業企業生產。

如何發揮企業更大的能量,調集口罩馳援防疫一線?1月29日晚,該企業與全國100多家口罩企業聯繫後,負責人驅車700公里,到達安徽最大的口罩生產地桐城,在湖南、湖北、安徽三地政府支持下,終於與當地最大的口罩加工廠達成了材料、技術引進合作。

“多生產一個口罩,抗疫一線就少一分風險。”企業負責人江璡說,除了原材料供應困難、價格高昂、型號匹配麻煩外,口罩生產機器也必須專人專機安裝。在省、市、區政府大力支持下,企業順利實現從醫藥流通向口罩生產的轉產。企業投資1300餘萬,從3月1日進場,預計僅用短短12天時間,即可完成項目審批、工程設計、土建施工、設備安裝、環境驗證、整體驗收等工作,建起總面積2500平方米,能裝配22條口罩生產線的潔淨車間。

物流企业12天转产“闪建”长沙最大口罩厂,口罩日产达250万只

開福區駐企聯絡員幫助企業復崗員工完成體檢。通訊員 彭嘯 攝

精準幫扶 實現兒童口罩生產“零”突破

剛剛解決設備、材料引進等轉產問題,復工的一系列難題又接踵而至。

“隨著生產線建設擴張,‘用工荒’‘住房難’等難題來了,多虧駐企聯絡員和社區志願者,解了燃眉之急。”江璡說,沙坪街道與開福區人社局第一時間利用線上招聘平臺發佈招工信息,社區幹部積極在本村物色勞力,幫助企業在當地招聘員工45名。

街道幫助在傳化物流公路港內騰出20多套公寓,解決了100餘工人的住宿問題。為全力服務公司轉產,作為屬地單位的沙坪街道配合省、市、區指導組及駐企聯絡員,幫助企業完成醫用防護口罩的註冊報批、材料及設備採購、生產組織等工作,同時提供上門服務,為復崗員工聯繫體檢、核酸檢測,保證轉產無後顧之憂。

12日,包括醫用防護N95、民用KN95、醫用外科口罩和兒童口罩生產的22條生產線將全面投產,有效緩解全省口罩緊缺狀況,實現長沙兒童口罩生產“零”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